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分类管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24086839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员分类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党员分类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党员分类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党员分类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党员分类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党员分类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分类管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员分类管理解说词尊敬的覃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下面由我向大家解说平桂管理区的创新工作情况。我们的题目是创新分类动态管理模式 破解农村党员管理难题第一张:饼状图平桂管理区共有6991名农村党员。近年来,我们针对农村党员管理难的问题,采取分类动态管理的办法,将农村党员划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和预备党员5个群体,分别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张:一览表我们建立管理区、乡镇两级农村党员信息台帐,随时更新数据,及时掌握情况。并以行政村为单位,将各类农村党员的基本信息建卡上墙,每季度更新一次,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第三张:在职党员实行“责任式”考核管理对在

2、村级组织任职的在职党员,我们采取“责任式”考核管理方式:一是每年由乡镇党委与在职党员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根据责任目标,由在职党员进行公开承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三是年终对在职党员进行年度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绩效挂钩。有效解决了在职党员因岗位目标不明确、管理考评不到位而产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第四张:无职党员实行“定岗式”引导管理对未在村级组织任职的无职党员存在作用发挥无平台、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通过设岗定责的方法,强化了这一群体的教育管理。一是根据农村实际需要,科学设置岗位,使大多数无职党员都能发挥一技之长。二是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认领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无职党员每人有一

3、个或多个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的岗位。三是根据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引导无职党员自觉履行义务,使广大无职党员“有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第五张:流动党员实行“服务式”跟踪管理针对长期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 “去向掌握难、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的问题,我们探索推行“服务式”管理模式。一是为每名流动党员建立联系卡,确保农村流动党员“离乡离土不离组织”;二是建立健全“定期联系制、定期通报制、贴心服务制”,要求每名在职党员联系一名流动党员,规定“每月一次联系、每季一次走访、每年一次座谈”的定期联系制度,及时通报党务村务情况,做到“隔山隔水不隔管理”。三是要求流动党员围绕“引进或创办一个项目、提供一条致富

4、信息、传授一项实用技术、带出带好一批就业人员”等内容作出公开承诺,有效地发挥了流动党员的作用。第六张:困难党员实行“关爱式”帮扶管理对农村70岁以上老党员、病残或因意外返贫的困难党员发挥作用难的问题,我们探索了以“两免一补”制度为重点的党内关爱机制。一是建立党内关爱基金,每年为年满70周岁的老党员进行免费体检、免费购买新农合保险;对年满70周岁且党龄满40年的老党员每人每年定补600元。二是加大重大节日慰问力度。x年以来,共计发放慰问专项资金47.4万元,慰问困难党员2103人次。三是开展“党员扶残温暖同行”工程,去年共送出17万元帮扶资金,对100多名贫困残疾党员进行创业帮扶。第七张:预备党

5、员实行“全程式”培养管理对于预备党员,我们要求乡镇党委提前介入,从入党后备源开始,严把 “培养关、教育关、考核关、转正关” ,实行“全程式”的培养管理。由党组织、群团组织联合推出优秀后备源,每名在职党员负责联系1名以上;充分发挥远教平台、“农民夜校”、“流动党校”等载体作用,组织入党积极分子与正式党员一同开展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一同进行考核,有效确保了新发展党员的质量,解决了农村“发展党员难、队伍老龄化、素质偏低”的问题,第八张:结束通过推行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模式,在职党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提高,无职党员有了用武之地,流动党员*困难党员预备党员从而有效破解了农村党员“教育难、管理难、作

6、用发挥难”的问题,加大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农村、农业的改革发展造就一大批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农村党员。通过推行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模式,使每一类农村党员有了争创目标,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任务,逐步转变了“要我创争”为“我要创争”的观念,在党员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大大激发了党员参与各类活动、带头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了党员和党组织的形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实现了党员管理方式上的新突破。x年以来,管理区共计开展各类培训560多期,参加培训的农村党员9万多人次,有“两强”党员619人,占74.4%。流动党员共引进项目27个、实用技术14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20多名,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服务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