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高考的五种赋分制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6.81KB
约26页
文档ID:528303249
新高考的五种赋分制_第1页
1/26

新高考的五种赋分制 天津市南开中学王学森2014年浙江、上海率先开始本轮高考改革,两地实行3+3方案;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加入了本轮高考改革,也实行3+3方案;2018年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河北、辽宁加入了本轮高考改革,实行3+1+2方案 加入本轮高考改革的14个省市由于选科需要采用赋分制,这14个省市采用赋分制有 5等11级、5等21级、5等8级、5等级和标准分五种 上海的方法是一种,浙江、北京、天津的方法是一种,这两种赋分每档3分,按百分排位赋分时不需要计算;山东的方法是一种,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河北、辽宁的方法是一种,这两种赋分每档1分,按百分排位赋分时需要计算且计算方法相同;海南采用标准分,最高分900分,最低分100分,平均分500分,计算方法最麻烦 以上5种赋分本质上都是按排位赋分,下面分别介绍和比较一、5等11级赋分制 上海采用5等11级赋分制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由五等细化为A+、A、B+、B、B-、C+、C、C-、D+、D、E共11级,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

其中,A+为满分70分,E计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由上表可得赋分后平均55分上海约5万考生,我们按5万计算,5%是2500人,3科就是7500人次可能3科赋满分的会有几百人,2科赋满分的会有上千人,1科赋满分的有7500人次 这样的区分度名牌大学怎么录取?别急有办法,三位一体招生此时就登场了,关于三位一体招生我以前的谈过,本文不再赘述设某一科参考人数为2.5万人,5%是1250人先看高分端:如果原始分100分2000人,这些人都应该赋70分;如果原始分100分1200人,这些人都应该赋70分;如果原始分100分300人,99分400人,98分600人,97分700人,则前1300人都应该赋70分; 如果原始分100分10人,99分50人,98分100人97分200人,96分300人,95分400人96分600人95分以上1060人,96分以上16600人,显然95分以上的1060人都应该赋70分可能出现的情况多种多样,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可见原始分数相差很多,但都在前5%,赋分都是70分,很明显这是不合理的!通过上面的举例,可见这里的5%只是一个理论数据,实际分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再看低分端:如果原始分数相差很多,但都在最后5%,赋分都是40分,很明显这也是不合理的!在原始分中间段的同学原始分可能相差1分,但可能处于相邻的两个等级,赋得的分数相差3分,这也有些不合理。

 在某一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可能相差10分左右,但赋相同的分数,这也是不合理的! 上海的赋分制最高分70分,最低分40分,有效分为70-40=30分;选考3科满分90分,而外语1科就150分选考学科学三年,高考满分30分,各个高中校增加语数外的课时,减少理化生政史地的课时;物理在选考的6科中最难,选考的学生逐年减少 上海的赋分制把几万考生只分为11档,目的是避免分分计较,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可以预期10年后(高中3年、大学4年、研究生3年)上海基本没有本地人才!制定这一方案的专家是怎么想的呢?二、5等21级赋分制 浙江、北京、天津采用5等21级赋分制,下面分别介绍 1、浙江省的5等21级赋分制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由上表可得赋分后平均71.26分 我们按浙江赋分制举例假设学生A物理成绩考了80分,在全省排名2%-3%以内,根据赋分表赋分为97分假设学生B地理成绩考了80分,在全省排名51%—57%以内,根据赋分表赋分为70分所以说,在等级赋分制中,你的考试分数不是很重要,决定最终赋分成绩的是你的原始分数在所有考生中的站位百分比例是多少!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赋分呢?其实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高考改革之后,学生选科有多种组合,原始分不能相加,就像不同币种的货币不能相加一样。

赋分后不同科的成绩可以比较,也可以相加了另一个原因就是赋分制更直观,如果两次考试的难度不同,单看分数会没有办法比较,但是用赋分制就能够比较好的体现学生的排名和水平高低了设某科参加考试人数为10万人,10万人的1%为1000人先看高分端:如果原始分100分1200人,这些人都应该赋100分;如果原始分100分400人,99分500人,98分600人,则前900人都应该赋100分;如果原始分100分200人,99分400人,98分600人,97分700人,则前1200人都应该赋100分; 如果原始分100分10人,99分50人,98分100人97分200人,96分300人,95分400人,96分500人95分以上1060人,96分以上1560人,则前1060人都应该赋100分可能出现的情况多种多样,这里就不再列举了可见原始分数相差很多,但都在前1%,赋分都是100分,很明显这是很不合理的! 再看低分端:设原始分0分3人,1分5人,2分7人,3分9人,4人11人,5分13人,6分15人,7分20人,8分30人,9分40人,10分50人,11分70人,12分100人,13分150人,14分200人,15分250人,合计973人,这些人都应该赋40分; 设原始分最低分5分1人,7分3人,9分7人,11分10人,13分15人,15分20人,17分25人,19分30人,20分35人,21分40人,22分45人,23分50人,24分55人,25分60人,26分70人,27分80人,28分100人,29分120人,30分140人,31分160人,合计1066人,这些人都应该赋40分; 可能出现的情况多种多样,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可见原始分数相差很多,但都在最后1%,赋分都是40分,很明显这是很不合理的! 在原始分中间段的同学原始分可能相差1分,但可能处于相邻的两个等级,赋得的分数相差3分,这也有些不合理  2、北京的5等21级赋分制北京市把学生选考科目的原始成绩按照分数高低进行排名,再按照排名将前15%,16%-50%、51%-84%、85%-99%、99%以下划分成A、B、C、D、E五个等级A、B、C、D四个等级内又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成5个小的等级根据学生卷面分数的排名和选考科目的总人数,确定学生属于哪个等级,再根据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给予赋分由上表可得赋分后平均72.16分  3、天津的5等21级赋分制 天津市按照实际参加当次考试学生总数(成绩为零分的学生除外)的相应比例划分等级,位次由高到低分为A、B、C、D、E五等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每门科目成绩由五等细化为A5、A4、A3、A2、A;B5、B4、B3、B2、B;C5、C4、C3、C2、C;D5、D4、D3、D2、D;E共21级,分别占选考学科考生总数的2%、3%、4%、5%、6%;7%、7%、7%、7%、7%;6%、6%、6%、6%、6%;5%、4%、3%、1%、1%;1%。

其中,A5级为满分100分,E级为最低分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由上表可得赋分后平均72.94分 与浙江对比,同样的参考人数,同样的分数分布,天津、北京55%的考生赋得B等(73分)以上的分数,而浙江只有50%以上的考生赋得B等(73分)以上的分数 浙江、北京15%以上的考生赋得A等(88分)以上,天津20%以上的考生赋得A等(88分)以上的分数 理论上浙江赋分后平均71.26分,北京赋分后平均72.16分,天津赋分后平均72.94分实际操作时平均分还可能略高一点,因为划分百分等级时不可能严格按表中的百分比 5等11级赋分制和5等21级赋分制将考生的原始成绩排序得到考生的百分位即可得到对应的赋分值 下面介绍的5等8级赋分制、五等级赋分制则需要公式计算才能得出相应的赋分值 三、5等8级赋分制 山东采用5等8级赋分制 等级性考试科目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该科选考人数的3%、7%、16%、24%、24%、16%、7%、3%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

由上表可得赋分后平均60分 四、五等级赋分制 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河北、辽宁等第三批加入本轮高考改革的8省市统一采用五等级赋分制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比例转换法则将原始分转化为等级分对于某一再选科目,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 30分,满分为 100 分具体转换规则和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 A、B、C、D、E 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该再选科目参考人数的15%、35%、35%、13%和2%,从而确定考生的等级第二步,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由上表可得赋分后平均约为68分举个例子来看:假设A等原始分99分到82分;B等81分到66分;C等65分到50分;D等49分到25分;E等24分到3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值为96分 转换后A等从100分到86分;B等85分到71分;C等70分到56分;D等55分到41分;E等40分到30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值为70分。

设某选考学科考生10万人,排名在最后2%的2000人为E等,则原始分24分到3分的考生赋分为40分到30分 可见等级赋分制中,学生最终得分主要取决于学生在参加考试总人数中的排名 上海、浙江弃考物理现象逐年加重,为遏制弃考现象的加重,为维护高考的公平,两地制定了物理赋分基数上海一届约5万考生,物理赋分基数1.5万,占考生总数的30%浙江一届约26万考生,物理赋分基数6.5万,占考生总数的25%大学要求化学的专业数小于要求物理的专业数 江苏实行2003高考方案时有弃考物理现象,实行2008高考方案时有弃考化学现象,从2018级开始实行高考3+1+2方案,现在出现了严重的弃考化学现象,为维护高考的公平,江苏制定了化学赋分基数 江苏2018级学生总数约为36万,江苏化学赋分基数为当年高考总实考人数的25%,这样江苏化学赋分基数约为9万9万的15%为1.35万,9万的50%为4.5万,9万的85%为7.65万,9万的98%为8.82万 如果选考化学的人数小于等于1.35万,则最后一名赋分为86分;如果选考化学的人数大于1.35万、小于等于4.5万,则最后一名赋分为71分;如果选考化学的人数大于4.5万、小于等于7.65万,则最后一名赋分为56分;如果选考化学的人数大于7.65万、小于等于8.82万,则最后一名赋分为56分;如果选考化学的人数大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