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里的火鸡》教学设计执教者:陈泓霖【教学内容】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二年级上册(简谱)第10课《学唱中外儿歌、童谣》第二课时《稻草里的火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学唱童谣内容的延续通过学唱中国的四川童谣《螃蟹歌》与美国儿歌《稻草里的火鸡》,感受两种不同地域的歌曲风格特点《稻草里的火鸡》是一首美国儿歌,4/4拍,二段体结构讲述了一个孩子找火鸡、抓火鸡、到火鸡逃走了这个过程,歌曲带有叙事性特点歌曲运用分角色的演唱营造紧张的气氛,推动歌曲情绪的变化发展,曲调诙谐充满童趣,体现了乐观、诙谐、幽默的情绪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如果你高兴》这首歌曲的学习中对四四拍弱起小节有过短暂的接触,能够初步掌握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和简单的节奏型,但是对于切分节奏以及弱起小节的正确演唱仍需强调,要让学生明确弱起是在弱拍开始演唱,弱起一拍前面需准备三拍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自控能力较以前有一点加强,但还需提醒在歌唱技巧、情感的把握上稍有欠缺,应该多引导学生感受歌曲风格教学目标】1.通过节奏模仿、歌词念读、体态律动、聆听模唱等方式,学习弱起、休止符和切分节奏并用准确的音准、活泼积极的状态演唱歌曲。
2.能用力度与歌唱语气的变化表现歌曲,感受用歌声讲故事的魅力3.感受美国儿歌童趣、诙谐的风格特点教学重点】能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活泼、幽默、有表情地演唱《稻草里的火鸡》教学难点】1.唱准弱起小节和休止符2. 认识和掌握切分节奏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旋律卡片、火鸡头饰、小鼓、沙锤、双响筒【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 师:今天,陈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来自美国的小朋友,他叫约翰,生活在美国的乡村,养了很多小动物,其中有一种动物我们今天要来认识它(出示火鸡头饰)火鸡走起路来特别神气,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请全班学生模仿火鸡走路的神态和节奏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可以将歌曲背景以及角色生动地呈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二、歌曲新授(一)节奏游戏1. 4/4拍节奏模仿师:火鸡很喜欢用小鼓伴奏,我们一起听着鼓声模仿火鸡拍一拍下面的节奏吧!X XXX | X XXX ||师:请问这是几拍子的节奏?(4/4拍)请同学听一听,说一说4/4拍的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2. 休止符教学师:火鸡踏着强弱次强弱的脚步边走边找起了东西4/4 XXX 0 |X XX 0||脚脚脚手|脚脚脚手||师:请问火鸡找东西的节奏发生了什么变化?原来它的名字就叫做休止符3. 弱起小节。
师:那火鸡到底在找什么呢?(请同学听一听)4/4XXXxx | X XXxx||脚脚脚挥手|脚脚脚挥手||师:调皮的x x想要跑去别的地方,我们来看看它去哪了?4/4 xx|X XXxx | X XX||弱起:从弱拍开始,那前面需要拍几下手才轮到x x(3下)引导学生独立正确地唱准弱起小节4.切分节奏教学4/4 xXxX—念读节奏,加入律动5. 念读组合节奏师:我们把火鸡喜欢的节奏组合起来读一读4/4 x x|X XXxx |X XX 0|xXxX||【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节奏游戏,从稳定拍的模仿开始,循序渐进地变化,将4/4拍的强弱规律、休止符、弱起以及切分节奏贯穿其中,加入律动动作辅助,用轻松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复杂的节奏,并能准确的拍打与念读】(二)学唱歌曲1. 打手号唱音阶并转调1)师:火鸡不仅喜欢有趣的节奏,他还喜欢音符,我们来看看他喜欢哪些音符?12345654321 12345654321(2)音符节奏对对碰1 1 1 1 —3 5 3 5 —4 6 4 6 —【设计意图:将歌曲中的音以音阶的方式练习,有助于学生找到歌唱的状态,加强音准;运用柯达伊教学法,利用手号进行转调可以非常清晰准确地找到F调的音高,帮助学生准确地演唱;将歌曲的切分节奏与音高结合,把歌唱难点放在基础练习呈现,降低学生的唱谱难度。
2. 听音乐找主干音师:火鸡把最喜欢的音符藏在了音乐里,我们边听音乐边来找一找播放第一段伴奏,师做手号,生回答生唱主干音,师生接龙演唱设计意图:将歌曲的骨干音以手号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先唱熟主干音,然后与老师接龙唱谱,最后完整演唱,将较为复杂的旋律分层教学,降低演唱难度3.念读歌词,学唱A段师:这天,调皮的火鸡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念读歌词加律动,请学生一起念读(讲故事)这个地方约翰的心情怎么样呢?)原来火鸡躲起来了,跑到菜园里去了我们来听听怎么用歌声来讲故事?听音乐默唱,加旋律演唱设计意图:以讲故事的方式有感情地念读歌词,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情绪,生动形象地演唱歌曲体会用歌声讲述有趣的故事4. 学唱B段(1)看视频,思考找到火鸡后约翰做了什么事情?(呼唤大家抓火鸡)2)呼唤与回应注意35 与46的音准,站到两个稻草堆里呼唤与回应3)分组演唱呼唤与回应设计意图:将f和p放在情境里变成呼唤与回应,并且设计站在稻草堆的情境,将35与46在视觉上更形象地传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区分两个不同音高的呼唤与回应4)教唱最后一句师:小约翰呼唤来一大群人我 们 同心协力 |快把他捉到 可惜|看见我们它又跑到| 稻草里去了(火鸡逃跑了)完整念读一遍师加音名和律动演唱,学生张口模唱,跟琴唱1235565312|33221||(边唱边画旋律线)加上歌词演唱【设计意图:最后一句音比较密集,对于学生而言较难掌握,将最后一句拆分成两部分,通过念读歌词、画旋律线、慢速学唱音名再到加词完整演唱的过程,加深印象,巩固知识,更熟练地演唱。
5)完整演唱歌曲师:今天我们讲了一个约翰找火鸡,抓火鸡,火鸡逃跑了的故事,我们听音乐再来回忆一下跟琴完整演唱歌曲分组(苹果葡萄)合唱设计意图:将整个故事分成三部分,用三个关键词概括,让学生更清楚歌曲的框架,完整地听歌曲后完整地演唱,检验分段教学的效果,之后分成两组合唱,将力度与语气更好地运用到演唱中,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扩展欣赏《稻草里的火鸡》美国原版儿歌,看看美国小朋友是怎么捉火鸡的四、小结师:今天我们学唱了这首美国儿歌《稻草里的火鸡》,用歌声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语气、力度等更感情地演唱了歌曲,下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把这个故事唱给更多的人听五、板书设计稻草里的火鸡xx| X X X xx|X X X 0 |x X x X x X x X—|5 3 3 2 2 1【教学反思】《稻草里的火鸡》是一首有趣、诙谐的叙事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美国儿歌的风格特点和音乐文化特色,让学生感受用歌声讲故事的魅力本课我抓住了歌曲的节奏型和旋律的重难点学习,围绕找火鸡、捉火鸡、火鸡逃跑了这条主线,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把重点难点编入到游戏之中,让学生通过“听、唱、动、看、忆、想”等学习方式,享受音乐的乐趣和感受音乐的美。
学唱歌曲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美国小朋友约翰和他的火鸡朋友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稳定拍中模仿火鸡踏步,并且层层深入,设置了节奏游戏,将休止符,弱起以及切分贯穿其中,大多数学生通过节奏模仿可以独立准确地做到休止符,弱起和切分节奏,甚至可以做到组合的节奏型由于学生之前对休止符及弱起有一定的认识,这里应该把重点放在切分节奏,可以适当减少这一环节所用的时间及师生互动这首歌曲A段最后一句和B段最后一句都比较有难度,节奏密集,速度较快,学生掌握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我将A段最后一句的切分节奏与音符组合,在唱歌谱之前以歌唱练习的方式出示,对于学生掌握有一定帮助,但是学生对于一整句的节奏和音符不熟导致这一句演唱出现问题,这是我备课过程中考虑欠缺的部分,低估了xx xx 组合的难度在学唱B段的时候,我将fp及35 46的句子设置了呼唤与回应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在35的稻草堆里呼唤及到高一点46的稻草堆里呼唤,效果较好,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将两个呼唤与回应作出对比,并且准确地演唱最后一句是难点,音符比较密集,设计了火鸡逃跑路线,将旋律线展示但是感觉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应该带学生反复跟唱,并且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找音演唱而不能一直依赖钢琴。
总而言之,这节课师生配合的较有默契,互动效果好,学生演唱状态不错,有注意一定的歌唱技巧,但是音准和节奏组合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