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影响就业的因素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9.91KB
约6页
文档ID:527349706
影响就业的因素_第1页
1/6

影响就业的因素影响就业的因素有社会因素、高校因素、大学生个人因素 以及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包括学生等级证书的限制、升学与 就业的矛盾,其中影响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为大学生的 就业观念影响就业的因素一、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大学生整体就业困 难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1、 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与此同时,国家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 重组,致使按计划招生和培养的大学生在学科和专业培养结 构上难以跟得上这种变化,加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2、 企业门槛高⑴、用人高消费,追求高学历⑶、只录用名牌大学毕业生,不要一般高校毕业生• • •2(3)、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意识不少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 过分强调大学的工作经验,而忽略了对员工的培养和企业文 化的建设二、高校因素 1、高校扩招致使人才供需失衡近年来,我国 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骤增,而在现有 经济发展条件下,毕业生数量的增幅却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发 展速度,社会总需求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这就导致了人才的 需求失衡,现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社会就业形势紧张 和劳动力市场严重分割高等教育高增长率反映的是毕业生 数量增长的速度适度的超前发展是有益的,但过度的超速只 会得不偿失。

2、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等 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一些学 校的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 能适应社会需求,就业机会少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 养模式不合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 展的需求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与时代脱节,培养的 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 差距,使人职匹配产生错位,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其次, 学校市场信息灵敏性不够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一些学校 追求短期效应,不顾本校自身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 ■ ■3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人才过剩还有一些学校对一 些冷门专业不及时减少招生人数,导致部分大学生未毕业就 先失业的状况最后,高校就业指导制度令人担忧学历证 书不能有效反映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等信息我国高等教 育中的学历证书制度注重对知识的教育,但缺乏有针对性的 职业能力教育$自主创业制度门槛过高,公共就业服务缺位三、大学生个人因素 1、大学生就业观狭隘,许多大学生存 在择业观念误区,无视市场经济的严酷性,不愿意从基层做 起,不想到中小企业工作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 误区: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

2、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欠缺和就业策略的失当,大学生在规 划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在自我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及 评估反馈等环节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自 我评价不够客观,期望值太高第二,职业规划太过理想化, 追求完美主义,总想一步到位,从而导致了很多大学毕业生 隐性失业3、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日益严重, 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 文凭、履历等能带来方便,于是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 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这种行为对大学生的整体形象造成了 一定的损害4、应届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心态,• ■ ■4目前大学生毕业前所具有的各类不良心态直接影响了他们 的就业情况,很多毕业生呈现焦虑恐慌"消极悲观"盲目屈就 等心理状态,这些不良心理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无法找到自 己理想的工作,不光对个人,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 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四、其他因素 1、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2、自身素质欠缺,不明确相关的就业知识3、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4、等级证书的限制5、升学与就业的矛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