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红楼梦》两种译文之比较研究红楼梦两种译文之比较赏析.docx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88KB
约4页
文档ID:527000667
2023年《红楼梦》两种译文之比较研究红楼梦两种译文之比较赏析.docx_第1页
1/4

〔?红楼梦?两种译文之比较研究〕红楼梦两种译文之比较赏析  摘 要: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号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它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红楼梦?的翻译也因其在我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翻译版本之多而受到译学界的重视当今译界公认的两种最正确英文译本分别为我国学者杨宪益及其夫人戴乃迭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的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这两个译本风格迥异,但各有特色这是由于两个译本的作者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本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所造成的本文通过对上述两个?红楼梦?的英文译本的实例进行比照,对两译本中的人名称谓、诗词、传统文化等的不同译法加以比较,对译者在翻译中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及其不同的翻译目的和文化取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红楼梦? 译文比较 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一、人名翻译   在原著中曹雪芹给每个人物取名都可谓是独具匠心的,使其包含丰富的文化蕴涵和意味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使得译者很难在译语中全面准确地再现源语意义的情形。

再加上两位译者所处文化背景的不同,势必会引起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再认识与再表达的不同   例1:“老祖宗〞、“贾母〞  杨译:Old Ancestress,Lady Dowager   霍译:Grannie,Grandmother Jia   文中称贾母为“老祖宗〞,是为了显示贾母在贾府中的最高地位,奉承这位家族地位最尊者杨译抓住了这一特征,突出了中国文化里“祖宗〞受尊敬、有权威的至高地位,译得很贴切霍译仅仅译出了表层意思,不够忠实,因为这里的贾母并非一般意义上家庭中的老奶奶   例2:“凤辣子〞  杨译:Fiery Phoenix   霍译:Peppercorn Feng   文中用“辣子〞形容王熙凤,意在起到一语双关的效果,既表现出她外表炽热、泼辣,又暗示她内心阴险、狠毒霍译比较贴切,起到了同原文一样的双关效果,而杨译只译出了外表意思,没有对王熙凤的内在性格进行暗示,所以有失忠实   二、诗词翻译 ?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承载了中华民族深邃而悠久的文化内涵,其中诗词曲赋多达两百多首,而这些诗歌与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使诗歌翻译成为?红楼梦?翻译中的难点所在,这对于译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例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杨译:She had the almond-shaped eyes of a phoenix,slanting eyebrows as long and drooping as willow leaves.Her figure was slender and her manner vivacious.The spring time charm of her powdered face gave no hint of her latent formidability.And before her crimson lips parted,her laughter rang out.   霍译:She had,moreover,   eyes like a painted phoenix,   eyebrows like willow-leaves,   a slender form,   seductive grace;   the ever-smiling summer face   of hidden thunders showed no trace;   the ever-bubbling laughter started   almost before the lips were parted.   这段描写,两种译文在内容上都很忠实于原文,但是在形式上,霍译要更胜一筹。

他的译文用词讲究,句子长短安排合理,两两对应,韵脚使用恰当,所以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表达了音美、形美、意美的翻译原那么而杨译在韵脚、句子长短、结构安排等方面就稍显逊色   例4:“……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  杨译:...the bustle in the streets and the crowds of people...   霍译:...streets and buildings more rich and elegant and throngs of people more lively and numerous...   一看到这句话,读者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大都市的繁华景象霍译用“rich〞、“elegant〞来修饰“streets and buildings〞,用“lively and numerous〞来修饰“people〞,用词很贴切,同样能够使读者产生一种繁华热闹的感觉,取得了跟原文相同的修辞效果而杨译的描述那么显得有些苍白,仅仅表现出了喧闹和人群熙攘,都市的繁华景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   三、文化内涵的解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并且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由于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再加上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往往在源语文化中人人通晓的概念,在译语文化中却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意向,以致造成了“文化空缺现象〞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更要精通语言中所表达的文化现象,使译文在最大程度上获得与原文的对等,到达翻译的“最正确近似度〞   例5:“三间兽头大门〞  杨译:a great triple gate with beast-head knockers   霍译:a triple gateway whose doors were embellished with animal-heads   兽头大门是我国古代一种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门饰大门上的兽头即“铺首〞,为兽面形,又因衔环,也称“兽面衔环〞铺首的造型多样,有朱雀、双凤、羊头铺首,又有虎、狮、螭等兽头状铺首大都猛兽怒目,露齿衔环,将威严气象带上大门此处的“兽〞指的是“猛兽〞,且口衔门环因此,杨宪益先生用“beast-head knockers〞来表示是非常贴切的而霍克斯将其译为“animal-heads〞,仅指一般动物的头,显然有失偏颇   例6:“人参养荣丸〞  杨译:Ginseng Pills   霍译:Ginseng Tonic Pills   人参养荣丸是一剂中成药,主治心脾缺乏,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杨译只说明了此药的主要成份是人参,并没有显示出其疗效何在而霍译用了“tonic〞一词,表达出了此药具有滋补身心的成效显然霍译更加贴切   例7:“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  杨译:Baoyu paid his respects to the Lady Dowager.   霍译:Bao-yu went straight past her and saluted his grandmother.   请安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的见面礼,晚辈见长辈,平辈中幼见长,奴仆见主人至亲友相见,都行这个礼此处杨译比较准确,使用“respect〞一词,表达出了行礼人对受礼人的尊敬而霍译中的“salute〞一词那么表示行举手礼、向……表示敬意,多用于军队中,显然不能表达原文中“请安〞的含义   四、翻译的忠实性   “忠实性〞使所有翻译中最根本的指导原那么,所谓“忠实性〞是指运用译语来表达源语时,保持与原文的对等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形式上的忠实,从形式的角度出发,为使表达再现信息的译语和表达信息的源语形式相似,尽量使遣词造句、结构、修辞都与原作相似;二是意义上的对等,这要求译文在思想内容上与原文一致,在意义和内容上没有增删或更改现象。

  例8:“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  杨译:Again she took Daiyu in her arms and wept.   霍译:...and holding fast to Dai-yu’s hand,she once more burst into tears.   原文中的“搂〞在这里指的是“用臂膀抱住〞,表达了贾母对黛玉的疼爱显然杨译比较准确,而霍译所表现的动作,给人的感觉好似只是抓住黛玉的手,不够忠实于原文   例9:“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杨译:I’m late in greeting our guest from afar!   霍译:“Oh dear!I’m late,〞said the voice.“I’ve missed the arrival of our guest.〞  翻译时要忠实于原文,不仅指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和内容,更要忠实于原文的风格、语气和修辞特点例15中的这句话是王熙凤出场时的第一句话,表达了她炽热泼辣、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性格特点因此,在翻译这句话时,要特别注意语气的再现这两句译文虽然都采用了口语化的文体来翻译,但是效果却不尽相同。

杨译明显比霍译的语气要弱很多,不能充分显示出王熙凤说话嗓门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特点而霍译那么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   五、翻译策略   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分为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在?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的翻译中,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杨宪益曾经说过,“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因此,他遵循的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那么,尽量保存源语文化的特征,以期最大限度地传达原著所蕴涵的语义和文化信息而霍克斯的译本那么倾向于多用归化策略,以适合英美读者的口味,降低他们阅读的难度,从而保持阅读的兴趣由于西方读者缺乏中国读者所具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原著中出现的许多有关古代书籍、诗歌、戏曲、建筑、服饰、饮食等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习语,在英美读者看来是陌生难懂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归化策略来进行翻译   六、结语   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的翻译中,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学者的译本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公认的传神佳作但是,由于受到不同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两个译本在翻译风格和翻译方法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杨译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产生于外乡,译者具有极高的传统文化修养,因此能够做到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在西方读者面前而霍译本的长处在于具有很高的文学性,英文流畅自然,生动形象,因此在英美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但是,这两个译本也有其缺乏之处杨译本显得过于严谨和缜密,在小说翻译的文艺性方面稍显缺乏而霍译本由于过分屈从英美读者的阅读习惯,对有些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习语舍弃不译,这就造成了对中华文化的再现不够真实和准确,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输出和传播   总之,由于文化的差异,两种语言之间的完全对等是几乎不可能到达的,我们只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接近这就给译者乃至整个翻译界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修养,在正确理解原文,熟练掌握源语与译语两种语言,深入了解两种文化的根底上,才能正确而又巧妙地完成文学翻译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古今明.英汉翻译根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党争胜.翻译名篇赏析〔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 〔5〕袁晓红.从?红楼梦?看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J〕.吉林: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 〔6〕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23. 〔7〕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