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广州市八区联考2023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6KB
约15页
文档ID:527445064
广东省广州市八区联考2023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1/15

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B.石油的分馏属于化学变化C.葡萄糖和麦芽糖属于同分异构体 D.甲烷分子中只含极性共价键2、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3H22NH3,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N2,同时生成2 mol NH3B.容器内三种气体物质的量比为n(N2):n(H2):n(NH3)=1:3:2C.断裂1molH-H键同时生成2molN-H键D.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变化3、长征2号火箭承担运载神六”的使命,氕化锂、氘化锂、氚化锂可以作为启动长征2号火箭的优良炸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D、T之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B.氕化锂、氘化锂、氚化锂都是强还原剂C.LiH、LiD、LiT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2∶3D.LiH易与水反应生成H2,且每生成1mol H2转移电子的是数目为2NA4、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C.着色剂 D.增稠剂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硫酸和铁的反应:2Fe+6H+=2Fe3++3H2↑B.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2H++CO32—=H2O+CO2↑C.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D.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Fe+Cu2+=Fe2++Cu6、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A. B.C. D.7、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C2H4、C8H18 B.CH3CHO、C2H5OH C.C2H6、C4H10 D.CH3COOH、C3H68、下列金属中,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是A.Cu B.Ag C.Al D.Fe9、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氟到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增强B.等物质的量的钠原子比铝原子失去的电子数少,所以钠比铝的还原性弱C.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气比硫的氧化性强10、用3.0g乙酸和4.6g乙醇反应,若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为:A.2.95g B.4.4g C.7.48g D.8.8g11、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和W位于同一主族B.原子半径:Y>Z>XC.盐YRX与化合物WX2的漂白原理相同D.Y和R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12、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Z的二价阳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B.原子半径:r(Z)<r(R)C.R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D.R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13、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且三者原子序数之和为16,其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元素位于ⅥA族B.1 mol Y和3 mol Z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 mol CC.A和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C和X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A和B14、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雷电作用是氮元素被氧化B.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15、从人类健康或生活实际的角度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铝锅炒菜比用铁锅好 B.氯气泄漏后应顺风向低处跑C.用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食用“加碘”食盐不利于健康16、下列各物质或微粒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粒子半径:K+>O2->Al3+>S2->Cl- B.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C.酸性:HClO>H2SO4>H3PO4>H2SiO3 D.稳定性:H2O>NH3>PH3>SiH4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一种高分子化合物(Ⅵ)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其合成路线如下(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Ⅲ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Ⅳ的同时,副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H2=CH2与溴水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合成路线中从化合物Ⅳ到化合物Ⅴ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关于化合物Ⅲ、Ⅳ和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化合物Ⅲ可以发生氧化反应B化合物Ⅲ不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C化合物Ⅳ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化合物Ⅲ、Ⅳ均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E化合物Ⅳ和Ⅴ均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6)写出化合物Ⅰ与氧气在Cu催化下反应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已知:如图中A是金属铁,请根据图中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E的化学式 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①④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______19、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加热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 2)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____,C________,D_______3)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的含量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4)若样品质量为w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g、m2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20、下图是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 A 为具有支管的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的铁屑粉填写下列空白:(1)向反应容器A 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2)能证明A 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试管C 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反应开始后,观察D 和E 两支试管,看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 2 min~3 min 后,在 B 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4)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下是用苯作为原料制备某些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已知:a.RNO2 RNH2b.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c.+H2SO4(浓)+H2O①A 转化为 B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②E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21、液氨和二硫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甲和乙两种盐2.55g乙受热完全分解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体丙和丁共2.24L(标况),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另取少量FeCl3溶液,向其中滴加甲溶液,发现溶液变为血红色请推测并回答:(1)写出乙的阴离子的电子式______2)往上述血红色溶液中通入SO2,发现溶液红色褪去,请解释红色褪去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3)甲溶液中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加热后也能生成气体丙,写出液氨和二硫化碳反应发生成甲和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答案解析】A项、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项、石油分馏是指通过石油中含有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使各种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项、葡萄糖为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麦芽糖为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两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项、甲烷的分子式为CH4,为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D正确;故选D。

2、D【答案解析】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据此判断详解:A. 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2,同时生成2molNH3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 容器内三种气体物质的量比为n(N2):n(H2):n(NH3)=1:3:2时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错误;C. 断裂1molH-H键同时生成2molN-H键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 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有两个核心的判断依据: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只要抓住这两个特征就可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对于随反应的发生而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果不变了,即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3、B【答案解析】A、H、D、T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属于同位素,故A错误;B、氢化锂、氘化锂、氚化锂中H、D、T均为-1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强还原性,是还原剂,故B正确;C、LiH、LiD、LiT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应为8:9:10,故C错误;D、LiH中,H为-1价,在H2O中,H为+1价,所以:1mol 氢气生成是一个-1价H和一个+1价H结合,所以只有1mol转移电子数目,故D错误;故选B。

4、A【答案解析】A. 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B. 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B错误;C. 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C。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