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期教育的特点一、学前教育的机构ﻫ 1.机构设立学前教育机构以单独设立的为主,以附设在小学里的为辅招收4—5岁小朋友这些学前教育机构既有单位开办的,也有私人团队创立的;既有社区举办的,也有教会组建的 2.招收对象学前教育机构招收对象的年龄较小、范畴较广,从局限性1岁到5岁的小朋友,既有幼儿,也有学步儿和婴儿ﻫ3.机构规模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普遍较小,4个班小朋友局限性60人,保教人员不到15人如牛津大学第二幼儿园有4个班,53名小朋友,15名保教人员,而田园屋(Field House)蒙台梭利幼儿园只有1个班,17位小朋友,3位保教人员 4.编班形式学前教育机构编班的形式是不同的,有的是按年龄编班,有的是采用混合年龄编班,小朋友数量的多少是决定编班形式的重要因素 5.师幼比率学前教育机构都能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和师幼比率,在0—1.5岁小朋友班,师幼比为1:3;在1.5—3岁小朋友班,师幼比为1:3;在3—4岁小朋友班,师幼比为1: 4—1:5;在4—5岁小朋友班师幼比为1:7—1:8ﻫ二、学前教育的目的ﻫﻫ 学前教育工作者觉得,学前教育的目的重要有如下四个方面:1)为小朋友提供一种关怀、安全、爱和幸福的环境,使小朋友可以受到积极的刺激、鼓励、表扬和尊重;2)增进每个小朋友在情感、身体、社会性、智力等方面的发展,使每个小朋友的潜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3)协助小朋友掌握读写算的简朴技能,为小朋友进入小学作好充足准备;4)为家长参与工作和学习发明便利条件,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ﻫ 三、学前教育的内容ﻫ 不同窗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任务和内容从总体上来讲基本相似,但是在不同的年龄班则有所差别,随着小朋友年龄的增长,教育任务和内容越来越复杂,而这往往是以两岁为分水岭的ﻫ (一)两岁如下小朋友的教育内容ﻫ 这一年龄阶段小朋友的教育任务较为简朴,内容较为浅显,从摸索技能、发明力发展、语言发展、操作技能、身体技能及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这六个方面提出粗浅的规定 (二)两岁以上小朋友的教育内容ﻫ 这一年龄阶段小朋友的教育任务和内容比上一年龄阶段更为进一步、全面,都涉及六大领域, 1)交往、语言和读写:发展幼儿听和说的能力,使幼儿成为一种读者和作者;2)数学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运用数学思维的能力,使幼儿学会和运用数学语言;3)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使幼儿能和其她人合伙,一起工作,一同游戏,共同反映生活经验;4)发明性发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交往能力、发明性地体现思想和情感的能力;5)身体的发展:使幼儿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喜欢运动,意识到空间,具有操作技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6)理解和理解世界:让幼儿初步接触历史、地理、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ﻫ 为了实现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学前教育机构都制定了年筹划、学期筹划、月筹划、周筹划和日筹划,并通过主题的形式来体现不同的年龄班拥有不同的主题,如两岁如下小朋友,在春季的主题有“花”、“蛋”、“春天”等,两岁以上小朋友,在夏季的主题有“我们的身体如何工作”、“假日”、“海洋生物”等;不同的主题持续的时间不同,短的只有4周,长的则达8周,这重要是根据小朋友的爱好来决定的;每个主题的重点虽然可以不同,但都必须波及到六个领域的教育内容ﻫ 四、学前教育的途径 (一)一日活动ﻫﻫ 这是学前教育机构对小朋友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尽管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小朋友入园与离园的时间、在园时间的长短有所不同学前教育机构在安排小朋友的一日或半日活动时,都注意做到:自由活动和有组织的活动相结合,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生活活动与娱乐活动相结合,室内游戏与室外游戏相结合,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相结合ﻫﻫ (二)区域活动ﻫ 这是学前教育机构对小朋友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英国保教人员觉得环境是小朋友发展的第三位教师,因而十分注重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布置和班级特色环境的创设,并通过区域活动来充足发挥环境的潜在教育价值,以满足每个小朋友发展的需要。
所见的活动区有图书区、科学区、电脑区、绘画区、家庭区、建筑区、数学区、玩水区、玩沙区、木工区、体育区、种植区等 (三)游览活动ﻫ 这是学前教育机构对小朋友进行教育不可忽视的途径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均十分注重运用家庭和社区独特的教育资源,来拓展学前教育的空间,增进小朋友的更好发展保教人员和家长常常有目的、有筹划地带领小朋友去博物馆、动物园、公园、小朋友游戏场、书店、超市、商店、农场、运河等地方参观游览,以扩大小朋友的视野,丰富小朋友的感性知识,培养小朋友摸索世界的能力由于外出恬动比园内活动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各个学前教育机构不仅在注册时规定家长签字表达批准让孩子外出活动,并且在每次外出活动之前还请家长签字以示批准此外,学前教育机构还注意控制外出活动的规模和师幼比率 五、学前教育的师资 (一)工作时间ﻫ 学前教育机构,均有全日教师和部分时间教师, ﻫ (二)证书类型 学前教育工作者都持证上岗,但证书的种类却多种多样,有的保教人员同步还拥有几种证书:1) NNEB (Nursery Nurse Examination Board),即0—8岁小朋友健康和教育的两年课程的毕业证书,许多教师持有的证书属于此类;2)PLA (Pre—School Learning Alliance),相称于DPP (Diploma in Pre—School Practice),即2—5岁小朋友发展和教育的1年课程证书;3)CERT ED.(Certificate in Education),即初等教育的3年课程证书;4)CCE (Certificate in Child Care and Education),相称于NVQ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level 2(初级),即0—8岁小朋友保育和教育的1年学院课程证书;5)DCE (Diploma in Child Care and Education),相称于NVQ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level 3(中级),即0—8岁小朋友保育和教育的两年学院课程毕业证书。
ﻫ 此外,尚有的保教工作者具有MCW (Maternal and Child Welfare)证书(即0—5岁小朋友健康和发展的1年课程证书)、CQSW (Certificate of Qualification in Social Work)证书(即社会工作的两年课程证书),少数教师拥有BAHons(初期教育课程360学分)证书,个别高档教师持有B—Ed(360学分)教育学士学位证书,个别园长持有M.A.研究生学位证书ﻫ (三)职业规范 学前教育机构规定保教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平等看待、尊重所有小朋友,而不管其家庭背景、性别、种族、宗教信奉和文化如瑞德克利弗(Radcliffe)医院幼儿园规定员工要为小朋友提供积极的角色范例,表扬、鼓励小朋友,协助小朋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小朋友浮现过错行为时,要同小朋友个别谈话,考虑小朋友的成熟水平,用小朋友可以理解的语言去解释行为规则,使小朋友意识到什么是对的的,什么是错误的,懂得如何做出更好的行为,而不容许员工体罚小朋友、吓唬小朋友、对小朋友高声说话或尖叫、让小朋友远离同伴、把小朋友送到室外ﻫ (四)在职培训 为了不断更新保教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保教人员的教育能力,学前教育机构都作出了保教人员在职必须定期参与专业培训的决定。
有的学前教育机构规定全日教师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筹划,有的学前教育机构还规定了培训日,此时机构关闭,不对小朋友开放,以保证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培训托马斯考勒姆(Thomas Coram)初期教育中心规定每年有5天为培训日,所有员工必须选择参与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如中心自培,地方学院的教育课程培训,考勒姆(Coram)教育局的培训 ﻫ 六、学前教育的管理ﻫ (一)评估ﻫ 从9月开始,学前教育机构除了要在本地的社会服务部注册,接受本地的消防局、环保局的监督以外,至少每隔18—24个月还要接受国家“教育原则办公室”(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简称OFSTED)的督导和评估教育原则办公室”用14条原则(合格的保教人员,合理的师幼比率,足够的空间,满足小朋友需要的资源,增进小朋友情感、身体、社会性和智力发展的活动,安全的设施,合格的家具、设备和玩具,避免疾病传染的措施,小朋友的平等机会,小朋友的特殊需要,小朋友行为的管理,和父母的关系,小朋友的保护措施,小朋友的记录材料)来评价学前教育机构的保教质量,写出评估报告,指出局限性之处和改善意见,并反馈给学前教育机构。
由于国家规定只有评估达标的机构,才有资格接受政府为3—4岁小朋友发放的《幼儿教育补贴金》(Nursery Education Grant),因此多种学前教育机构都非常注重依法办园由于学前教育机构基本上都能照章办事,因此得到的评估成果往往皆比较抱负,自然就都喜欢把印有OFSTED字样的合格证书张贴在大厅醒目的墙壁上,供家长观看和监督ﻫ (三)投诉ﻫ 学前教育工作者觉得,尽管她们全心全意地为小朋友和家长服务,但也不可避免地会浮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引起家长的不满和抱怨,惟有以坦诚的态度、开放的心理,才干公正地看待家长的投诉她们不仅相信家长的诚意,并且还鼓励家长一旦有了问题,就要尽早提出,以便于及时解决许多学前教育机构都把投诉的程序告诉家长,这样家长就懂得有了担忧和顾虑可以逐级上诉某些学前教育机构还把投诉的最高机关告诉家长,使家长可以直接上诉有的学前教育机构为了提高投诉的效率,还向家长做出了时间上的承诺例如,圣·保罗幼儿园规定,园长必须在7天以内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予以答复,家长如果不满意,可向幼儿园管理委员会提出,管理委员会必须在7天内做出回答,家长如果还不满意,可向“教育原则办公室”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