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约客》教学设计李杰【教学目标】1.诵读学习诗歌2.鉴赏品析诗歌3.尝试仿写诗歌教学重点】学习从结构上和内容上赏析诗歌语言教学难点】运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仿写诗歌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谈话和图片导入课前询问学生,是否有过约朋友到家里来玩的经历,是否有朋友失约的经历然后再谈朋友失约后,自己的心情结合一些表情包,在课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产生兴趣的基础之上导入课题并板书,引入对作者及背景的介绍2.作者简介:【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3.揭示背景:《约客》:“约客”就是与客人相约在梅雨连绵的一天,诗人与客人相约在家中相见,但客人没有来,诗人在等待中挥笔而就,写下了这首深蕴含蓄的诗篇二. 第一乐章:诵读诗歌1. 诵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在这个环节通过听读、抽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逐步在熟悉古诗的基础上,读出节奏和情感出示课件以及划分朗读节奏)《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2.自主学习,疏通诗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前两句诗歌还是能够大概翻译,对后两句尤其是对“闲敲棋子落灯花”翻译不够明确 古诗大意: 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鸣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只好消磨时间似的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落了灯花三.第二乐章:赏内容析语言(一)合作探究,细读感悟 1. 猜一猜,友人为什么没来赴约?(绵绵不绝的雨,让友人出行非常困难 ) 2.首联描绘了一副怎样的场景? (首联中的“家家雨”和“处处蛙”写出了一副热闹的场景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以动衬静)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怅惘、无奈、失落、寂寞无聊的思想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正确答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二)品析诗歌语言这首七言绝句具有什么语言特点? 1.篇幅短小,构思精妙结构上) 2.情景交融,清新隽永(内容上) 3.细致入微,耐人寻味情感上)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比较迷茫,不知道赏析诗歌的切入点,在提示了赏析角度之后,学生能够在结构、内容和情感上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三)感悟诗歌意境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人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未至,诗人闲敲棋子,静静等候……(四)谈感受思考:“从诗中的____词/句,我感悟到了________________五)主旨探究 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诗人独自期客的情景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四.第三乐章:仿写诗歌1.运用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仿写诗歌或一段话 2.运用心理描写,请补充诗人此刻的心理活动五.作品展示:学生自由展示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少部分同学能够运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来仿写诗歌,并且切合实际,十分有趣六.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这首诗七.板书设计;约 客赵师秀以动衬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