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习总结报告——xxx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KB
约7页
文档ID:52803595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习总结报告——xxx_第1页
1/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习总结报告本次实习以实践实习为主,实习是学习工科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实习方式重要是同窗们下生产车间,向公司的现场管理,技术生产工作人员学习请教有关知识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次能有机会去工厂实习,我感到非常荣幸在这段时间里,对于某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结识,感觉到受益匪浅如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知识总结一) 实习目的1:通过下厂生产实习,进一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测和调查研究,获取必须的感性知识和使学生叫全面地理解机械制造厂的生产组织及生产过程,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的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基本2:在实习期间,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零件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床,夹具量具等工艺装备,把理论知识和盛传实践相结合起来,培养我们的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3:通过实习,广泛接触工人和听工人技术人员的专项报告,学习她们的好生产经验,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学习她们在四化建设中的奉献精神 4:通过参观有关工厂,掌握一台机器从毛坯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设备选择和车间布置等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

 5:通过记实习日记,写实习报告,锻炼与培养我们的观测,分析问题以及收集和整顿技术资料等方面的能力二) 生产实习的内容和规定 为了达到上述实习目的,生产实习的内容和规定有:1:机械零件成形和加工知识(1): 理解零件材料成型过程并总结零件成型方式 (2): 理解零件加工过程并总结零件加工方式2:装配工艺 (1):理解机械的装配组织形式和装配工艺措施  (2):理解中装配措施的优缺陷及使用类型 (3):理解典型装配工具的工作原理,构造特点和使用措施  ﻫ实习内容第一部分:机械零件成形和加工知识1、锻导致形锻造工艺方案设计,是整个锻造工艺及工装设计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部分对的的锻造工艺方案,可以提高铸件质量,简化锻造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锻造工艺方案设计的内容重要有(1)、锻造工艺措施的选择;(2)、铸件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4)、锻造工艺设计有关工艺参数的选择,型芯的设计等;(3)、铸件初加工基准面的选择;锻造的分类按造型措施分:1)、一般砂型锻造,又称砂铸,翻砂,涉及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2)、砂型锻造的措施又可分为:湿型砂机器造型措施、自硬树脂砂造型制芯、水玻璃砂造型制芯、干型和表干型、实型锻造、负压造型、手工造型。

按成型工艺分:1)、重力浇铸:砂铸,硬模锻造依托重力将熔融金属液浇入型腔2)、压力锻造:低压浇铸,高压锻造依托额外增长的压力将熔融金属液瞬间压入锻造型腔锻造工艺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即锻造金属准备、铸型准备和铸件解决 锻造金属是指锻造生产中用于浇注铸件的金属材料,它是以一种金属元素为重要成分,并加入其她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而构成的合金,习惯上称为锻造合金,重要有铸铁、铸钢和锻造有色合金金属熔炼不仅仅是单纯的熔化,还涉及冶炼过程,使浇进铸型的金属,在温度、化学成分和纯净度方面都符合预期规定2、锻压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合称,是运用锻压机械的锤头、砧块、冲头或通过模具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成形加工措施热锻压是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锻压提高温度能改善金属的塑性,有助于提高工件的内在质量,使之不易开裂高温度还能减小金属的变形抗力,减少所需锻压机械的吨位但热锻压工序多,工件精度差,表面不光洁,锻件容易产生氧化、脱碳和烧损当加工工件大、厚,材料强度高、塑性低时(如特厚板的滚弯、高碳钢棒的拔长等),都采用热锻压  冷锻压是在低于金属再结晶温度下进行的锻压,一般所说的冷锻压多专指在常温下的锻压,而将在高于常温、但又不超过再结晶温度下的锻压称为温锻压。

温锻压的精度较高,表面较光洁而变形抗力不大在常温下冷锻压成形的工件,其形状和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加工工序少,便于自动化生产许多冷锻、冷冲压件可以直接用作零件或制品,而不再需要切削加工但冷锻时,因金属的塑性低,变形时易产生开裂,变形抗力大,需要大吨位的锻压机械 3、钻削加工      1).所用刀具      刀具有一般麻花钻、可转位浅孔钻、扁钻等在加工中心上钻孔,大多数采用一般麻花钻麻花钻有高速钢和硬质合金两种麻花钻的构成,它重要由工作部分和柄部构成工作部分涉及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麻花钻导向部分其导向、修光、排屑和输送切削液作用,也是切削部分的后备      2).工艺特性   钻削为孔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粗加工阶段,该阶段重要考虑的是材料的清除,这一过程重要靠机床主轴的轴向应力进行切削的,因此说切屑是挤出来的,因此,以钻为主的粗加工就会有切屑缠绕与孔内壁处变形大这一成果,在这一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是解决钻尖的冷却与切屑的缠绕,也就是说,以钻为主的加工考虑的就是效率,而对孔而言,无法保证孔的加工质量,即便是用钻头自小而大扩孔,亦不能解决挤压导致的变形问题可以这样说用钻头以钻削加工为主,仅用于粗加工和半精加工阶段,不容许用此工序完毕一种孔的精加工。

这一阶段钻头的选用一般都要不不小于孔的尺寸,一旦选用和孔尺寸一致大小的钻头,该孔的加工势必报废    4、铰削加工      1).所用刀具      机用铰刀通用原则机用铰刀      铰刀工作部分涉及切削部分与校准部分切削部分为锥形,肩负重要切削工作切削部分的主偏角为5°—15°,前角一般为0°,后角一般为5°—8°校准部分的作用是校正孔径、修光孔壁和导向为此,这一部分带有很窄的刃带(γo=0°,αo=0°)校准部分涉及圆柱部分和倒锥部分圆柱部分保证铰刀直径和便于测量,倒锥部分可减少铰刀与孔壁的摩擦和减少孔径扩大量  2).工艺特性      为提高孔的表面质量,获得较低的粗糙度值,铰削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受刀具特性的影响,在该工序中,铰削余量一定要小,否则,损坏铰刀且不说,甚至于会影响孔的最后尺寸和形状铰削加工对孔的内壁起了修光作用,尺寸精度所有取决于铰刀的精度,铰H7的孔必须用H7的铰刀,铰H6的孔必须用H6的铰刀尽管如此,铰削有一重大的缺陷,就是该工艺过程不能纠正孔的垂直度,“底孔正,孔铰正;底孔斜,孔铰斜显然,通过刀具的精度仅能保证孔的尺寸精度,但不能保证孔的位置精度由此看来,若用此工序进行精加工,须提前解决好孔的垂直度。

      3、镗削加工      1).所用刀具      镗孔所用刀具为镗刀镗刀种类诸多,按切削刃数量可分为单刃镗刀和双刃镗刀镗削通孔、阶梯孔和不通孔可选用单刃镗刀      2.工艺特性      从刀具构造特点来看,镗孔过程仅仅是一种点切削,故切削力对刀具的磨损特大,因此说加工余量一定要小,否则极易损坏刀具,切削过程也要缓慢,否则孔的表面质量不高,粗糙度值增大尽管如此,该过程有最大的一种有点,就是她能纠正孔的垂直度和圆度,觉得它是环绕轴线旋转的点切削,在点切削带来优越性的同步,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缺陷,即退刀过程中刀尖对孔内壁质量的影响,因此说,在使用这一工艺过程时,重点考虑的是如何进刀、如何退刀的问题常用的有镗定后退刀、停刀、抬刀有时用于手动方式抬刀等等    第二部分:装配工艺1、影响装配质量的因素:1) 零件的加工质量:检查合格的产品在装配前还要进行仔细的清洗,清除毛刺2) 制定对的的装配顺序:选择恰当的装配措施,制定对的的工艺流程,保证装配的良好环境3) 良好的装配技术:装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感是保证装配质量的重要因素4) 选择对的的计量措施:装配过程中除进行精刮、研磨、选配外,还要进行精密计量,检测和调节。

2、 典型部件的装配1) 螺纹连接的装配:螺纹连接是装配中用得最多的固定连接方式螺纹连接的重要装配技术规定:l 达到规定的锁紧力l 对于一组螺纹连接的锁紧力应均衡,达到规定的螺纹配合精度l 螺母、螺钉装配后不产生偏斜和弯曲及防松装置可靠2) 过盈连接的装配:过盈连接是一种构造简朴,定心性好,承载能力高,且能在振动条件下工作的一种使用很广的连接措施,一般属于不可拆的固定连接过盈连接的重要装配技术规定:l 保证规定的连接强度l 满足连接件间的相对位置规定l 不减少连接件的表面质量和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3) 滚动轴承部件的装配:滚动轴承在多种机械中使用极广,其安装的措施按轴承的类型和配合规定不同而不同1)、圆柱孔轴承的安装:单列向心轴承、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单列向心推力轴承等均属于圆柱孔轴承此类轴承的特点之一是:内孔是圆柱孔,内外圈不可分离装配中,当内圈与轴颈配合较紧,外圈与壳体孔配合较紧时,则先将轴承装入壳体孔中,若将内外圈同步装入轴颈和壳体上时,应同步施力于内外圈上视配合松紧限度不同,装配的措施也不同样,一般可采用:铜锤敲入法、压力法、温差法进行装配注意#:不管是敲入法还是压力法都应把力施加在轴承内圈(或外圈)的端面上,决不容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内外圈同步装入时压力应同步施加在内外圈上用 热胀法装配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00°C,用冷缩法装配时温度不得底于80°C内部布满润滑脂带防尘盖和密封圈的轴承,不能采用温差法安装2)、圆锥孔轴承的安装:圆锥孔双列向心球面轴承,圆锥孔双列(或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等均属此类轴承,其内孔有1:12的锥度此类轴承安装在轴颈上的配合过盈量取决于轴承沿轴颈锥面的轴向移动量其关系是:δ≈1/15S式中 δ——轴承在轴上的轴向移动量,S——径向游隙减少量3)、向心推力轴承和推力轴承的安装:此类轴承的内外圈是可以分离也是分开安装的,装配后来必须对的调节其径向间隙,可采用如下措施调节:1)、用垫圈调节轴承的轴向间隙,垫圈的厚度a由下式拟定:a=C+a1, 式中C——规定的轴向游隙,a1——消除轴承间隙之后,端盖与壳体端面之间的距离必须注意#:测量a1值时,一定要装入端盖推动轴承外圈直至完全消除轴承的间隙后方可测量,并且最佳在互成120º的三处测量,而后取其平均值为避免垫片装入后来轴承的偏斜,规定垫片两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一般不不小于0.03mm,对精密轴承部件应不不小于0.01mm2)、用锁紧螺母调节轴承的轴向游隙:调节措施是先旋紧螺母以消除轴承的间隙,然后松开一定的角度α,使轴承得到规定的间隙。

Α与轴向游隙C的关系是:α=c/t×360º  (t是螺纹的螺距)为了获得精确的轴承游隙,必须严格控制与轴承端面接触的孔获轴肩平面、螺母端面对各自轴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了获得稳定的轴承游隙,规定螺母有可靠的放松装置4) 滑动轴承部件装配:滑动轴承根据其受力状况,,分为径向和推力两类 对滑动轴承装配的规定:重要是轴颈与轴承之间获得所需要的间隙和良好的接触,使轴在轴承中运转平稳5) 齿轮传动部件的装配:齿轮传动装置重要分为三大类: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齿轮传动装置装配后的基本规定:保证对的的传动比,使传递的运动对的可靠,保证传递时工作平稳,振动小,嘈声小,保证齿轮工作面接触良好,保证有规律的侧隙由于齿轮传递的用途和规定不同,因此,在齿轮装配时也有所侧重例如:规定高精度运动的齿轮,装配时应侧重于保证运动精度和齿侧间隙,底速重载传递的齿轮,侧重于保证接触精度,而高速动力传递齿轮则应侧重于保证工作平稳性精度3、 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基本概念:装配尺寸链是产品或部件装配关系中,由有关零件的线性尺寸(涉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