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支撑体板塔式多变住宅设计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6KB
约10页
文档ID:527213648
支撑体板塔式多变住宅设计_第1页
1/10

支撑体板塔式多变住宅 ——创新中、小户型设计研究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熊明仁2011年7月成都支撑体板塔式多变住宅——创新中、小户型设计研究关健词:多变、产业化、个性化、板塔式、园林式、四合院、话语权这是结合中国住宅市场而研发的一套全新的住宅体系;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设计思路;支持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宅产业化的另一模式(同时也支持当前住宅建设模式)此方案的应用,可令开发商在具体的开发项目中,拥有千百套可调整的组合住宅方案,以在满足园林式小区总体规划的同时,为不同需求的购房人提供多种个性化的住宅设计 这是一套由120个“基本”设计模块组成的中、小户型高层住宅系列它是以SAR理论为基础,溶入绿色、低碳理念为一体的住宅设计新体系在提升开发商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还可增加购房者的话语权及套内空间自决权在省地、节能、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绿化面积,降低投资成本等工程项目的核心节点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一设计方案不但能增强购销“双赢”的效果,还能提升它在住宅市场中的“差异化”竞争力一) 主导思想:1. 高性价比;在项目设计方案初期,购房者即可参与设计,对百余种可选户型及环境提前选择(为中、低收入购房者提供更多选择)2. 高回报率;符合国家各项法规、建造出产业化生产的园林式宅小区开发商将获得更多的利润(为开发商的新事业尽一份努力)3. 高社会效应;对政府而言,设计创建新型绿色、低碳的高层四合院小区,将更省地、更节能(为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分) (二) 标准:1. 按 GB 50362-2005中的A级和AA级标准进行设计2. 按 GB 50180-93标准,在受控高容积率状态下,打造高绿地率(>50%)园林式住宅小区3. 自定义建筑面积标准(以三室户为控制值):中户型 95-100平方米,小户型85-90平方米,经济小户型80-85平方米4. 功能配置:中、小户型三室户均配两厅两卫一厨、经济小户型三室户中有一半配两厅两卫一厨其余户型均配两厅一卫一厨 (三)理论准备:(为集成创新)1. 以SAR理论为基础,溶入SI理念、大开间理念进行建筑设计2. 扩大SAR理论应用,并以绿色、低碳建筑理念为引导,溶入四合院元素进行小区规划设计。

四)设计切入点:1. 寻求近似方形(体积系数最小)建筑平面构图、作为节能设计的切入点2. 引用内廊式(面宽小)建筑平面构图、作为节约用地设计的切入点3. 探讨围合而开放的高层四合院住宅设计、作为协调城市发展、构建多序列园林化小区设计的切入点4. 推行系列化、模数化、模块化及产业化设计,作为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切入点5. 结合购房人的诉求,与小区总平面构图形成互动性设计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效果、作为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的切入点五)技术路线选择 当今高层住宅遍布全国,风格可谓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经半个世纪的社会实践证明,其成熟的技术、丰富的外形,已为国人认同和喜爱(但性价比还不尽人意)这些高层住宅虽形态万千,归纳起来则可分为两大类,即板楼模式和塔楼模式 世上有洋人和本地人,相遇就一定能孕育出漂亮聪明的混血儿同理, 当今住宅设计是以板式楼与塔式楼为主流,在此形势下,一定能找到兼有二者优点的下一代“板塔楼”新模式,若再赋予它具有生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一条值得关注的新技术开发路线: 选择两个近似方形,并可四面开窗的塔楼外形构图,每个塔楼的标准层要能容纳四套中、小套型住宅,且每套住宅要占有两个能透风的临空面。

两塔楼中一个布局楼梯间,另一个布局电梯间将这两个塔楼拉近,并用走廊连为一体,其长宽比近于2,这就是在塔楼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具有板式单元住宅性质的新一代“板塔楼”模式再将SAR理论注入这种一层八户的单元住宅板塔楼,应用于中、小户型设计,因兼容板、塔之优,故其综合性能及性价比将会得到很大提升六)板塔式中、小户型住宅楼的标准层平面方案设计:高层住宅的标准层建筑设计,是住宅设计的核心 按前述的价值取向、设计切入点及所选的设计技术路线,选用九个开间模数,和两个主进深模数,设计了6层、11层、18层、30层、计四类共120个系列化、模块化的标准层建筑平面图,127个不同大小、不同配置的套型图提取它们的主要设计数据,可获得优良的中、小户型标准层技术经济指标,见(附表一)由方案图和数据证明这套设计有以下特性:1,四类不同楼高的板塔楼,其套型面积分布(见附表二),含盖了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保障用房,且每个单元楼的标准层都含有三室户、二室户、一室户,为购房人提供了多自由度的自选户型,这就能使不同阶层的人很自然、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社区消除了穷人区、富人区的不良社会现象2,以人为本,超级多变住宅:(按时序划分为四类)(1)楼体多变(策划阶段):120个模数化、系列化、模块化的标准层基本设计方案中有90%的方案、允许在中户型、小户型及经济小户型之间进行模块性快速拆借和置换,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快速组合成千百个楼体直面市场(免除繁杂的市场抽样调查和欠严密的论证),高灵活的适应各种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保障用房的占比需要,更准确的增强市场对接能力。

(2)授权多变(销售阶段):有80%的方案图,在签订销售合同前,在不变动承重墙的前提下,授权开发商有权加一个门而改变部分(约占套型总量的45~62%)套型结构(如三室改二室、一室改二室、二室改三室等),使购房人满意度更高,新房卖得更快,更加丰富了双赢市场的内涵 (3)套内多变(使用阶段):120个设计方案中,任一套型都拥有一个6~7.2米的大开间(36~58平方米),为业主提供了自主个性化的室内设计大空间为百年型住宅增加了一种类型4)套型多变(全时段):有25%的方案图,在建筑外形不变、承重墙不变、开间与进深不变、卫浴厨不变、管井电井不变的前提下,,一个单元楼的标准层可以洐生设计出4-30套、大小不同的套型(详X3-07、09洐生的子系统建筑平面图),可以在一层楼里安排8个大小全不相同的套型,也可安排每一栋楼和每一层楼都不相同(或完全相同)的套型,这样高灵活性的支撑体建筑设计、当开发商与购房人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后,有一半以上的购房人、在房屋施工前,就能预知他想买的那套住宅、是落座在那栋楼第几层的愿望,同时也为购房人争取到更充足的时间,与室内设计师研讨“我的新家我作主”,使购房个性化上升到新的高度。

3,按行业标准JGJ234—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条式建筑物体型系数不应超过0.35点式建筑物体型系数不应超过0.4而板塔楼体型系数非常小(为0.21~0.26);据GB50362—2005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之6.2.2条说明:“体型系数每增大0.01,能耗指标就增加2.5%”,故板塔楼较传统板式楼或塔式楼有望多节能25~47%,大幅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和降低建造成本 4,这种住宅的纵、横墙,基本上都能拉通对齐,有利于抗震及支撑体的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与施工四套管井配置系统可使管线与承重结构分离,有力的支持了住宅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5,买房的最终目的是购买套内的使用空间,本设计标准层的建筑使用系数都很高[ 82.26~79.45%(6层),81.44~78.63%(11层),81.03~77.89%(18层),79.28~76.14%(30层)],不但增加了5~10%的使用空间,还能节省大量购房费和物管费6,在一套住宅中,卫浴系统是空间最紧凑、最复杂、也是多专业交叉设计难点集中处,若能将建筑、建材、设备、暖通、水、电、贮藏等资源整合为一体,形成产业化的“分装总成”将是一大进步。

在系列复合卫浴方案图中的25个平面设计,为卫浴产业化提供了建设性的成套设计方案7,销售领域中,支撑体板塔式住宅的多变套型,在设计前和施工后,都存在着灵活性、可选性和多变更性,它较传统的固定不变的套型楼盘,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必将导致销售模式更加人性化的变革,这也是本设计方案的一大优势七) 高层四合院小区概念设计1,命题验证:任何住宅小区都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份,故小区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地溶入城市之中,不可“纸上谈兵”但“高层四合院小区设计”是个崭新的命题,需要先验证它是否能成立,故假设用地边界条件,进行小区概念性设计,掌控其基本特性不失为一种验证命题的可选方法传承千年的四合院住宅,及采用现代技术建造的四合院住宅(如北京的菊儿胡同等), 都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应继承光大但因其围合又封闭,故只能应用于低层住宅而当今历吏赋于的新使命是:采用产业化方法建造大量高层住宅因此,高层四合院成立的必要前题是:在满足住户采光通风等基本条件下,所形成的院落要能适应全开放的现代生活,增强邻里意识、安全意识及归宿、休閒感为此笔者隨机选取小户型中的X2-1、2、3、和X3-1、2、3共六个建筑平面进行骨架组合,试作了七个四合院小区概念设计(两个11层、两个11+18层、三个18层),由图可知每个四合院的内空间设有12个楼体自然通风道,且每套住宅均为明厅、明卧、明厨。

故能满足一般的采光通风要求当内院的楼间距设为1:1(对应容积率2.15~3.55)时,构建成尺度宜人的方形(1200~7300平方米)院落而四合院的外侧配置有2~3公顷的小区公园这种具有高绿地率的“前院后园”小区配置 ,是不可多得的优良的开放式居住环境因此七个案例都能证明“高层四合院小区”设计的命题完全成立当它进入实际工程项目时,其趋势是容积率有所下降而绿地率有所上升,但其高容积率、高绿地率的基本优势不会改变2,设计方法与效果引用SAR理论,把住宅楼体视为小区总平面设计中的支撑体骨架,则道路、管网、绿化、辅助附属建筑等可视为填充体,当开发商事前(施工设计前)将从购房人那里获取的、购房套型及套型比的资料,传递给设计师后,即可动态的溶入四合院楼体选型组合设计中,并与总平面设计有机互动,这样设计出的全开放性高层四合院住宅组团和小区,与咨询公司进行社会抽样调查,得到的套型占比率所做出的设计方案相比较,能更真实的贴近住宅市场需求在120个标准层建筑图中,任选二个(或三个)组成角形(或T形)楼体,可命名为四合院的组合骨架四个(或多个)组合骨架构成单四合院(或双四合院),若干个四合院因地制宜的组合,就构成新型全开放的高层四合院住宅小区。

对前述七个概念小区规划图及技术经济指标证明其效果良好:1),一个住宅小区由4~14个四合院组合而成,当设定楼体间距为1:1至1:4时,就可构建成二序列(小游园---小区公园)、或三序列(院落绿地---小游园---小区公园)总平面设计它的组团内空间既围合又紧凑,而组团外环境则既开放又宽松这种宽、紧有度的布局,提升了居住环境质量,也丰富了城市环境景观2),大进深、小面宽的板塔楼四合院设计,人均占地(含小学及幼儿园占地)仅6.98~11.64平米[国标GB5108-93控制指标为10~15平米(绿地率>30%)]大量节省了土地当容积率控制为2.15~3.55时,还能获得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