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工作总结汇报(范文).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29149564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工作总结汇报(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工作总结汇报(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工作总结汇报(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工作总结汇报(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工作总结汇报(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工作总结汇报(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工作总结汇报(范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入户示范工程2023年工作总结(范文)汇报 文章标题: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汇报 县位于xx省中部,江汉平原北部,汉江西岸,全县辖13个镇,现有行政村349个,农户12万户,农业人口49.8万人,耕地总面积93.22万亩。 今年是我县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的第二年,在去年经验的根底上,结合我县乡镇农技体制改革的实际,坚持以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将科技入户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与创立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在全县广泛开展科技推广活动,将科技入户的技术指导员管理纳入“以钱养事的重要内容。 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在我县的10个水稻主产镇的101个村共建立科技示范户10

2、00个,示范面积13366.2亩,辐射带动2万多个农户,辐射面积17.25万亩,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的要求,围绕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加大科技示范力度,强化技术效劳,有效地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步伐,为实现我县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取得的成效 1、技术指导员的效劳意识增强,效劳质量明显提高。 效劳意识增强。示范户反映,现在的技术指导员发生了三个可喜的变化,即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从“问不到变为“送上门,从“找不到变为“擂到田。今年全县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以来,技术指导员上门送农业信息、送新技术,为示范户解决实

3、际问题,切实解决了农技推广中的“最后一道坎,示范户评价说,“过去是半年看不到农技员的影子,现在几乎是天天都能看到他们。、“过去效劳只到村,现在效劳入了户。 效劳质量提高。技术指导做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培训更加扎实,农技资料发放更加及时,田头效劳更多更细。全年印发农技小报8期96万份,检查得知,90能在三天之内到户,确保了及时性,98的农户8期全部收到。技术指导员手册记录情况显示,技术指导员田间指导平均日达85.7个。九月份的绩效考核结果说明,示范户对技术指导员的满意度到达90以上,辐射户对示范户及技术指导员的满意度达80以上。效劳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后港镇的

4、技术指导员杜梅(女)同志,克服困难,严格按照“协议要求,抓培训,搞指导,农户评价说:“有她当技术指导员,我们种田就有了依靠。她负责的两个村,旱育保姆育秧面积由去年的零开展到今年的800多亩。 2、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得到了较好落实 通过入户指导、技术培训等优质的效劳,使科技示范户掌握了水稻生产的关键技术,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得到了较好落实。9月份的验收结果说明,示范户主推品种、主推技术落实到户到达90以上,落实面积到达95.5,其中:580户选种ii优838,面积7043.9亩,占示范户的52.7;有116户选种ii优7954,面积1614.4亩,占示范户的12.1,有184户选种丰两优一号,面积

5、2544.1亩,占示范户19.0,有115户选种两优培九的,面积1562.32亩,占示范户的11.7;辐射户主推品种落实面积14.6万亩,占84.9。 主推技术根本落实到位。水稻无盘旱育秧面积4358亩,占32.6,比去年扩大3674亩,增加18.6;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3100亩,占98.1;水稻旱育抛秧大田面积11454亩,占85.8,机械收脱面积13200亩,占98。 科技示范户平均单产588.7公斤/亩,比辐射户的平均单产556.7公斤/亩增5.75,亩平增收46.08元,比普通户的平均单产530.3公斤/亩增11.02,亩平增收84.10元。充分体现了科技的具大增收潜力。沈集镇黄堰1组

6、的肖从德,今年种植水稻10.6亩,其中ii优7954就种了8亩,在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农事操作,田间没有受到稻飞虱的为害,省检查组测产验收理论单产达760多公斤,比辐射户的620公斤增140公斤,增幅达22.6,亩增收200多元。 3、示范户的“三力得到提高 在技术指导员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示范户的“三力(带头致富能力、学习应用能力、辐射带动能力)较去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带头致富能力提高,今年涌现出的年收入过3万元的示范户有85户,过5万元的有24户;学习应用能力提高,多数示范户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到学用结合,创造性地解决新技术推广应用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如后港镇刘院村的示范户吴朝雄在应用旱育保

7、姆育秧技术育秧时,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担忧抛秧前拔起的秧苗带泥土多,不便运输,不便抛栽,便想到插弓棚盖农膜挡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如官垱镇马沟村的皮成元,去年利用低洼稻田养虾24亩,亩获纯收入300多元,辐射户看到后,想跟着学,但又怕弄不好亏 本,他就主动去教,还帮助联系种苗和销路,目前我县的“稻虾连作模式应用面积已达2万多亩,成为我县农业增收的又一大亮点。官垱镇张庙村的王在武既是示范户,又是技术指导员,他示范种植的超级稻两优0293,经县专家组实地单打测产验收,标准亩产到达740公斤,不仅影响了本村、本组的农户,在全县也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科技示范户参与的机防

8、效劳初见成效 全县共成立机防队50个,有23个示范户参与其中,拥有机动喷雾器125台,机防面积达23万余亩次,农药利用率提高10以上,与传统防治法比较,防治次数减少24次,防效提高2.6个百分点,亩平节约开支4.2元。成效最为突出的是毛李镇和议村,该村在技术指导员方述清同志的宣传发动下,新购机动喷雾器59台,组织调动10户示范户及辐射户共240人组建6个机防效劳小分队,防治面积2137亩,在今年稻飞虱大爆发的情况下,防治次数同于常年,防治本钱未增反降,结果是无一块因稻飞虱为害导致“黄塘穿顶的受灾田出现,受益群众完全接受了这种病虫防治模式,取得的成效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二、作法 1、成立领

9、导小组xx县区专家组,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领导专班。成立了以县政府副县长杜家荣同志为组长,县科技、农业、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 成立了县专家小组。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技术人才资源,我们采取聘用制的方式,组建了县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专家小组,小组成员5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每人负责两个镇的指导督察。 2、动态管理,重新聘用技术指导员,适当调整示范户 今年2月初,我县召开科技入户表彰发动会议,去年经验,对科技入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对科技示范中的先进村、先进户和先进技术指导员进行了表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结合今年的实际,部署安排了全年的科技入户,对各项任务

10、指标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我县依照“动态管理原那么,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对因外出务工、积极性差的少数科技示范户进行了调整,共调整7户。根据上年的科技示范户的情况和乡镇体制改革后技术指导员的现状,为有利于科技入户的开展,今年全县调整了3名技术指导员,调整比例为6。重新聘用上岗的技术指导员王在武,因他勤奋好学,责任心强,肯钻研农业科技,又热心科技入户,今年由他负责的官垱镇张庙、雷场两村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科技入户任务。科技入户开局良好。 3、制定入户时间表,明确目标任务及要求,签订协议,加强责任 根据我县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2023年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具体方案。针对主推品种、主推

11、技术及水稻关键生产环节,我县制定了详细的科技入户时间表和入户指导内容,让每个技术指导员均做到心中有数。经专家组认真讨论,我县确定了四个主推品种:ii优838、两优培九、ii优7954、丰两优1号等;确定了六项主推技术: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猪沼稻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为保证按要求完成好上述目标任务,县技术指导单位与50名技术指导员重新签订了科技入户指导协议,每位技术指导员结合科技示范户的具体实际,制定了科技入户分户指导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方案,要求示范户主推品种落实率到达100,辐射户到达90以上,技术实施方案落实100,

12、进一步明确落实了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推广内容和目标。 4、结合我县实际,扎实认真开展技术培训 三月份开始,迅速掀起农业科技培训热潮,调查走访农户得知,今年的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培训时间有长有短,培训质量较以往任何一年都高,农民接受培训达3次以上,培训的内容切中要害,深受农民欢迎。一是对技术指导员进行培训,全县对50名技术指导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1次,集中技术培训2次,包镇专家组成员分片对技术员进行培训3次,通过对技术员指导员的培训,使他们更新了知识结构,掌握了关键技术要领,业务素质得到整体提升。二是对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培训方式采用以镇、村为单位集中培训示范户,以组为单位分散培训辐射户。培训内容有

13、水稻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无公害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猪沼稻高效农业生态模式应用技术。全县共培训科技示范户2500人次,培训辐射带动户36500多人次。做到了培训时专家和技术指导员有备课笔记,室内培训时示范户有听课笔记,现场培训有文字记载和影像资料,有受训农户的签字认可依据,收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 5、技术指导,做到“六到户和“四到田。5月份的抽查和9月份的验收,技术指导员平均入户指导次数达8次以上,第一次是宣传精神,培训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制定了入户技术指导方案;第二次是对科技示范户和幅射户进行分组培训,掌握了幅射户的根本情况;第三次是落实主推品种,发放物化补贴

14、;第四次是对局部科技示范户的田块进行了取土,第五次是对水稻旱育秧技术进行了田间指导,第六次是对一代二化螟为主的病虫害防治进行了田间指导,第七次是稻飞虱防治田间指导目前,第八次是田间估产验收。根本做到了“六到户,即技术指导方案1000份落实到户、技术指导协议1000份落实到户、科技示范户技术手册1000本送到户、科技光盘1000盘送到户、农技小报8期96万份送到户、11.6万元的配送物资送到户。“四到田即高产品种落实到田,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到田,旱育秧技术指导到田,病虫防治指导到田。 6、办好样板示范,以点带面抓促进。一是在3月份,科技入户专业组在后港镇开展了科技下乡活动,参加活动的农民达1500

15、多人,发放宣传资料,讲解主推技术,送优质稻种、优质肥料下乡,扩大了科技入户的影响,全县各镇领导对这次活动反映积极,纷纷效仿,迅速在各镇、村、组掀起了送科技下乡的热潮;二是我县建立了科技入户核心示范区,我县分别在曾集镇楚河村、高阳镇官桥村、官当垱镇雷场村建立了500亩科技入户高产示范田,将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进行集中示范展示,获得成功。全县各村、组农户代表及1000个示范户在参观了官垱镇雷场村优质高产示范片后,一致认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采用示范展示的方法是最有说服力的;三是在科技入户示范村,以科技示范户为主题,开展了机防效劳试点,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懂技术的优势,以机防组织为载体,加强科技入户,将群众在病虫防治过程中难以把握的技术问题,通过社会化效劳的方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7、抓宣传报道,促开展。县政府的分管领导和农业局的主管领导,对宣传报道给予了高度重视,确定了宣传通讯员,拨专款配备了、打印机、摄影照相器材等必须工具。技术指导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非常辛苦,他们靠的是一辆摩托车来完成随叫随到的上门效劳,经历大风大雨,烈日酷暑是家常便饭,平凡的中,也会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对这些闪光的亮点,我们及时的捕捉,通过电视媒体、沙洋周刊、荆门(日)晚报、农技小报、简报等新闻载体播报、刊载,给予弘扬表彰,以示鼓励,大大地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