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2534961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中 202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表示反馈调节的模式图,下列所述与图示模型不符的是()A甲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甲表示种群数量增多,乙表示种内斗争加剧C甲表示水体污染加剧,乙表示鱼虾死亡增多D甲表示被捕食者数量增多,乙表示捕食者数量增多2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种群

2、的“J”型增长模型(Nt =N0t)曲线中,值增长率-1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是固定不变的C在种群的“S”型曲线中,相同的增长速率下,可以具有不同的种群个体数D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的可持续增产3水稻细胞(2N=24)处于分裂后期时,染色体会移向细胞两极。正常情况下对处于此时期细胞某一极染色体组成及其上DNA数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A2个染色体组,24条染色单体,24个DNAB1个染色体组,12条染色体,24个DNAC无同源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D有同源染色体,12条染色体,12个DNA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是

3、真核细胞囊泡运输的交通枢纽B细胞骨架和生物膜系统都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甲基绿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D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和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都是物理模型5下列关于能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糖类都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B糖类、脂肪释放的能量可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CATP中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易断裂和重新形成,故ATP中储存的是不稳定的化学能D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有氧呼吸时,产生的能量值不同,与它们所含元素比例不同有关6在涂布平板操作时错误的是()A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B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酒精

4、D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7下列各项描述的化合物中元素组成一定相同的是A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具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调节功能的有机物C细菌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D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朊病毒的组成物质8(10分)Na+通道打开引起Na+内流是产生神经冲动的原因。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二、非选择题9(10分)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1)筛选酵母菌R时,需要用到_(功能)培养基。若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则通常含有的凝固剂是_。(2)提取的胡萝卜素可通过_法进

5、行鉴定。(3)培养酵母菌R时,温度一般控制在_。采用_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4)果胶酶包括_、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离心后自上而下第三层的红色透明液体是_。10(14分)环境污染物多聚联苯难以降解,受其污染的土壤中常同时存在重金属污染。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从富含多聚联苯的环境中分离联苯降解菌,培养基中加入多聚联苯作为_,该培养基属于_(填“选择”或“鉴定”)培养基。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该细菌时,第1次划线及其以后划线总是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是为了_。(2)为了能够反复利用联苯水解酶,可以采用_技术,该技术的另

6、一个优点是_。(3)若从联苯降解菌中分离并得到纯度较高的联苯水解酶,纯化该酶常用的方法是_,采用该方法先分离出分子质量_的蛋白质。(4)下图中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11(14分)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将F2灰身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身白 眼果蝇的概率为_。 (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某区段,若雌性果蝇仅一条x

7、染色体该区段缺失仍可育,雄性果蝇该区段缺失则因缺少相应基因而死亡,各变异个体产生配子存活率相同。用正常红眼雄果蝇(XRY)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得到F1,发现其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H,将其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了F2,根据F2性状判断三种产生H的原因: 若子代_,则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 若子代_,则是由X染色体区段缺失所致; 若子代_,则是由性染色体数目(XXY)变异所致。12回答下列(一)、(二)小题:(一)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米曲霉生成的果胶酶。为研究海藻酸钠浓度对果胶酶固定化率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分别与果胶酶混合后,过滤得到的固定化酶和上清液,然后检测它们的酶活性,结

8、果见下表。海藻酸钠浓度/%2.02.53.03.54.04.55.0上清液酶活性/U12711200113810801019966938固定化酶酶活性/U87194310051062112411761205固定化率/%40.744.046.949.652.554.956.2请回答:(1)果胶酶可以通过米曲霉等微生物来生产,_是筛选高表达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若需要对所得菌种进行分离计数,应采用_法进行接种。(2)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果胶水解的主要产物_共热能够产生棕红色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果胶水解产物的量与呈色物溶液颜色成正比,在550nm处测定溶液_可算出果胶水解的主要产物含量

9、,从而计算果胶酶酶活。(3)在合适条件下,将果胶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钙离子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胶固体小球,该过程是对酶进行_。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升高,上清液中果胶酶酶活性逐渐_。当海藻酸钠浓度4%时,溶液黏度高,固定化时几乎不成球,不利于固定化酶的回收,选取浓度为_的海藻酸钠为载体,可得到较好的固定化效果。(二)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细胞引起系列生理反应,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当ATP升高引起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此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触发了 Ca2+大量内流,进而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释放,该过程中细胞膜内

10、侧的电位变化情况为_。(2)胰岛细胞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存在于由_形成的小泡中,据图可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刺激是_。机体胰岛素浓度升高会引起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多,其意义是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3)如果将正常胰岛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5.6mmn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7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二组由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发现高糖组释放胰岛素多。此结果说明_。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答案解析】图示模型是一个负反馈调节模型。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但

11、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若种群数量增多,必然导致种内斗争加剧,种内斗争加剧,则一部分老弱病残个体会遭到淘汰,种群数量会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 B正确;水体污染加剧,鱼虾死亡数量增多,而鱼虾死亡增多,会导致水体进一步污染加剧,属于正反馈调节,C错误;被捕食者数量增多,捕食者数量因食物来源丰富而增多,但捕食者数量增多,会导致被捕食者数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C。【答案点睛】反馈调节分正反馈和负反馈,二者区别在于系统中某个效应经反馈调节之后,如果表现越来越多或者越来越少,则是正反馈;如果表现为原来多,后来少或者原

12、来少,后来多,总之效应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平衡的效果则为负反馈。2、C【答案解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3、J型增增长速率逐渐增大,S型增长曲线的增长速率是先增加后减小。【题目详解】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t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

13、量的倍数,而增长率是一年中增加的个体数与原来个体数的比值,故增长率=-1,A错误;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K值会随着气候、季节等因素而变化,B错误;C、在种群的“S”型曲线中,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增加的数量,因此相同的增长速率下,可以具有不同的种群个体数,C正确;D、鱼类养殖过程中,捕捞后的剩余量接近于K/2,时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D错误。故选C。3、B【答案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有丝分裂间期2n04n2n4n分裂期前、中期2n4n4n后期2n4n4n04n末期4n2n04n2n减数分裂间期2n04n2n4n减一前、中期2n4n4n后期2n4n4n末期2nn4n2n4n2n减二前、中期n2n2n后期n2n2n02n末期2nn02nn【题目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水稻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某一极有同源染色体,含2个染色体组,24个DNA,不含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细胞某一极没有同源染色体,含1个染色体组,12条染色体,24个DNA,24条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某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含1个染色体组,12个DNA,不含染色单体。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4、C【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