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知识点总结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5.87KB
约10页
文档ID:527509102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知识点总结_第1页
1/10

噪声、振动、粉尘、高温、低温、气压、气流、辐射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GB13861-2009 (找隐患)人的因素生理: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禁忌作业心理:三个周期:疲劳周期、智力周期、情绪周期,外界因素压力大:抑郁症,辨识功能异常:色盲行为:违章指挥、监护失误、指挥错误物的因素物理性危害: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装置)、电危害、 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焊接)、运动物伤害、明火、引起灼伤的高低 温物质、信号缺陷、标识缺陷、其他风险化学性危害:爆炸品、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自然性物品(白 磷)、甲纳镁与水反应、腐蚀品,粉尘生物性危害:治病微生物、致害动植物环境因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场地通道、照明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道路狭窄等地下(水下)作业环境不良:有毒有害气体管理因素组织机构、安全卫生责任制、管理规章制度、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其他因素GB6441-1986( 20类伤害)(找危险源)物体打击坍塌车辆伤害容器爆炸机械伤害瓦斯爆炸其他爆炸触电火药爆炸中毒和窒息火灾冒顶片帮淹溺其他伤害透水锅炉爆炸起重伤害放炮(爆破)高处坠落灼烫(蓝字)(红字)(黑字)七大类有害因素: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a.厂址:厂址所处位置的工程地质、地形 地貌、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水文、交通运输、抢险救灾 支持条件等方面;b.总平面布置:总图:功能分区布置;高温、有害 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动力设施、储存 设施、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朝向;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 等。

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 头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和竖向交叉等 c.建(构)筑物:建筑物的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 疏散、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等方面的危害因素 d.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物料)、温度、压力、速度、作 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e.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过程: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 失误时、紧急异常情况下的危害因素机械加工: 1、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正常操作、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情况下的危害因素 2、电气:断电、触电、静电、雷电、火灾、爆炸、正常运转和误操作情况下的 危害因素3、危险性较大设备运行中、 高处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4、 特殊单体设备、装置运行: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危险品库等存 在的危害因素f.作业环境:应分析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 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的危害因素 g.安全管理:(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日常安 全管理2、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 特性及其数量重大危险源分为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1. 爆炸性物质2.易燃物质3.活性化学物质4.有毒物质1)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 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2)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和标准:标准对照法依据 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贮罐区(贮罐)(可燃液体、气体、毒性 物质罐区)、库区(库)(火炸药、弹药库;毒性物质;易燃易爆品库 区)、生产场所(爆炸危险场所、中毒危险、燃烧危险场所) 、压力管道(工业、公用、长输管道)、锅炉(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压力容 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3、 安全生产检查:检查类型:1定期安全检查 2、经常性(日常)安全检查3、季节性 及节假日安全检查4、专业(项)安全检查5、综合安全检查 6、不 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检查内容:软件系统:1、查思想查意识:安全意识与培 训教育;2、查管理查制度: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 况;3、查隐患:重点岗位、设备、环境、人员,尤其是强检项目; 4、查整改:隐患整改及效果; 5、查事故处理:调查、报告、处理、纠正 与预防措施制定及实施跟踪。

硬件系统:1、查生产设备;2、查辅助设施;3、查安全设施;4、查 作业环境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强制性检查 的项目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电梯、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 艺机及游乐设施、高压医用氧舱、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 机、防爆电器;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全生产事故 案例分析的浓度等检查方法:1、常规检查法:由安全管理人员(依靠经 验和能力)到 作业现场进行的定性检查;2、安全检查表法:列出所有会导致事故的 不安全因素编制成表进行检查和评审,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其依据:(1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2 )事故案例及有关经验;(3 )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4)新知识、新成果、 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标准 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依据被检查对象,使用相关仪器等进行 定量检查,使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 少到最小,提高检查质量,防止遗漏不安全因素检查工作程序:(6步)1、准备:编制计划和检查表、组织人员、了解 被检查对象及相关规定等;2、实施:通过访谈、查阅、观察、检测等 方式获取信息;3、分析: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4、对策:下达整改通知5、整改:问题整改及追踪,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

6、信息反及持续改进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 报告:(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 隐患治理方案:(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监督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 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 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 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 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5、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程序:a前期准备(法律法规) b风险源辨分析c划分评价单元(根据单元特征) d定性、定量评价e提出安全措施和建议f做出安全结论g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内容:A目的b评价依据c概况d危险源辨识e划 分单元f安全预评价方法g安全对策和建议h安全评价结论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a封面b资质证书阴影c著录项d前言e 目 录f正文g附件h附录6、 职业病危害评价:按照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可分为三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物理因素:不良气象条件如高温、 低温、高湿、高低气压等,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2)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以及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工业毒物,以粉尘、烟尘、雾气、蒸汽或气体的形态存在; (3)生物因素: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霉菌、真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与作息制度不合理,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 度过大、长时间单调或不良体位劳动、劳动负荷过重,夜班作业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作业场所设计缺陷因素 职业危害评价分类: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运行期间的现 状评价。

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年至 少一次二)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 1、评价原则2、评价方法(检查表、类比法、定量法) 3、评价主要内容(三)建设项目运行中的现状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组织管理措施7、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1、政府严格把关,做好审证工作 2、政府做好监督检查3、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备、工艺的操作规程和规范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检查与落实,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1、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人们预防、 控制事故的能力2、认真做好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和状态 3、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 5、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6、确保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 7、控制物、场所的不 安全状态:(1、合理布局作业场所,便于安全操作 2、控制危险源,改 革、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对危险品的使用 3、强化对危险部位的防范措 施4、配备足够完好的消防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 )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1、在设计时使设备具有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 能,实行机械化、自动化;2、设置安全装置;3、进行机械强度试验;4、特种 设备、高速运转机械、受压装置的结构、起重设备等承;5受大载荷的装置等, 必须定期进行机械强度试验。

6、保证电气安全可靠;7、进行机械设备的维护 保养和计划检修;8、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9、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10、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11、加强职工安全生产培训,使职工掌握熟练 的安全技术一)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1 •防止可燃易爆系统的形成:(1)取代或控 制用量;(2)加强密闭;(3)通风排气;(4)惰性化2、消除、控制引燃能源:(1)明火和高温表面;(2)摩擦与撞击;(3) 防止电器火花二) 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1 •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2.漏电保护3 •绝缘4•电气隔离5 •安全电压(或称安全特低电压) 6 •屏护和安全距 离7 •连锁保护(三)机械伤害防护措施1 •采用本质安全技术2 •限制机械应力3 .材 料和物质的安全性4•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5•设计控制系统的安 物体碰撞;重物坠落;缺乏安全通道;缺乏足够的安全距离;缺乏安 全意识;运行机构失灵;制动失灵;操作失误;钢丝绳断裂;物体捆 绑不牢挂钩不当;制动器失灵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等其它形式 的事故也有可能发生起重事故主要防范对策(1) 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2) 定期对起重机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3) 起重机的设计、安装符合国家标准和法规的要求;(4) 起重机的安全装置应齐全、有效、灵敏、可靠;(5) 起重作业时要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和实施监护;(6) 起重作业场所应宽敞、整洁,符合规范的要求。

五)厂内运输安全对策措施(1) 着重就铁路、道路线路与建筑物、设备、大门边缘、电力线、管 道等的安全距离和安全标志、信号、人行通道、防护栏杆,以及车辆、 道口、装卸方式等方面的安全设施提岀对策措施2) 根据《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4387—94)、《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 (GB638” 86),《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GB10827—1999)和各行业有关标准的要求,提出其他对策措施3) 化学危险品贮运安全对策措施安全管理整改措施(掌握)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2 •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