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音和环境-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2.90KB
约11页
文档ID:527169617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音和环境-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1/11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B.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决定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C. 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等大、倒立的虚像D. 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利用探头接收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产生了振动,人耳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 城市道路旁建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音调3.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C. 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 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 m/sB.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傍晚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B.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我们能听出不同歌手唱同一首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声音响度不同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B.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 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 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8.如图所示是超声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在水中通电后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时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滋滋”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传播不需要介质                                           B. 人听到的“滋滋”声是超声C. 超声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D. 超声能用来清洗眼镜说明超声可以传递能量9.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二、多选题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空气和泥土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D. 声波可使物体振动,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11.噪声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污染,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能减弱噪声的是(  )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C. 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B.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高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B. 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用同样的力拨动,响度不同C. 相同温度下,在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D. 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音的产生阶段防治噪声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 月球上的宇航员是可直接用语文交谈C. 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 声音在气体中比固体传播的快三、填空题16.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

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气体中的________ (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________ 的影响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17.声音的特性有响度、________和音色,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分辨的. 18.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模仿周杰伦的声音放声歌唱,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了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华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小华“捂住耳朵”这个动作,是在________控制了噪声. 19.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这些声音是由________振动发声的,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用嘴对准瓶口吹,这些声音是由________振动发声的,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四、实验探究题20.在探究声现象的实验中:(1)甲图装置能探究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而产生的,此装置还能探究声音的________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2)乙图装置,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乒乓球会跳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若在月球上敲击右边的音叉,则左边乒乓球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跳起,原因是________。

2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丽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经过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下表列出的几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1,应控制琴弦的长短和________不变,改变琴弦的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法所以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两根琴弦进行探究 (2)选用编号为DE的琴弦进行探究,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 (3)选用编号为BC的琴弦能探究发出声音的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五、综合题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超声波“看”世界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虫,17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一只耳朵堵住,它就会丧失方向高,不能躲避障碍物.直到1930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从而揭开了蝙蝠捕食之谜.原来,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索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食昆虫.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中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发出的超声波遇不到反射物,显示屏上只显示发出的超声波,如图乙中的p1、p2所示;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p1、p2的反射波n1、n2如图丙所示.(1)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2)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_____ A. 眼睛                                     B. 耳朵                                     C. 鼻子                                     D. 嘴巴(3)如果图乙和丙中的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5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________次超声波,图丙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0.2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可知超声波第一次反射时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为________m; (4)图丙中p2、n2之间的时间间隔t2小于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_____ A. 静止                             B. 向左运动                             C. 向右运动                             D. 无法判断.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D 【解析】【解答】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故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像到物的距离、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无关,B不符合题意;C.凸透镜成像时,u=2f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D.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可以探测地下油矿.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