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儿气管插管术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7MB
约12页
文档ID:525354842
小儿气管插管术_第1页
1/12

的一种有效措施■ 它不仅可解除气道内的阻塞,提供有效的通气,还可进行气管 内给药■ 在急重危症病人的抢救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呼吸、心搏骤停需心肺复苏■气管内插管麻醉者■ 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 大量呼吸分泌物需插管后进行气管内吸引■气道阻塞的抢救■ 新生儿窒息气道的基础解剖■呼吸系统由呼吸道(也称气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又可分为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临床上将口、鼻、咽、喉部称为上呼吸道将气管、支气管及其肺内分支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口腔■口腔是气管 插管的入口■主要标志有:悬雍垂、腭扁桃体、腭咽弓、口咽峡喉头喉头位于颈前部,上与喉咽部相 通,下与气管相连 喉头的位置于成人上界正对第 4、5颈椎体之前,下界平对第6 颈椎体下缘女性略高于男性,小儿比成人高\ Ei ar ■ ■■ ■ I ■ j ■■ i "I n ■会厌谿杓会厌皱榮•楔状软骨小角状软骨正中舌厌皱寰会庆・会厌结节声带"喉室皱讒(假浑帯)气管图42*3 喉腔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头部及舌相对较大、颈短 鼻孔大小约与环状软骨处相等 喉头位置较高--颈椎3—4平面,较向头侧向前 会厌软骨较大、较僵硬、下垂(u型或v型) 喉头最窄处是环状软骨,但6岁以后在声门 气管分叉处左右支气管所成角度基本相同■ 口轴线■咽轴线■喉轴线上呼吸道三轴线气道长度参考值操作步骤成人小儿.门齿〜声门11〜13cm 8〜10cm.门齿~隆突28〜32cm 15〜19cm物品的准备喉镜:喉镜的选择气管导管的选择:内径ID选用参考 D (mm)=年龄/4+4。

0牙垫管芯 注射器 吸引设备简易呼吸器 吸氧面罩 听诊器喉镜通气面罩与通气道气管导管ill杵軌• ii turntil 闪咅 Ba气管插管操作■ 1、病人体位.2、插入喉镜:可见三个标志悬雍垂会厌声门■ 3、插入气管导管: 插管深度,以门齿为界 小儿深度岁数/2+12cm■ 4、放置牙垫,退出喉镜■ 5、气囊充气:囊内压V30cmH2O■ 6、判断导管的位置■挤气囊听诊压胸廓■ 7、固定导管■ &接呼吸机注意事项插管禁忌症:(除非急救)■明显喉头水肿■急性呼吸道感染■声门及声门下狭窄、口腔严重损伤者插管前检查喉镜、导管、吸引器、麻醉机或呼吸机 显露声门是气管内插管术的关键,必须根据解剖标志循序推进喉 镜片,防止推进过深或太浅应将喉镜的着力点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手法 严禁将上门齿作为支点和用“撬”的手法,否则极易碰落门齿 ■插管前的面罩通气极为重要导管插入声门必须轻柔,最好采用旋转导管作推进的手法,避免使用 蛮力,如遇阻挡,可能为声门下狭窄(漏斗喉)或导管过粗所致,应更换较细的导管,切忌勉强硬插声门显露困难者:可请助手按压喉结;利用导管芯将导管弯成“鱼钩"状, 有助于挑起会厌,操作中管芯不能露出导管外,否则会厌引起气道损伤 插管完成后,核对导管插入的深度 及时判断是否有误插入食管的可能性,导管端有湿热气流呼出,能 听到呼吸气管声,双肺呼吸音左右上下均一致,挤压贮气囊时,两 侧胸廓同时均匀抬起,无上腹部膨隆现象,提示导管位置合适,否则 表示导管已进入一侧总气管或误入食道,必须立即拔出,重插 导管置留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必要时行气管切开,2-3小时放 气一次 吸痰时不宜超过30秒 经导管吸入氧气需经过湿化气管插管并发症■ 损伤口牙齿松动或脱落,粘膜出血等■ 神经反射口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心搏骤停、血压升高 ■炎症口插管后引起喉炎、喉水肿、声带麻痹、呼吸道炎症等■ 导管扭曲、导管阻塞、拔管喉痉挛等 气管拔管■ 指征通气量充足肌力恢复:睁眼、握手、咳嗽、吞咽反射恢复口意识恢复、呼之能应■ 注意事项吸净管内及口腔分泌物,时间不易超过10秒钟拔管后咽部吸引,头偏向一侧拔管时注意HR、ECG、BP、SpO2 PetCO2血气等监测、关于新生儿气管插管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型号即内径(mm)=体重(kg)/2+2•经口插入深度即唇一管端(cm)=体重(kg)+6•经鼻插入深度即鼻一管端(cm)=体重(kg) x2+6附:2—12 岁•气管插管的型号即内径(mm)=年龄(Y) /4+4•经口插入深度即唇一管端(cm)=年龄(Y) /2+12•经鼻插入深度即鼻-管端(cm)=年龄(Y) /2+14■笔者认为,该公式简单易记,使用方便,计算迅速,准确实用,不但弥补了新生儿气管插管没 有简易公式计算的不足,而且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大家应用及推广。

气管插管的拨管注意事项■拨管前的准备1、 拨管前4h内禁食,并抽出胃内容物;2、 拨管前1-2h静注地米05mg/kg或氢可5mg/kg;3、 拨管前气管内注入地米 0.25mg/kg;4、 拨管前做好重新插管的一切准备;5、 充分吸净胃 /口鼻咽粘液及气道分泌物;6、 呼气相将管拨出,分泌物送细菌培养■拨管后的处理1、 吸氧较前提高氧浓度(FiO2) 5-10%;2、 禁食8-12h,有喉水肿者,给予鼻饲至水肿消失;3、 3d内定时雾化/翻身/拍背/吸痰,注意吸痰管过深-喉痉挛和加重水肿4、 避免使用呼吸抑制剂,早产儿可用氨茶碱(负荷量5mg/kg,维持量1-2mg/kg•次,Q8-12h).5、 拨管后24h内适当控制液体量6、 加强监护,1 —2h后及24h后复查血气分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