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教师版 (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阮 郎 归 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9.末尾两句表现 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按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句。
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新课标卷II)(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
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解析】解答此题,要学会运用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来概括,比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等;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理于物等其他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案】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 “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到,虽然题目只是问的两个“灯前”所表达的不同意思,答题时必须紧扣这个基调韦庄《含山店梦觉作》诗歌赏析【注释】 ①含山:唐武德六年(623),分历阳县西部地区原龙亢县境域设含山县,县以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志》说:“在含山县西三十里,崔巍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太平寰宇记》又说;“以县境众山所含,故名含山县。
一说含山在今山西闻喜 ②袂:衣袖 ③觉:睡醒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乡思的经典作品 在唐代诗人那里,“回家”与“仕进”是一对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对于锐意进取、自视甚高的唐人而言,若是功业无成,宁可“一醉任天涯”,决不轻易还家,必须坚忍地前行这便有了韦庄将“流离”“别家”当作一种习惯,成为生活常态与其他诗人相比,韦庄似乎表现得更为洒脱,更加决绝,“等闲挥袂客天涯”,唐人的胸襟、气度与抱负尽出,毫无悲悲切切之感韦庄的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是唐末乱世典型的漂泊者,他的这句诗,最能表现唐代士子气度 但是乡思功名两不弃,又谁也克服不了谁,自然会让许多诗人不约而同地将这份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韦庄一生又是饱历艰辛,读书时数米而炊,秤薪而爨,加之早尝寇乱,间关顿踬,其漂泊流浪之苦、去乡怀国之痛的体验不可不谓深刻,这些在他的诗作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孤灯所具有的悲剧意味,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疑,那是一种凄然的美,仿佛万籁俱寂之夜,只有一盏孤灯,作者企图在黑夜中寻找寄托,然而醒来时却是斜月相迎,此情此景让人愈加惆怅。
羁旅漂泊本是人生常有的际遇,而在离乱的时代更不足为奇他善于从内在的角度契入,以其深刻的感悟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这种人之常情显得格外动人全诗的境界直白而不深隐,其间却处处涌腾着感情的潮流,那淡定,那昂扬,那思念,那怆然,甚至那惆怅迷茫的叹息都发自内心深处,若隐若现,既不激烈,也不哀怨,厚重深挚,令人品味不尽,使人想见风度夜深人静,好梦搅醒后的诗人,兴尽悲来,他心头袭上的哀感绝不止一己的生命飘泊无着之感,更是人类生命的苍然之悲感韦庄这种清丽柔婉诗风,属于典型的晚唐格调,于此诗犹见一斑宿渔家郭震注释 生涯:生活海涯:海边译文】 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白天在海上捕鱼虽然辛苦,但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开心惬意赏析: 从体裁角度看,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写夜宿渔家所感到渔家生活的苦乐与渔民豪爽乐观的性情首句“几代生涯傍海涯”中叠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形成音节朴实流畅,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两三间屋盖芦花”句中的“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灯前笑说归来夜”句中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白天的时候在海上捕鱼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非常的开心惬意。
诗的最后两句写得极自然、优美、有意境,令读者和诗人一起欣然神往该诗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是很不容易的重庆卷)12.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商调·黄莺儿 赠燕[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携归画栋修花口”“千般诉说”等是拟人王謝堂前”,即王导和谢安,“乌衣巷”,原是三国东吴禁军的驻地,后东晋王谢再此居住,繁华一时,终归衰落,与“花落”“衔花”等实写对照,既是用典又是虚写2)散曲中 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答案】(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解析】 “携归画栋修花口”即修补房梁上斑驳的花朵,“落花”表明是春末前四句写燕子惜花故衔花,实则寄托了作者惜花伤春之情后四句通过写“乌衣巷”的衰落,“王谢”家族的没落以此抒发痛惜衰败之感。
鉴赏 张潮(1650—1707后)(84)怀才不遇,流寓扬州十年之久,不免也染上沈仕(约1490—1565)的香奁曲风(85),如〔南中吕驻云飞〕“效沈青门唾窗绒十首”、〔南仙吕桂枝香〕“十香曲”十首之类,是其小令的主体风格,但在套数中竟出现隐括《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吊古战场文》四套悲愤慷慨的曲风,想必是受到时局剧变的激发在张潮小令一片南曲软香气息中,唯有〔南商调黄莺儿〕“赠花间四友”(86)较为可观,其“赠莺”云:“爱煞小幽禽,着黄衣,恰似金……喜愔愔,天生不妒,到处结同心似在赞美天真无邪的美少女(或美少年);其“赠蝶”云:“双飞惹得我痴心艳美修髯,便教梦化,栩栩又何嫌化蝶的遐想,倒也浪漫四首咏物之中,私意以为“赠燕”与“赠蜂”是以重笔书写言外心声: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赠燕) 瘦小最无端,向花心,着意钻,偷香手段生来贯纤腰那酸,烘声似欢,酿成芳醴供缗算漫盘桓,两衙朝罢,一样散千官赠蜂)固然“赠燕”一首免不了“王谢堂前”、“乌衣巷口”的老套,但是前三句含意甚深,交织着时代的悲凉。
次首特写蜂儿巧小蜜甜,钻营手段,是讽刺性强的佳作简析:作者以隐逸生活为乐,此作就是写他对自己隐居生活所感受到的乐趣生活简朴,山竹炊粳米饭,山水煮山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住在山上,吃在山林,欣赏的是山中风光事事离不开“山”,伟岸的山、崇高的山,使得他对自己的山居生活感到高洁很显然,这里饱含着与传统世俗生活的对抗情绪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阮郎归 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情感进行分析,是这道题的答题方向,然而题干还指明了分析的切入口,那就是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因此,考生解答这道题,首先必须从词作中找到词人对西湖游人描写的文字,然后去揣摩不同动作神态的人所具有的不同情感示例】“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