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原理》学科重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2538496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原理》学科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播学原理》学科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播学原理》学科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传播学原理》学科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传播学原理》学科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播学原理》学科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原理》学科重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传播的定义。【名词解释,只写一种即可】a 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对受者的信息分享。b 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活动。c 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d 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对受者施加影响的行为。2、传播的类型(1) 四分法【填空】 自我传播(人内传播、内向传播):通常又被称为 I 和 Me 的对话,自己对自己的传播。 人际传播:两个人或若干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组织传播:有组织、有目的、有安排地对一群人的传播。 大众传播: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2)二分法 1、亲身传播:以人体自身为媒介,以语言为主要手段,而

2、以表情、动作为辅助手段的传播方式. 2、大众传播:以大众传媒为手段的传播方式。亲身传播是传统的、自然的、富有人性的、点对点的传播。 大众传播是现代化的,点对面的传播3、传播的要素(1) 、五要素说:拉斯韦尔的五个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给谁、取得什么效果) ( 2)、六要素说:信源、编码、信息、噪音、译码、信宿4、孕育传播学的条件(1) 、外部条件【填空】 政治、经济、军事、传播媒介(2) 、学科自身体制的深化20 世纪以来,学术研究日益明显地呈现出一种分化与整合的趋势。一方面,学科越分越细; 另一方面,通过交叉与渗透,不同学科趋于新的整合,传播学正是这一分化与整合趋势的产 物。由于分化,即

3、由于学科的专门化与精细化,以往那些如散兵游勇般零零星星分散在许多 学术领域中的传播研究便汇合起来;同时,学科之间不断渗透,传播学就大量借鉴其他学科 的方法。5、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与人、人与其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 的关系,人怎样受影响、怎样相互影响、人怎样报道消息、接受新闻及知识、怎样受教与教 人、怎样消遣及娱乐,要懂得传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传播学的特点:多学科性(交叉性)【填空】 传播学的内容:随着传播学的而发展,其研究内容的领域也在不断发展。6、传播学研究概况 西方传播学研究概况【代表人物和理论对应即可】 1、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1 )欧洲源流法国

4、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1843-1904):模仿理论(1890模仿的法则:一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纯粹的发明是极少见的, 大量的行为是模仿。德国社会学家西默尔(1858-1918):传播网络理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有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 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置,也就是与谁有着信息传播的关系。( 2 )美国源流 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1859-1952):实用主义哲学 社会学家库利(1864-1929)-名词解释A 初级群体:个人日常生活中所处的最基本的群体(父母、伙伴、邻居等)B镜中我: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i自我i 土的认识,而这认识

5、主要是通过与其 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i自我i土的一面镜子。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一号代表人物帕克(1864-1944):社会互动理论:人在出生并不具备社会性,使儿童成为社会性存在的是学习语言和感觉自我 的过程,再这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米德(1863-1931):I and Me-对理解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李普曼(1889-1962)-名词解释A 拟态环境:实际上是信息环境。它不是现实社会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 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而向人们提示的环境。B 刻板成见

6、: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 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7、传播学的奠基人及创立者【内容不考,只考代表作和人物的对应,选择】(1) 、政治学家拉斯韦尔(1902-1978) 内容分析法创始人 结构 功能: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传承文化(2) 、社会心理学家列文(港台勒温/卢因 1890-1947) 团体动力学 把关人(3) 、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二级传播理论 实地调查法(4) 、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1912-1961) 控制实验法 态度研究(5)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1907-1987) 整理和出版前人的研究成果 开始自己的研究

7、(写书、教学、科研)大众传播的出版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诞生。人类传播概论的问世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已初步形成。8、传播学的主要学派(填空)(1) 经验学派也通常称为传统学派,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2) 批判学派是将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9、传播的社会功能( 1 )拉斯韦尔A监测社会环境B 协调社会关系C 传承文化(2) 赖特:娱乐的功能(3) 拉扎斯菲尔德、默顿A授予地位B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C 麻醉受众的神经10、任何信息都是由(语法、语义、语用)三个信息层次构成的。语法信息就是在陈述事物状态或存在方式时按规则进行编码的符号的排列组合。语义信息就是语法信息

8、对观察者和接受者所具有的意义。语用信息是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所具有的价值和效用,能否满足观察者和接受者的某种需11、信息匮乏(1) 原因:人的惰性、市场取向、传受失衡。即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被动地位(2) 信息匮乏的后果a、信息的匮乏,会阻碍社会发展,使经济停滞不前b、信息的匮乏,科技必然落后,民族处于愚昧状态c、信息匮乏,则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下降d、信息流量过低,则会让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乘虚而入12、信息爆炸的后果( 1 )泛滥成灾(2) 受众在大量信息的冲击下,会恐慌不安,也会默然置之,逐渐形成逆反心理和冷漠感(3) 超量信息也可以看作是与传播目的、传播主体(内容)无关的信息干扰,即超过了需 要输

9、出信息的那部分信息,这是一种人为的噪音(4) 资源浪费:搜集信息时大海捞针(5) 对社会而言,部分信息的超量不仅会抑制和限定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而且会产生社会群体压力,造成负面的影响(6) 引发疾病:大量的信息带来心理压力,“没有选择是痛苦的,选择太多了也很痛苦。” 近视、肥胖、辐射、疲劳、精神萎靡不振。13、信息污:色情信息、暴力信息、失实信息、图像信息(填空)14、符号的定义:符号学者认为,凡是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的东西都可以成为符号。15、语言符号的定义:语言符号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特有的有声符号集合系 统。16、非语言符号(1) 定义: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符号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

10、信息的符号,常见的有:击鼓、 烽火、标志、图片、图像、手势、表情、姿态、声音、气味等。(2) 表现形式:体语、类语言和拟态语、艺术(艺术是非语言符号的高级层次,包括绘画 建筑、舞蹈、音乐等,用以表达语言符号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意义。)17、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信息传播的不同特点(1) 、语言符号是分离的、阶段性的;而非语言传播则是连续的,整个过程不可分离。(2) 、语言信息的传递只能经过一个通道,是线性的;而非语言传播则可以是多渠道,非线 性的。(3) 、非语言信息往往比语言信息可靠。18、什么是传媒:(1)狭义:指大众传播媒介,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赖以完成大 众传播过程的中介。(2)广义

11、:指双双发生信息交流的人或者是物。19、 传播媒介的分类哈罗德英尼斯的分类方法(1)偏倚时间的媒介(2)偏倚空间的媒介20、大众传播媒介功能 :(1)正功能:指媒介有益于社会的积极作用而言。(2)负功能:(简答或者论述) 大众传播媒介持续不断的宣传,使人们完全丧失了辨别力,从而不假思索的顺从现状。 大众媒介是大众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大众传媒常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和剥夺了人们的自由空间。 减少了人际交往,造成了冷漠的人。 导向不对的话,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大众传播媒介,尤其在全球化传播下,减少了多种多样的亚文化。 电视媒介,尤其使人们的思维能力减弱,动手能力变差。21、选

12、择媒介的原则 :麦克卢汉及其理论(1)媒介延伸论(2)媒介凉热论:热媒介:明确清楚、清晰度高、参与度 低 照片、电影、广播、书籍、演讲、报纸凉媒介:模糊含混、清晰度低、参与度高 漫画、电视、电话、言谈、讨论会(3)媒介讯息论22、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评价(1)启示a、大胆思考,敢于创新,拓展了人们的思路,强调了长期以来忽视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b、麦克卢汉媒介是一种宏观的研究,把媒介放到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 (2)不足a、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他认为媒介是导致社会变动的主要原因。b、论述缺乏科学性,文风玄妙。23、传播者的定义:传播者是传播活动中的的第一个要素,是凭借生理或机械或现代

13、手 段向对象发出信息的一方,传播者是相对受传者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24、传播者的任务 :采集信息、鉴别信息、选择信息、加工制作信息、传播信息、搜集 反馈信息25 传播者的权利(1)、编辑权:对信息进行控制的权利 分类:同人(仁)式、任命式、半官方式(2)知察权:指不受阻挠地收集信息和使信息安全有效的加以传播的权利。分为完全知察 权和有限知察权(3)、版权(4)、秘匿权:指传播者、新闻机构有对消息提供者的情况(姓名、单位、职务、住宅以及 提供的文件、资料等)实施保密的权利(5)、安全保护权26、守门的概念勒温所说的守门完全是比喻性的说法。它的真正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表明信息在传播

14、过程中,要受到一些个人或集团的控制27、受众分析(1)什么是受众受众,按中国大百科全书卷的解释是指:“接受信息传播的群众, 原指演讲的听众,引入传播学后泛指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 受众是在大众传播中接受信息的一方,包括读者、听众与观众三种类型(2)受众的心理特征:认知心理、好奇心理(喜新心理)、遵从心理(从众心理)、表现心 理、移情心理、攻击性心理(3)受众的选择性机制: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4)受众的权利:知的权利、传的权利、讨论的权利、批评权、补偿权28、反馈(1)反馈这一概念本来是电子工程学上的名词,指发出去的电波或讯息的回流。信息 的传播和接受过

15、程,实际是一个不断的进行反馈的过程,是传者与受传者彼此之间相互沟通、 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人类的传播活动当中,反馈实质上就是受传者对传者发出信息的反应 (2)反馈的作用a 传者通过反馈了解受众对信息传播的需求、愿望、评价和态度。b 传者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调节、改进此后输出的信息,增加针对性,进行更有效的传播, 改进传播效果。c 重视反馈打破了传受之间的界限,使传受双方趋于平等。(3)反馈的特点:迟延性、间接性、零散性、积累性(4)反馈的类型a 就反馈的真实性而言,可分为真性反馈和假性反馈。b 就反馈的形式而言,可分为内反馈和外反馈,前馈和后馈29、什么是传播效果所谓效果,是指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这里的“有效结果”一词。狭义上指的是行为者的某种行为实现其意图或目标的程度,广义上则指这一行为所引 起的客观结果,包括对他人和周围社会实际发生作用的一切影响和后果30、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传播效果依其发生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