文档详情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doc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KB
约5页
文档ID:531324734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doc_第1页
1/5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地球的自转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一直以来,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初中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2)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3)用实例说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2、 过程与方法(1)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像力2)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3、 情感、态度和价值明白任何地球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运动规律2、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问题导入新课:为什么每天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为什么我们会经历着白天到夜晚,夜晚到白天?对问题稍做思考,举手示意自己是否知道从生活实例出发设问,创造悬念,激发探究欲望板书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过渡从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在不停地运动。

我们把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板书一、地球的自转1、绕地轴不停地旋转新课教学探究问题1在播放“地球的运动”课件时,引导学生观察,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 从侧面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2)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久?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图,分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回答问题:说出自转方向和周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读图能力板书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3、自转周期:24小时(即一天)新课教学探究问题1活动题:让我们一起转动手中的地球仪,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在大屏幕播放“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课件时,思考问题:(3)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呢?北极上空俯视(右手法则):大拇指朝上,表示北极点,四指弯曲的方向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即逆时针方向旋转南极上空俯视(左手法则):大拇指朝上,表示南极点,四指弯曲的方向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旋转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根据老师的指导方法,再演示地球自转观察、思考并回答通过让学生动手演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识记简单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承接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转,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探究问题2继续播放地球自转课件,让教室光线尽可能暗淡,用手电筒从侧面照射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转,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总结: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观察、思考并回答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观察板书4、产生现象:(1)昼夜更替过渡当地球自转时,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因此我们又把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新课教学探究问题3学生自主学习P18活动部分,并完成活动题第1题总结: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同一个地方有时白天,有时黑夜地球自转还使得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出现时间差异观察并回答:我来解答:小组讨论后解答问题板书:4、产生现象:(2)时间差异新课教学探究问题4继续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察记录结果并思考活动题:(1)当广州是白天时,美国的华盛顿是 2)东京和北京哪一个城市先看到日出?(3)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的昼夜和温度会有什么变化?观察后回答,可与同桌交流我来解答:小组讨论后解答问题拓展探究学生思考:假如地球是透明的,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回顾复习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课堂练习1.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更替C.四季的划分 D.各地热量的差异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3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24小时(一天) B.365天(一年)C.12小时   D .180天4、让我们一起转动手中的地球仪,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

布置作业完成同步练习与检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