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之一——教练的临场指挥.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2909273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之一——教练的临场指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之一——教练的临场指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之一——教练的临场指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之一——教练的临场指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之一——教练的临场指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之一——教练的临场指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之一——教练的临场指挥.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浅谈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之一教练的临场指挥 体育科:古灵振根据区教育局和文体局的文件要求,我带领校乒乓球队分别于2003年12月和2006年3月参加了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2004、2005年没有举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分别获得了男团亚军、女团第三名和男团冠军、女团冠军以及几个单项冠军。在这两次的比赛中,我校现高三级的学生冯成辉同学都参加了,两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一次获得男团和单打两项亚军,第二次获得男团和单打两项冠军。冯成辉同学从小学到初中都在顺德体校就读,从小就开始接受专业训练,曾经还在佛山市体校训练过一段时间,因此他不但在技术上具有很强的实力,心理素质也很过关。

2、在他这个年龄段来讲,在顺德籍少年选手中他是属于一流选手,在他参加过的区属比赛中基本上冠军都是他的,别人只能争第二名,就这样的一个人,两次参加比赛,结果却完全不同,虽然第一名跟第二名只是差了一点点,但所代表的意义却完全不一样。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两次不同的表现呢?是因为技术的原因,还是心理的原因,还是教练的原因?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不管是什么比赛,哪怕是夺冠热门,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说自己就是冠军。比如我国乒乓球、羽毛球、举重等项目,从综合实力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难于抗衡的,不管参加哪种比赛,所获得的冠军都是最多的,但即便是如此一支最大夺冠热门的队伍,每次参加比赛前哪个队

3、的主教练也不敢轻言自己的队能赢。所以说作为一名校队的选手参加区级的比赛,比赛结果更加具有不可预测性,除非具有绝对的实力,否则无论获得什么名次都是正常的,何况冯成辉同学只是两次参加比赛,就获得了两个亚军、两个冠军,从各方面来说都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非要从鸡蛋里挑骨头吗?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认为,作为球队的负责人,如果只是满足于现状,沉浸在过去的成绩中,不对失败进行分析、总结,那么球队的成绩可能会越来越差,甚至到最后会败得体无完肤。因此,为了我校乒乓球队的长远利益,尽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就对两次带队参加比赛的经历进行一次详细的分析、总结,找出其中的不足,为下次参加比赛提供宝贵的经验。回顾两次带队

4、的经历,我感触颇深。第一次带队(即2003年)参加比赛时,首先进行的是团体赛,比赛分为小组赛(循环制)和复赛(淘汰制),小组赛时由于其他队跟我队的实力相差悬殊,因此没有遇到太大的抵抗就以头名的身份出线进入八强,八进四、四进二时都是以较大的比分轻松战胜对手顺利进入决赛。由于我校乒乓球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强的项目,每次参加比赛基本上都能进入四强,因此这次能进入决赛也不是什么值得特别高兴的事,只能说是基本上达到赛前的目标,真正的考验还是在决赛,能否夺冠就看能否打赢对手容桂了。容桂镇拥有一个省体育训练基地,因此其实力非同小可。决赛前,我通过多方面了解到对方主力队员的一些情况,知道他们第一、二主力的实力很强

5、,是跟冯成辉同学一起从小训练的队员;但由于我没有见过他们比赛,因此这些信息并没有帮助我详细的了解到他们具体的技术水平,心中不免存在一丝担忧。决赛时我队抽到了客队签,报名时我反复征求了队员的意见,确定了阵容,冯成辉同学作为一号主力担任第一单打第二个出场,第三主力作为第二单打第一个出场,第二主力放在第三单打第三个出场,这样排阵的目的就是希望冯成辉同学能打败对方的一号和二号选手,加上我队的第二主力战胜对方第三号选手,这样就算第三主力连输二场,最终也会以三比二的比分战胜对手。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本来最有把握赢的队员却大失水准,冯成辉同学接连输给对方的一、二号选手,虽然我队第三场比赛赢了,但最终还是以一比

6、三的比分输给了对手。接下来的单打比赛,我队的冯成辉同学凭着实力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打入四强,半决赛的对手刚好是前一天赢过他的容桂的二号队员,通过他的努力和我的临场指导,最后战胜对手挺进决赛,报了前一天的一箭之仇;决赛中的对手又是赢过他的容桂的一号队员,但这次又像是团体赛的翻版,他再一次输给了对手,真是未报旧仇又添新恨,两天内他连续两次输给了对手。作为老对手,他们彼此对对方都很了解,从以往的战绩来看,冯成辉同学赢多输少,为什么这次两天内却连输两次给同一个人呢?比赛结束后,我跟他进行了总结,详细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这次比赛之所以发挥不好,连续输给老对手,原因有两个:次要原因就是冯成辉同学本人比赛前思想

7、准备不够充分,有点轻敌,以为以前赢过的对手这次也能赢,加上半决赛以前所遇到的对手的实力也确实不强,不用吹灰之力就能打败他们,因此身体的运动技能没有发挥到最佳状态,当遇到实力差不多的对手时,已经来不及把最佳状态调整出来,因此导致了最终的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我这个教练没有当好,为什么呢?首先,当时我才毕业一年,对顺德区乒乓球的发展情况不了解,不但对对手的情况了解不多,连自己队的队员也不是很了解,因此作为教练赛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没有制定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比赛计划;其次,虽然在大学我学的专项是乒乓球,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可是我自身从来没有参加过正式比赛,带队参加更加谈不上,因此一点比赛经验都没

8、有,缺乏临场指挥能力,当队员在比赛中的思想发生波动,导致接连失分时,没有及时帮他们调整过来,指出失分的原因所在,传授克敌方法。综合上述原因,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当2006年我第二次带队参加区中学生比赛时,冯成辉同学仍是队中的第一号主力。在比赛前,我们通过研究,确定夺冠的最大障碍还是老对手容桂,为了避免再次失败,我们吸取上次的教训,首先统一了战术思想,不管比赛中遇到怎样的对手,都要全力以赴,尽量打出最好的水平,把最佳状态发挥出来;遇到连续失分时,要及时叫暂停,稳定一下情绪,缓解对手的进攻势头,然后调整自己的战术,重新投入到比赛中去。比赛进程还是跟第一次一样,先团体赛,我们还是不出意料的以第一名的

9、身份进入复赛,然后进入四强,上一届的冠军容桂也进入了四强,这个结果在我们意料之中,正当我们全力以赴,准备再跟他们大战一场时,他们却出人意料的输给了对手勒流,没能进入决赛,我们却顺利的进入了决赛。当知道我们跟勒流争夺冠军时,我跟队员马上紧急商量对策,了解、分析对手的情况,然后根据主签和客签的不同之处排好比赛阵容,虽然不同的对手打乱了我们赛前的战术部署,但由于我们及时统一了思想,调整了比赛阵容,虽然在比赛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意外,但有惊无险,最终我们以三比一的比分赢得了胜利,登上了冠军领奖台,其中表现最好的就是冯成辉同学,一场未输,表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在接下来的单打比赛中,冯成辉同学继续沿续

10、上午良好的状态,一路过关斩将,一局未失,与上届冠军容桂的一号选手会师决赛,跟我们比赛前预计的结果完全一致。决赛开始前,我对冯成辉同学再次作了指导,要他按照事先我们商量好的战术去打就行,不要想太多的结果,力足去拼,把自己最好的技术充分展现出来就行,输赢并不重要。大战终于来临,本来以为是一场恶战的,结果却是呈现一边倒,对手表现不佳,冯成辉同学以绝对的优势,三比零大胜对手,报了上届负于对手的一箭之仇。比赛结束后,我们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及时对比赛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总结,这次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每个队员的努力,但最大的功劳还是作为一号队员的冯成辉同学,他所参加的团体赛和个人赛九场比赛中,一

11、场未失,起到了核心作用,稳定了全队的军心,鼓舞了士气。跟三年前对比,现在的冯成辉同学在技术上更加成熟,处理事情更加冷静,心理素质更加稳定,得分时不轻敌,失分时不浮躁,一场一场比,一分一分争,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手软,所以获得最终的胜利也在情理之中。另外,作为教练,我比三年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临场指挥能力那个方面,这主要归功于三年来我在各方面努力的结果。首先,我加强了业务学习,从书本上掌握了作为教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学会了根据不同的情况判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思想波动;其次,了解了目前我国、世界上乒乓球最先进的技术打法,并通过训练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触类旁通,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打法;再次,就是

12、每逢有电视转播乒乓球比赛我必看,认真学习每个队教练的临场指挥,哪种情况下该叫暂停,哪种情况下该从心理上辅导,哪种情况下该从技术上指导,不同的对手有不同的排兵布阵等等。一个球队能否获得比赛的胜利,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综合实力、技术打法、心理素质、排兵布阵、教练的指挥能力等等,任何因素都缺一不可。作为教练,在比赛过程中指挥能力的强弱显得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教练往往在比赛关键时刻能化腐朽为神奇,变落后为反超,一个暂停、一个换人就可能改变了整个比赛的结果,指挥队伍反败为胜,获得最终的胜利。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例如我国乒乓球队的教练组,无论是男队的蔡振华、刘国梁教练,还是女队的陆元盛、施之皓教练,他们一向以计谋多,临场指挥能力强而著称,每次比赛都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指挥才能,乒乓球队之所以取得如此多的世界冠军,除了队员自身的努力外,更加离不开教练呕心泣血的付出。综上所述,一个运动队是否强弱,离不开教练水平的高低;能否获得比赛的胜利,离不开教练的临场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