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doc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50KB
约4页
文档ID:527247509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doc_第1页
1/4

一、消费者行为学的定义?答: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二、消费者行为学的开端与形成?答:关于研究消费者行为学的专门研究,则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只有40多年的历史1、 萌芽时期(1930年以前)消费者行为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虽然有一些学者关注并着手从事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在当时社会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2、 应用时期(1930~1960年)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得需求问题成为西方企业面临的头号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行为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纷纷加入到这一研究行列,由此推动了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发展3、 变革与发展时期(1960年至今)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费者行为研究呈加速发展趋势,研究文献的数量、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的范围大大扩展了,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地位开始得到承认三、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答:1、决策导向研究法决策导向研究法以消费者是一个积极、主动的问题解决者为出发点,试图重点了解消费者是如何形成策略或计划,在不同产品与品牌之间作出选择的。

才用这一方法研究消费者行为,大量以来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同时也依赖实验心理学和经济学的某成果2、经验导向研究法经验导向研究法深深植根于动机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土壤中,需要后者提供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支持3、 行为影响研究法从行为影响角度出发,研究人员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可能更关注或强调通过哪些营销手段或刺激手段,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而不一定采用先影响情感、态度,在通过这些中间变量来影响行为这样一种比较简洁的行为影响方式四、扩展型、有限型决策的定义、特点以及二者异同?答:1、扩展型决策定义:此种类型的决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购买决策,它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做作的购买决策特点: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并对各种备选产品作广泛而深入的评价、比较评价:在扩展型决策条件下,消费者一般先要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不同品牌的态度,在形成购买意向,继而做出购买决定2、有限型决策定义:有限型决策,又称解决限定问题的决策,通常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建立起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某些信息,以便在不同的品牌之间作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特点:当消费者认为备选品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介入程度不是很高,解决需求问题的时间比较短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大多属于解决限定问题的决策3、相同点:二者都要进行信息搜集,内部信息搜集;进行备选品牌评价不相同点:扩展型购买决策,信息搜集:内部信息搜集和外部信息搜集备选品牌评价是复杂的评价规则,被评价的属性很多,被评价的品牌很多购后评价:不和谐,复杂的购后评价有限型购买决策:信息搜集:内部信息搜集和有限的外部信息搜集备选品牌评价:简单评价规则,被评价的属性较少,被评价的品牌较少购后评价:没有不和谐,非常有限的购后评价五、联结式规则、重点选择规则的区别答:、联结式规则、重点选择规则的区别在于二者对产品属性的要求的不同联合式规则,在这种规则下,消费者对各种产品属性应达到的最低水平做出了规定,只有所有属性均达到了规定的最低要求,该产品才会被作为选择对象重点选择规则,在这种规则下,消费者为那些最重要的属性规定一个最低的绩效值标准这一标准通常定得较高,只有在一个或几个重要属性上达到了规定的标准,该品牌才回被作为选择对象六、影响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答:影响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包括两种:一是不由企业所控制的因素;二是由企业所控制的因素。

一是不由企业所控制的因素,包括:1.心理因素,包括需要与动机、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信念与态度2.个人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因素及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3.情景与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经济环境等方面二是由企业所控制的因素,即市场营销刺激因素七、购买动机答:1、求实动机它是指消费者以追求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为主导倾向的购买动机2、求新动机它是指消费者以追求商品、服务的时尚、新颖、奇特为主导倾向的购买动机3、求美动机它是指消费者以追求商品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主要倾向的购买动机4、求名动机它是指消费者以追求名牌、高档商品,借以显示或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形成的购买动机5、求廉动机它是指消费者以追求商品、服务的价格低廉为主导倾向的购买动机6、求便动机它是指消费者以追求商品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的省时、便利为主导倾向的购买动机7、模仿或从众动机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是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人的购买行为而形成的购买动机8、好癖动机它是指消费者以满足个人特殊兴趣、爱好为主导倾向的购买动机其核心是为了满足某种嗜好、情趣八、案例分析所用的理论:(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该理论既是一种动机理论,又是一种激励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上述五种需要是按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组织起来的,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的赫茨伯格将导致对工作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将引起工作满意感的一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将赫茨伯格双因素论运用于消费者动机分析,亦具有多重价值与意义商品的基本功能或为消费者提供的基本利益与价值,实际可视为保健因素这类基本的利益和价值如果不具备,就会使消费者不满商品的哪些特征、利益具有保健因素的成分,哪些具有激励因素成分,不是固定不变的九、动机冲突答:购买动机的冲突,是指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购买动机,其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1、双趋冲突这是指消费者具有两种以上都倾向选择的目标而又只能从中则选其一是所产生的动机冲突2、双避冲突这是指消费者有两个以上希望避免的目标但又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时面临的冲突3、趋避冲突这是指消费者在趋近某一目标时又想避开而造成的动机冲突十、购买动机的行为反应答:1、攻击:这是消费者对阻碍其动机实现的人和对象怀有敌意,并表示出强烈的不满。

2、退化:当消费者遭受多次挫折后,会出现一种比自己的年龄阶段要幼稚许多、像孩子般未开化的行为方式3、抑制:消费者把自己由于动机受挫而产生的不快和痛苦体验、烦闷等竭力排除在记忆之外,从而消除焦虑4、替代:当消费者在某一购物活动中遭受挫折时,他可能改变方向,以其他可能达到的成功活动来消除内心的不满感和紧张感十一、感觉、知觉、感觉阈限的定义答: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所谓知觉,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感觉阈限: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用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十二、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驱动加工的区别答:数据驱动的加工又叫自下而上的加工,它是指知觉加工开始于外部刺激,通常是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概念驱动的加工与数据驱动的加工不同,概念驱动的加工或称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只是开始的十三、什么是图式?答:图式通常涉及到对于事件、情景或物体的已经组织好了的知识单位它也是一种心理结构,用以表示我们对于外部世界已经内化了的知识。

十四、消费者认知质量的形成答: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是根据产品的内在特性或内索形成对产品质量的认知,或形成对产品质量总体印象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主要是根据产品的外索,如价格、原产地、商标或企业声誉等形成对产品质量整体人值的十五、减少知觉风险的方式答:1、主动搜集信息当对选择后果存在不确定感和缺乏信心时,很多消费者会主动从外部获取信息,因为更多的或例外的信息意味着选择后果的可预见性和确定性增强2、保持品牌忠诚在存在购买风险的情况下,从外部搜集信息无疑有助于降低风险,但信息的搜集是需要成本的3、依据品牌与商店著名品牌或有影响的商店不仅购买者众,而且它们本身构成指示线索,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风险感4、购买高价产品价格常被消费者作为产品质量的指示器5、寻求商家保证如果企业或卖方通过保修、包换、包退、包赔等方式对产品或服务提供保证,那么消费者的风险就部分或完全地转移了6、从重购买根据大多数人的选择来做出购买决定,是很多消费者减少知觉风险的常用办法十六、学习的定义答:所谓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由于老师划题范围比较笼统,总结可能出现含糊不清的地方,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请联系陆映旭(:15837997752 :736900600),这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会在周四晚上上传至咱们的群共享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