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昆明市五华区红旗小学 刘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读绿色通道的生字,会写“ 管、隆 ”四个生字2、通过“湛蓝、蓝宝石、蓝天、蓝晶晶、蓝得令人神往”这些带“蓝”字的词语品味课文语言,感受拉萨的天空的“蓝”,反复诵读、品味中,激发学生热爱拉萨、热爱自然的情感3、借助课文语境,充分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齐读:11 拉萨的天空(蓝粉笔写天空两个字),为什么老师用蓝色粉笔来写天空两个字呢?(指名回答) 2、你能用课本上关于“蓝”字的词语或者短语来说一说拉萨的天空吗?(指名说)找得真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湛蓝 蓝天 蓝宝石 蓝晶晶 蓝得令人神往3、请同学们把这些词再放到课文中自由读一读,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全文:突出“蓝”,除了第一句话,每一句都含有蓝字)4、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蓝”字走进课文,感受拉萨天空的蓝之美板书:蓝之美)二、赏读“蓝”天,感受拉萨天空的蓝之美1、(课件出示1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写出了拉萨的天空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湛蓝、透亮) “湛蓝”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想象一下(指名说)为了让人更真实的体会这种颜色课文中用了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课件出示:指名读) 2、见过蓝宝石吗?(有∕没有)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图)是呀,蓝宝石是对湛蓝的天空最好的诠释,一起读一读3、如此湛蓝、透亮的天空,不仅像蓝宝石,课文中还把这湛蓝的天空比作了什么?(指名说,读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第五段)(课件出示: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4、你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圣地”呢?(生:风景优美的、神圣的、干净的等等)除了你们所说的那些以外,拉萨还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像这样的宗教圣地,还有中东地区的耶路撒冷、麦加出示图片)一般跟宗教有着深厚渊源,信徒们朝拜的地方才被称为圣地所以人们称拉萨为圣地!5、是呀,如此神圣的地方与湛蓝的天空融为了一体,所以说——引读: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6、拉萨的天空不仅像蓝宝石,窗帘,还像什么呢?……(说话练习)(课件出示: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好像______________7、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需绿叶配,拉萨的天空很美,因为有了白云和草地的衬托,更是美得如诗如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课件出示)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过渡:拉萨的天空不仅因为白云和草地变得纯净、明洁,所有事物在这湛蓝的天空下也变得更美好8、说话练习:(课件出示)有了这湛蓝的天空,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观有了这湛蓝的天空,连绵起伏的雪山显得更加_____________有了这湛蓝的天空,蜿蜒曲折的小河变得更加____________有了这湛蓝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孩子们,刚才我们是通过“湛蓝”这个词来体会了拉萨的天空之美,(板书:湛蓝)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带有“蓝天”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板书:蓝天)(指名读,2-3人)10、找得真准,来,我们一起看一看,(课件出示: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11、在拉萨,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指名回答)刚才大家都说到了因为拉萨很高所以在拉萨的人们会有这样的感觉,来看一组数据,(课件出示:昆明的海拔是1890米,而拉萨的平均海拔是3650米,是我们现在所在地方的两倍高,所以人们说“拉萨是最接近天的地方”12、那么即便是拉萨的海拔很高,在拉萨的人们真的可以做到手碰蓝天吗?(当然不可能),这是一种作者的写作手法——夸张,这让我们想到了一个最爱用夸张手法的诗人——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13、不仅如此,课文中还有更夸张的呢!(课件出示: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大家早晚都洗脸吧?谁能做做“掬”这个动作(指名做动作)蓝天都能掬一捧洗脸,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刚才大家的回答其实都可以用课文上的这一个词语来回答——太妙了!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这段话齐读: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14、(课件出示布达拉宫图)孩子们,这是拉萨最具代表的建筑——布达拉宫,它依山而建,主楼高117米,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楼房30楼那么高15、(课件出示布达拉宫图)再看这一幅,有了蓝天的映衬,布达拉宫给你什么感觉?是呀,有了这蓝天——引读: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16、如果让你用一个ABB式的词语来形容此时的蓝天,你会怎么说?(蓝湛湛、水汪汪、蓝晶晶)作者用了这样一个词——蓝晶晶(板书:蓝晶晶,课件出示: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这里的“总是”什么意思?(无论任何时候,一直都是)是啊,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引读)布达拉宫的上空是蓝晶晶的。
在骄阳似火的盛夏,(引读)布达拉宫的上空是蓝晶晶的在金风送爽的秋天,(引读)布达拉宫的上空是蓝晶晶的在大雪纷飞的隆冬,(引读)布达拉宫的上空还是蓝晶晶的所以,文中说(引读)一年四季,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17、孩子们,这里有两个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管、隆)指名说说记忆方法,注意的地方,师板书,生描红18、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拉萨的天空去看一看课件出示拉萨的天空图片,配乐)19、我看到大家的视线已经被这蓝得让人神往的天空紧紧吸引,难怪课文会说——齐读,课件出示: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让人多么想去那个地方感受一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20、孩子们,拉萨的天空不仅吸引了我们的视线, 更让作者王宗仁先生回味无穷,他说:“40多年间,我曾数十次到过日光城拉萨,我就是从世界屋脊上的雪山里走出来的一个作家,青藏的山水壮了我的筋肌,给了我智慧让我们走进王宗仁先生,去感受他与青藏高原的深厚情感王宗仁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作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进入青藏高原当了一名汽车兵,四十多年来一百二十多次翻越世界屋脊唐古拉山,度过极其艰苦危险的年轻时代,用自己的命与青藏高原交心,他边走边写,创作了500多万字的真情佳作。
被誉为当代文坛“昆仑之子”在此给大家介绍一篇王宗仁先生的作品《藏羚羊的跪拜》,这篇文章被选入了我们六年级语文课本,课后,大家课后可以搜集资料去读一读板书: 11 拉萨的天空 蓝之美湛蓝 蓝天 蓝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