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大21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作业一满分答案1. 孔尚任《桃花扇》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参考答案:《桃花扇》坚持真实原则《桃花扇》演的是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兴亡始末,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孔尚任在创作中采取了真实的原则,全剧以清流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线索,展示弘光小王朝兴旺的历史面目,基本上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只是迫于环境,不能直接展现清兵进攻的内容,有意回避、改变了一些情节孔尚任对各类人物作了不同笔调的刻画,虽然忠、奸两类人物的结局加了点虚幻之笔,但总的来说,作者的褒贬、爱憎是颇有分寸的,表现出清醒、超脱的历史态度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桃花扇》中人物形象众多,且大都人各一面,性格不一,即使是同一类人也不雷同这显示孔尚任对历史的尊重,如实写出人物的基本面貌《桃花扇》中塑造了几个社会下层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妓女李香君和艺人柳敬亭、苏昆生他们在剧中是最高尚的人他们关心国事、明辨是非、有着独立人格,使清流文人相形见绌,更不要说出在被批判地位的昏君、奸臣这是有现实的依据的,反映着晚明社会中部分妓女的风雅化以至附庸政治的现象剧中形成的贵贱颠倒的对比,不只是表明孔尚任突破了封建的等级贵贱观念,其中也包含着他对尊贵者不尊贵,卑贱者并不卑贱的愤激情绪。
这在当时许多旨在存史、寄托兴亡之悲的稗史所不具备的尽管孔尚任对人物褒贬还是使用传统的道德术语,如“忠臣孝子”之类,但其褒贬标准却扩大了“忠”的内涵,由以朝廷、皇帝为本变为以国家为根本剧中把国家放在人伦之最上,以国家为君、臣、民赖以立身的根本其意义也就超越了明清一代的兴亡之悲 从艺术构思方面看,孔尚任在力求遵照历史真实的原则下,非常合适地选择了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离合之情,连带显示南明小朝廷的兴亡之迹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结合,本是明末南京清流文人的一件风流韵事,作者以此事作为戏剧的开端,既表现出复社文人的作风和争门户的意气,又使全剧从一开始便将儿女之情与兴亡之迹紧紧结合在一起南明小朝廷灭亡之后,侯、李二人重聚,双双入道,表现的是二人儿女之情的幻灭,而促使二人割断花月情肠的是国家的灭亡可以说,《桃花扇》艺术地再现了南明小朝廷的兴亡始末 总之,《桃花扇》在清代传奇中是一部思想和艺术达到完美结合的杰出作品2. 王实甫为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家,其剧作语言被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称为“如花间美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 杨维桢、萨都剌和王冕都是元朝末年著名的诗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 文学史上其内容向来有“七实三虚”之称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参考答案:A5. 严沧浪提出的著名诗论观点是( )。
A.以俗为雅B.别材别趣C.点铁成金D.别是一家参考答案:B6. 下列属关汉卿爱情剧的作品是( )A.《蝴蝶梦》B.《救风尘》C.《望江亭》D.《窦娥冤》参考答案:BC7. 志人小说今传较少,主要有(魏)邯郸淳《笑林》,(东晋)葛洪伪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东晋)裴启《语林》、(东晋)郭澄子《郭子》、(梁)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等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 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A.方苞B.刘大櫆C.姚鼐D.侯方域参考答案:D9. 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参考答案:1、标志着白话语体的形成《水浒传》熟练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特别是在人物语言个性化方面,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水浒传》作为一部长篇小说,使用在民间口语基础上加以提炼、净化了的文学语言塑造了一大批传奇的英雄这不但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而且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2、塑造了丰富的英雄群像《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体小说的典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超伦决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几十个主要人物,写得活灵活现。
尤为可贵的是,它将性格相近的一类人物写的各个不同 3、在艺术手法上体现了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尚不脱“超人”的气息,作者在将英雄理想化时,往往把他们渲染、放大到超越常态的地步,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徒手打虎、花荣射雁,石秀跳楼等,都带有传奇色彩作者又把超凡的人物放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上,让他们在市井西民中周旋;在用重彩浓墨描绘高度夸张、惊心动魄的故事时,也注意到细节真实上精雕细刻,逼近生活,这样就使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4、结构非常巧妙《水浒传》的情节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层层推进在七十一回之前,小说往往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重要人物,将其上梁山之前的业绩基本写完,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主要人物,而上一组人物则退居次要的地位这样环环相扣,以聚义梁山为线索将一个个英雄人物串联起来全书虽为一个整体,但各部分往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别是前半部连环列传体的结构形式,虽然留有改造原有民间故事的痕迹,但也有利于集中笔墨酣畅淋漓的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豪杰10. 渔洋山人是( )的号A.王夫之B.王世贞C.王士禛D.王沂孙参考答案:C11. “三言”的编者是( )A、冯梦龙B、凌濛初C、袁枚D、袁宏道参考答案:A12. 《剪灯新话》的作者是( )。
A.徐渭B.归有光C.瞿佑D.李昌祺参考答案:C13. 现存明代民歌集有( )等A.《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B.《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C.《挂枝儿》D.《山歌》参考答案:ABCD14. 苏轼的散文有两种,即论述文,叙事记游之文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5. 《琵琶记》的作者是( )A、马致远B、王实甫C、汤显祖D、高明参考答案:D16.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标志着中国古代( )的最高艺术成就A、文言小说B、爱情小说C、章回小说D、通俗小说参考答案:A17. “赏功罪过”是法家治国的基本原则,“功用”是法家提倡的最高价值标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8. 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 )A.王昌龄B.周邦彦C.李清照D.陆游参考答案:B19. 孔尚任的《长生殿》和洪昇的《桃花扇》代表了清代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0. 与唐诗相比,宋代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富有( )A、情韵B、神韵C、情景D、理趣参考答案:D21. 道光年间,阳湖派的代表人物是恽敬和张惠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2. 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 )A.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B.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范式的形成C.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D.宗法制度到时中国宗教文化的盛行参考答案:ABC23. 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 )A.“茶陵诗派”B.“前七子”C.“台阁体”D.“唐宋派”参考答案:B24.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李清照的《五绝乌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5. ( )与三国故事无关A、《单刀会》B、《救风尘》C、《三国志平话》D、《三国志通俗演义》参考答案:B26. 江湖诗派是指在南宋后期以江湖游士为主要成员,以献诗卖文为生活,主要成员有“四灵”、戴复古等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7. “沈宋”指的初唐诗人是( )A.沈约、宋之问B.沈佺期、宋玉C.沈佺期、宋之问D.沈约、宋玉参考答案:C28. 《子虚赋》、《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这两篇作品所作几乎同一时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9. 后蜀赵崇祚编成《花间集》十卷,欧阳炯为《花间集序》,在《花间集》中被列于首位A.赵崇祚B.温庭筠C.欧阳炯D.李煜参考答案:B30. 欧阳修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其诗体被称为( )A.西昆体B.古文体C.向奁体D.元祐体参考答案:B31.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2. 欧阳修的记叙文很有特色,他的历史著作《新五代史》颇得春秋笔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3.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借晋代张翰、许汜和刘备的典故抒发作者深沉悲怆的英雄情怀 )T、对F、错参考答案:T34. 中国传统文化以德立言,提出“内省”、“慎独”等系统的道德修养理论,作为个体自我修养的原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5. “点铁成金”(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江西诗派的鼻祖黄庭坚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源出其答洪驹父书这一命题的意思是,要求取古人陈言经过诗人的重新陶冶熔铸,为我所用,以前人作品中的佳句善字点化自己的作品黄庭坚的这一理论表现了一定的求变创新精神,其自身创作也有成功的一面; 但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后人往往以抄袭代替创作,违背了创作规律36. 清初出现了不少才子佳人小说,如《玉娇梨》、《平山冷燕》、《红楼梦》等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7. 崇古意知识的浓厚可以表现为祖先崇拜与先王观念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8. 明代最著名的传奇作家是( )A、孔尚任B、王实甫C、汤显祖D、关汉卿参考答案:C39. 魏晋时期经学式微,玄学兴起,玄学由道教学说发展而来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0. 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钟惺与谭元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幽深孤峭”的风格。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1. 明代中期传奇和杂剧创作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蒋士铨和杨潮观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2. 魏晋玄学不仅上承先秦两汉的道家思想,而且克服了汉代经学注经繁琐的弊病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 被后人称为“明第一曲”的戏曲作品是《四声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4. “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三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5.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指的是以下哪部作品(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