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战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振兴战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乡村振兴战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 本文关键词:文化遗产,与非,振兴,乡村,物质乡村振兴战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 本文简介:摘要:乡村文化复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支撑,非遗作为乡村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核心构成,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和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赋予非遗保护机遇的同时也潜藏危机,乡村文化价值背离、主体身份流失、空间建构薄弱是乡村非遗保护面临的主要困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非遗保护的共建有以下有效乡村振兴战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 本文内容:摘要:乡村文化复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支撑, 非遗作为乡村文
2、化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核心构成, 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和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赋予非遗保护机遇的同时也潜藏危机, 乡村文化价值背离、主体身份流失、空间建构薄弱是乡村非遗保护面临的主要困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非遗保护的共建有以下有效途径:乡村非遗价值回归, 塑造乡村文化品格;多规融合, 增强乡村非遗保护的科学性;重构非遗传承主体, 以乡贤之力提升乡村治理;挖掘非遗资源要素, 创新乡村产业发展。关键词: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共建; 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统筹协调城乡发展中做出的重要国策, 是对乡村价值的高度肯定和重视。乡村文化的复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同时也是
3、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核心构成, 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和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根据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城乡发展现状和.客观需求所作出的战略布局。在过去的城镇化进程中, 从城乡二元对立、城乡统筹到今天我们所追求的城乡融合发展, 我们从城市腾飞中获取了巨大成就, 但乡村建设停滞和乡村价值迷失也刺痛了我们的神经。乡村振兴战略是相对城镇化建设而言的, 二者相辅相成, 而城镇化最早可追溯至西班牙人塞尔达 (A.S e r d a) 1867年在其著作城市化基本理论中提出的Urbanization概念。由于世界上
4、许多国家镇的人口规模比较小, 有的甚至没有镇的建制, Urbanization往往指人口向City转移和集中的过程, 故又称城市化。其实质是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为核心理念的城市大型化和集中化。尽管我国学者对城镇化、城市化、小城镇化、农村城镇化等概念的界定仍未统一, 但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本质应该说是相同的, 即城镇对乡村 (或农村、山村) 施予化的作用。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景观、价值、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最直观的是人口的转移, 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21年的57.35%。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在过去的20年里急剧上升, 但随之而来的最凸显的问
5、题是城市对乡村文明的侵蚀与同化, 乡村价值的式微, 民间信仰的淡化, 集体记忆的消失以及群体认同的瓦解。当乡村城市化初期的粗放式经济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 进入转型升级的发展瓶颈阶段, 乡村文化的缺失将加速乡村土地、人口、产业等问题和矛盾的集中爆发。费孝通先生在中国.变迁中的文化结症一文中提出:所谓的文化就是指一个团体为了位育处境所制下的一套生活方式。位育即是adaptation适应和手段, 生活是目的, 文化则是适应的设备和工具。1从这个理解上进行思考, 对当代中国大部分乡村而言, 这种适应更多地体现在.和技术的变迁, 体现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而乡村文化作为适应的设备和工具在近些年的
6、转型中显然是缺位的。乡村文化的缺失, 淡化了人们对乡村价值的意识和认同, 甚至长时期地把乡村作为城市的加工厂和附属地, 传统的乡村文化被忽视和抛弃, 或者说传统的乡村文化仍未进入现代化的转型, 而新的文化体系尚未建立, 乡村文化的真空期将严重阻碍城乡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在城市化进程尚未如此急剧之前, 中国的传统乡村是极富人情与智慧的, 在血缘与地缘的联结上孕育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有的外化于物, 有的内化于行,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文简称非遗) 即是乡村文化的精髓与灵魂。传统乡村的场域较之城市的发展相对落后, 大部分村民依靠农田耕作与手工艺营生, 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但自有一套被群体认可
7、的价值体系崇尚自然、尊重农耕规律、规范长幼秩序等, 他们通过特有的实践、表演、仪式、习俗等方式有条不紊地生活, 乡村呈现出一个相对封闭平衡朴实的生态系统, 在此系统之上非遗得到最大程度的积淀与认可。随着城市化的变迁, 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被打破, 村民不再满足于相对原始的生活状态, 而急于改变物质经济匮乏的现状。比如贵州省梭戛乡长角苗人在20多年前, 仍过着与世隔绝的传统乡村生活, 但随着外村人足迹的踏入, 长角苗人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当地的村民也开始了解外界并表现出渴望融入现代化生活的迫切意愿。大量的文化遗产在城市化激进的阶段被忽视及遗忘, 存留下来的部分文化遗产也选择在市场经济背后亦步亦趋。
8、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在憧憬民族复兴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乡村文化复兴必然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乡村文化也应成为乡村产业、生态、乡风等领域的重要支撑。作为乡村文化的精髓, 非遗与乡村振兴的深层关系, 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互支撑和促进等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非遗保护乡村振兴战略赋予非遗保护新的机遇, 但也存在潜藏的危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任务包含五个方面, 相比十几年前的.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 是对过去
9、城乡发展一脉相承的改进和超越, 以前追求的是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宽裕、管理民主和乡风文明, 今天提出的战略任务是产业要可持续性地发展兴旺、乡村环境生态宜居、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政府在乡村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也从管理走向治理, 过去强调过程, 今天相对重视结果。乡村振兴中的经济建设着重解决土地问题, 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 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乡村, 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已经非常小, 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 这些乡村大多数以村级工业园区为载体, 正在探索互联网+乡村、文旅型田园综合体等新兴的乡村发展方式,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乡村仍在第一产业的机械化和规
10、模化生产上努力。乡村经济发展的态势将会给非遗保护带来巨大的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市场贸易的开放将加大非遗对外传播, 生产工具的革新给传统手工艺实现大规模生产性保护提供可能, 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下基于他需的非遗供给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催化, 这些都将使非遗传承更适应城市化带来的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趋势。然而, 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机遇背后隐藏的危机, 比如近几年全国范围大肆兴起的乡村旅游观光休闲产业。2021年, 该产业增加值达到5 700亿元, 相当于当年农业增加值6.37万亿元的8.9%, 实现了21亿人次的乡村休闲旅游, 2有学者预测到2021年, 乡村旅游人次将达到50亿。伴随乡村旅游业的兴盛,
11、 民宿经济呈井喷式发展。据媒体报道, 目前全国已经形成徽文化圈民宿群、客家文化圈民宿群、滇西北民宿群、浙南闽北民宿群等乡村经济带。3乡村旅游业及民宿经济陡坡式的增长, 极易引发非遗产业化过程中的纯功利行为, 乡村非遗主体没有经过市场经济循序渐进地适应与调整, 在巨大利益冲击下随波逐流, 对习俗信仰、传统技艺不愿坚守, 或者无从适应导致的无法坚守。当独具本土特色的原生态生活方式纯功利地成为游客的文化体验对象时, 这种生活方式已经被客化、被改变。有的乡村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 不惜随意更改本族群流传已久的祭祀仪式、服装礼仪, 甚至为游客奉上自己生存的空间, 村民都移居别处, 整个乡村已经被完全异质化
12、, 除去乡村外观的痕迹, 毫无生气, 非遗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下被遮蔽吞噬。我国乡村产业整体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 乡村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还没有实现, 在政府监管、市场运营、消费评价等领域依然还有很大空白, 因此乡村经济建设既是非遗保护的重大机遇, 也暗藏危机。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 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尤其是在发展特色产业、营造乡风文明和提升乡村治理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乡村产业发展不可千篇一律, 必须因地制宜, 无论是对传统手工业的转型升级还是乡村旅游服务业, 特色文化将会成为发展的新兴动力。随着人们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移, 对异质文化的追寻和探
13、索, 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接受, 时代赋予人们文化观念的转变将直接作用于行为与消费。非遗是乡村文化最具特色、识别度最高的部分, 更是最容易成为吸引外来者的人文资源, 对非遗进行创新的生产性保护, 使其成为乡村文化产业中的核心要素, 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非遗所蕴含的历史记忆、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价值体系是乡村文明的重要构成。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将有效地增强村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尤其是村民的群体文化心理结构很多都融入呈现在非遗之中, 非遗向善精神的提炼与复兴可以有效地促进乡风文明和提升乡村的自治与德治。三、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困境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困境首
14、先受到国家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从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 国家的发展重点放在了工业化与城镇化, 直接的结果是资源配置导向与国民收入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三农发展。19501980年, 农业部门总共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约10 243.74亿元的积累, 农业资源输出总额达到14 508.77亿元, 4但是农业部门从工业部门和城市化中得到的物质资源和经济反哺要远远少于自身的输出, 城乡处于二元发展的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逐步对城乡发展的布局进行了调整, 2021年3月份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212021年) , 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
15、设的若干意见及同年7月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 规划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积极推进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提升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以特色小镇为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新探索。虽然我国的城乡关系已经从单向的城市化向城乡双向双建转变, 但城乡融合高效发展依然是我们需要努力的美好愿景。在此背景下, 乡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重心集中在土地、人口、资源等问题上, 对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资源转化上不够重视, 方法途径也有所欠缺。基于上述发展历程的影响, 乡村文化价值背离和非遗主体身份流失也是非遗保护面临的问题。张伟在英国的灵魂在乡村一文中写道:英格兰的乡村
16、, 以某种方式表现了这个国家所有的高贵和永恒并把乡村看做英国留给现代生活的遗产。5相比之下, 在我国的大部分乡村, 村民缺乏对乡村文化的自我觉醒, 更谈不上文化自信, 乡村经济的落后使得他们希望通过考大学和工作等方式逃离本土, 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 空心化现象加剧。2021年全国农村常住人口比2021年减少8 140万人,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了7.4%, 6其中农村常住人口中青壮年减少数占比较大。笔者在走访广东沿海城市一些经济收入较可观的乡村时发现, 村里的收入仍然是依靠厂房物业出租, 依靠着传统的土地红利来支撑, 有能力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外出务工和生活, 留在村里的村民对本村的历史文化、节庆民俗、传统艺术、生活方式的认识很多只停留在表层, 并未达到价值认同与身体力行的状态。随着对文化遗产认同保护群体的减少, 非遗传承人年龄的增加, 非遗主体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