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种公文类型的文本特点第五种类:公告一、公告的内涵:公告是行政公文的主要文种之一,它 和通告都属于发布范围广泛的晓谕性文种公告是向国内外 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的公文适用于向国内外 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公告是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 文公告主要有两种,一是宣布重要事项,如最近中国将在 东海进行地对地导弹发射训练 ;二是宣布法定事项,如宣布 某项法规或规章,宣布国家领导人选举结果 有一类公告 是属于专业性的或向特定对象发布的,如经济上的招标公 告,按国家专利法规定公布申请专利的公告,属专业性公告; 也有按国家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递交诉讼文书无法送本人 或代收人时,可以发布公告间接送达,是向特定对象发布的, 这些都不属行政机关公文二、公告的使用范围公告通常是以国家的名义向国内 外宣布重大事件或者法定事项重要事项是指有关国家政 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人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 ; 法定事项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等依据法律法规和 法定程序公开的事项如公布国家领导人的出国访问,国家 领导人的选举结果,洲际导弹、人造卫星的发射等地方行政机关有时也可用公告公告还用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如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 等。
国家机关使用公告公布事项,只限于在自己的职权范围 内,基层单位一般不能制发公告三、主要特点一是发文机关的特定性仅限于国家权 力机关、行政机关,以及被授权的部门由于公告宣布的是 重大事项和法定事项,发文的权力被限制在高层行政机关及 其职能部门的范围之内具体说,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人大 及其常委会),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 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行政领导机关,某些法定机关,如 税务局、海关、铁路局、人民银行、检察院、法院等,有制 发公告的权力其他地方行政机关,一般不能发布公告党 团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不能发布公告二是内容 的庄重性所宣布的事项都是有关重大的、国内外关注的事 项,体现国家及其权力机关的威严,它的使用还要考虑到在 国内可能产生的政治影响三是发布范围的广泛性公告是 向“国内外”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的公文,其信息传达 范围有时是全国,有时是全世界譬如,中国曾以公告的形 式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一方面确立他们在我国科学界 学术带头人地位,一方面尽力为他们争取在国际科学界的地 位这样的公告肯定会在世界科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 有关部门还曾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公告,公布中国名酒和中国优质酒的品牌、商标和生产企业,已便消费者能认清名 牌。
四、格式和写法(一)标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公告”标发文机关和 文种,有时只标文种即可:标题如无发文机关名称则在结尾 必须落款二)正文包括开头的原因,讲原因目的:主体的事项, 及告知的内容,可以分条款写下:最后是写结尾,写实施的 期限、范围以及违反如何等,也可以简洁的提出对人民的希 望,对违背者的警告等,然后再写、或结尾只写结束用语, 如“特此公告”等三)文尾包括署名和日期以机关名义发布,标题如 已有机关名,就不必署了由于告语面广,撰写时要注意:事理周密无漏洞,条理 清楚不啰嗦,语言通俗不鄙俚,文风严肃不做作做到易读 易懂易知五、例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三号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88年4月3 日选举邓小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会主席现予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XXXX年X月x日于北京 省级以下政府机关很少使用公告文种 第六种类:通告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 用的公文通告不同公告,它主要用于有关单位开展业务工 作需要一) 适用范围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 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它的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各类机关,它的 内容又往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其使用主体 还是其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二) 主要特点一是规范性通告所告知的事项常作为 各有关方面行为的准则或对某些具体活动的约束限制,具有 行政约束力甚至法律效力,要求被告知者遵守执行二是公 开性主要采用在社会上张贴或刊登新闻媒体的形式予以公 开发布三是广泛性告知范围广泛,适用范围也很广泛 不仅在机关单位内部公布,而且向社会公布其内容可涉及 社会生活各方面,因而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 可以使用此外,通告的发布方式多样,可通过报刊、广播、 电视公布,也可以张贴和发文,使公告内容广为人知四是 专业性常用于水电、交通、金融、公安、税务、海关等主 管业务部门工作的办理、要求或事务性事宜,内容带有专业 性、事务性五是通俗性通告公文的内容应当尽量使用明 确、流畅、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以达到“周知”与“遵 守”的行文目的三)写法标题1•关于XXX的通告XXX关于XXX的通告XXX的通告主要阐述发布通告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 通告常用的特定承启句式“为……,特通告如下”或者“根 据……,决定……,特此通告”引出通告的事项通告事项通告事项是通告全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周知 事项和执行要求撰写这部分内容,首先要做到条理分明, 层次清晰。
如果内容较多,可采用分条列项的方法;如果内 容比较单一,也可采用贯通式方法其次要做到明确具体, 需清楚说明受文对象应执行的事项,以便于理解和执行用特此通告或“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表达四)通报、通告、通知这三个文种都有沟通情况、传达 信息的作用,但又有区别:一是所告知的对象不同通报是上级机关把工作情况或 带有指导性的经验教训通报下级单位或部门,无论哪种通 报,受文单位只能是制发机关的所属单位或部门 ;通告所告 知的对象是全部组织和群众,它所宣布的规定条文,具有政 策性、法规性和某种权威性,要求人们遵照执行,一般都要 张贴或通过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 ;通知一般只 通过某种公文交流渠道,传达至有关部门、单位或人员,它 所告知的对象是有限的二是制发的时间不同通报制发于事后,往往是对已经 发生了的事情进行分析、评价,通报有关单位,从中吸取经 验教训;通告、通知制发于事前,都有预先发出消息的意义三是目的不同通报主要是通过典型事例或重要情况的 传达,向全体下属进行宣传教育或沟通信息,以指导、推动 今后的工作,没有工作的具体部署与安排 ;通知主要是通过 具体事项的安排,要求下级机关在工作中照此执行或办理 ; 通告公布在一定范围内必须遵守的事项,有着较强的、直接 的和具体的约束力。
四是作用不同通报可以用于奖惩有关单位或人员,通 知、通告无此作用第七种类:意见的适用范围和主要特点 机关工作者与“三办”(办文、办会、办事)是分不开的其中,“办文”不仅仅是起草讲话,更重要的是会审核、起 草不同种类的公文今天介绍一种公文体例“意见”,常用 而且很重要,作为机关工作者应当掌握一)意见的概念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公文种类它的汉 语解释是见解和主张最早出现于《后汉书•王充等传论》 “夫遭运无恒,意见偏杂,故是非之论纷然相乖意见的 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意见是上级领导机 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 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它的指导性很强,有时是针对当时带 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有时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 的,意见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效力意见的实质是提出切合实际的可行性建议,发挥参谋和 指导作用其见解中的态度是诚恳的,即使是下行文中的“意 见”也没有决定或者通知等文种的强制性那样强烈作为上 行文或平行文的“意见”,必须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的态度,对上级或平行机关提交本机关的建设性见识,充分 发挥好参谋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事物层出不穷各 机关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如果原有政 策规定不够明确,或不相适应,就需要上级机关进行正确、 及时的指导,以提出见解、措施,规范人们的行为,为下一 步完善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必要的准备。
而指导工作又 不能使用刚性很强的“决定”等公文文种,那么,“意见” 作为法定公文文种,既成为下级向上级或向平级机关提出解 决有关重要问题的见解和处理办法等方面建议的渠道,又成 为上级在发现下级遇到有关重要问题时,提出见解和办法措 施,对下级予以指导的途径在多年的实践中,“意见”较 好地解决了呈转性公文中长期存在的难题和上级在指导工 作中的弹性问题二) 意见的适用范围: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 和处理办法 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要求下级机关贯彻执行 的意见;二是请示上级机关批转或转发的意见 ;三是平级或 不相隶属机关参考的意见1) 意见可以作为下行文,也可以作为上行文或平行文2) 作为下行文的意见,有较强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如 《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意见》3) 作为上行文的意见,一般由专业主管部门提出,经 政府机关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转下发贯彻执行4) 作为平行文的意见,是对函的补充函一般需要回 函,而意见只作为沟通情况,供参考,不需要回复三) 主要特点1) 重要性所涉及的必须是重要问题,即应当是工作 中所遇到的涉及方针政策性的重大事项和主要问题2) 指导性意见用于下行文时,具有指示的性质,对 下级机关开展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3) 针对性就某一重要问题的制发,对下级机关起帮 助和解决问题的作用如《进一步加强国企改革的指导意 见》4) 原则性它在就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时, 总是从宏观上提出原则性意见四) 意见的写法(1) 下行文意见的篇幅一般较长,分为两大部分:一是 提出问题的背景、原因、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篇意见 可以采取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二是提出意见的正文,可以 分条列款的写2) 上行文意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提出意见的理由; 二是意见正文3) 上行文意见可以申请批转,在正文结束时写:此意 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某某执行4) 平行文意见类似于函的写法 第八种类:通知的概念、适用范围、特点格式及审核(一) 通知的概念:通知最早出自《汉书•平帝纪》“徵 (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至者数千人1) 指通晓之意2)把事情告诉别人知道3)告知事项的文字 或口信由此演变成一个重要文种二) 通知的适用范围通知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 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知是党政机关使用频率最高、适用范围最广的文种1.批转性通知凡上级机关发布下级机关的来文,用“批转性通知”如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某某厅新型栽培技术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
转发性通知凡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的来文,或者党 政机关办公厅(室)根据授权,发布平等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 的来文,用“转发性通知”如:某省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 公厅关于保障近期蔬菜市场供应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印发性通知凡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时使用《条例》 中规定的15个主要文种以外的其他文种,如准则、条例、 规定、办法、细则、要点、规划、纲要、计划、方案等,用 “印发性通知”人事任免也多选用通知文种如:关于省 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某某专项规定的通知三)主要特点1.适用范围广此文种适用性强,形式灵活,在公文中 广泛应用使用频率高是所有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专项性强通知多为专项,内容必须具体明确,表述要 求简练准确四)格式1.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 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 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