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伦敦创建立体高效的交通网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KB
约9页
文档ID:522821639
伦敦创建立体高效的交通网_第1页
1/9

英国首都伦敦是欧洲最著名城市之一,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城区人口 750万如果算上周围的属于伦敦的大都会区,伦敦的人口 则高达1400多万,加上每年大约1500万人次的外国游客,给伦敦的交 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但从总体情况看,除了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期一 些路段会出现交通流量较缓的情况外, 大规模拥堵的情况极少,基本 上做到高峰时期拥而不堵,其他时段通行顺畅10月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络绎不绝的公交车驶过一个自行车租赁站从2003年起,凡进入伦敦市中心区域的汽车需缴纳每天 8英镑(约12美元)的拥堵 费这是10月 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街头拍摄的拥堵费征收区域标志 (红色C字)10月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的一个地铁站内, 人们乘坐电梯新华社记者 曾毅/ 摄合理规划布局构架立体交通伦敦交通可以做到拥而不堵,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整个城市交通布 局比较合理天上、地面和地下的立体交通构架可以用几“多”来概 括:飞机场多到伦敦旅游的游客大概都惊奇地发现, 不管你到哪里 游览,都可以看到天上有飞机飞来飞去这是因为,伦敦周边地区几 十公里内的民用机场多达5个除了最著名也是最大的伦敦希斯罗机 场外,还有城市机场、盖特维克机场、卢顿机场和斯坦斯泰特机场, 而且全部都是国际机场。

每个机场到伦敦市中心都有轨道交通和专用 大巴线路连接,发车密度大,价格也不贵这样一个空中交通布局有 利于乘坐飞机的旅客向多个方向分流,减轻地面交通压力火车站多手持一份伦敦交通地图,你会发现伦敦的火车站星罗 棋布,多达十几个其中最主要大火车站有8个,开往英国各个方向 因此乘坐火车去外地的人流就被分散到遍布伦敦各个地区的火车站, 避免了如北京那样进出城市的旅客全部集中在两三个火车站的情况, 大大减轻了市内交通的压力轨道交通多伦敦的地铁线路目前有12条,全长400多公里,通 往伦敦各个区,每天乘客运量数以百万计任何地区步行到地铁车站 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分钟,设计科学合理,有些站有5条地铁通过, 使得大量人员可以在地下换乘公交车辆多伦敦拥有稠密的路面交通网大伦敦市区共有公共 汽车线路350多条,总长度为2800公里,通往各个街道和住宅区此 外,伦敦还有13万辆出租车,享受公交车辆待遇公交优先行驶保障出行快捷伦敦是世界各大城市中公共交通最发达、 最科学的城市之一公共交通主要由地铁和路面公交组成,而地铁是市内最主要交通工具 1863年 1月10日伦敦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 经过近150年的发 展已经相当完善,所有调度和信号系统均为自动控制。

而且车站多, 布局合理,仅车站就有270多个多数地铁车站都有好几个出口,指 示明确,以利人员在地下分流出站通往主要火车站和希斯罗国际机 场都有地铁,而且到城外数十公里远的希斯罗机场的地铁不专门收 费,与普通线路同样计价此外伦敦还有几条路面轻轨线路,与各大 火车站相连1897年,伦敦开始有公共汽车服务,是世界上最早有公共汽车的 城市之一目前大伦敦市区共有公共汽车线路 350多条,其大红颜色 的车体非常醒目,多为双层别具一格公交车在高峰时间拥有优先行 驶权,不少路面辟有专门的红色公交车道,供公交车和出租车行驶 公交专用车道上方往往安装有摄像头,如你有意或者无意进入公交专 用道,过几天就会收到一张数十英镑的罚款单这样严格的管理,保 证了公共交通的方便和快捷,很多人愿意把小汽车停在家中不用巧用“拥堵费” “智能系统”双手锏伦敦城市面积很大,但核心区域范围并不大高楼大厦和著名景 点以及金融中心等集中在这一核心区,因此也是伦敦控制交通流量和 减少拥堵的最重要的区域在限制城中心区域交通流量方面, 最重要 的措施就是收取“交通拥堵费”,这已成为一项颇具地方特色的经 验伦敦中心区划有一个巨大椭圆形区域为拥堵区, 周一至周五从上 午7时到晚上6时进入该区域需缴纳拥堵费。

从距离该区域的几英里远 的地方就不断出现醒目的大红色“ C'字提示标志,告诉你距离收费 区还有多远,不需进入收费区的车辆可以及早改道 接近收费区时显 示有醒目的红色“ C'字标志频繁出现,不必进入该区域的车辆仍有机会改道行驶越过地面标有红色“ C'字标志即进入拥堵区,你的 车辆将被自动拍下车辆牌号,你必须尽快缴纳“拥堵费”当天缴纳 费用为每辆车每天8英镑,交费一次当天即可多次出入如果第二天 缴纳即需付10英镑因此,对许多伦敦居民来说,在开车时必须注意 前方是否有标注字母C的收费区,一旦越过界线,便须交纳“交通拥 堵费”这项政策从2003年开始实施,根据伦敦市政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 数据,在实行交通拥堵费政策后的一段时间里, 进入收费区的车辆减 少了 21%相当于每天减少7万辆车,而在收费时间段乘坐公共汽车的 人数上升了 6%当然,对此举也存在不小的争议目前,智能交通系统也在伦敦不断投入使用 伦敦市政府近期宣 布,可能会在2010年底对“交通拥堵费”收费标准和收费区域进行调 整据说,在伦敦西部可能不再划为收费区的地方,将采用一种名为 SCOO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优化交通指挥该系统通过在路面下埋 设传感器,收集车流量信息,并传回控制中心由计算机处理,然后发 布红绿灯变化信号。

根据传感器埋设的位置,这一智能系统能估计出 车辆开到有红绿灯的路口需要多长时间,以及前方排队等交通信号的 等待时间,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发布信号严格交规文明驾驶保持通畅交通拥堵除了车辆多的原因外,在许多情况下是有车辆驾驶者的 不良行为造成的因此,文明驾驶不仅仅是个礼貌方面的小问题,而 是事关交通流速的大问题在伦敦驾车的人都有“难开”的感觉伦敦街道错综复杂,整个 城区没有东西南北排列有序的直线街道,街道非常狭窄而且拐弯多 而不少路面设置的公交车专用道和公交车站,也使路面行驶需要不断 并道的情况大大增加但在如此复杂多变的路况下,伦敦路面事故却 很少见英国人似乎人人都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绝大多数人开车非常文明,注意礼让,从不抢道遇到需要并道的时候,基本是 习惯性地两个车道一辆一辆地轮流行驶, 一个车道走一辆,再由另一 条车道走一辆,约定俗成,迅速有序这样既礼貌文明,又减少剐蹭 事故的可能性,同时也避免因大家抢道造成道路堵死, 结果谁都走不 了的混乱状况严格执行交通规则是英国人的一种自觉文明行为 伦敦街道路口 看不到交通警察,一切听从交通信号的指挥,服从交通规则比如, 交通规则规定任何车辆不能影响交叉路口的交通。

因此,即使是绿灯可以通行,但因前方交通不畅,所有车辆都在确定不会在路口停留的情况才会前进,否则任何车辆不会贸然驶入路口因此,即使有时伦 敦的路面交通很拥挤,但任何时候交叉路口均能保持通畅把住第一关提高驾照门槛事实上,交通事故往往是造成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 而据英国的研究证明,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 90%以上在于驾驶员的错误因 此,英国把控制交通事故的第一关放在驾驶员身上,即严格考试,提 高拿驾照的门槛,让每个准备开车上路的司机跨入驾驶室之前, 就都有了良好的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在英国,拿到自己的正式驾驶执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据不久前的一份报道:历时22年,上百次的场地考试,换了 12个教练,花 费1.5万英镑,英国的一位名叫苏茜•休斯的女士终于拿到自己的驾 驶执照虽然这位“笨女人”的情况极为罕见, 但英国考驾照的困难 程度却由此可见一斑,路考三四次通不过是经常发生的情况记者亲身经历了英国驾照考试的严格程度 英国考驾照分为理论 考试和路考两种,均相当复杂和困难理论考试又分为两个部分,选 择题和模拟驾驶选择题考试时虽然只需要回答50个问题,而且正确 回答43题以上即为合格但这50个答题是从大约1000个答题中选择出 来的,因此你必须熟悉所有交通规则才能正确回答这些答题。

为了应付理论考试,记者把厚厚的一本试题反复做了几遍, 并不 时到网上的交规中寻找正确答案模拟考试项目名为“发现险情” 交管部门将各种道路和街道情况制成录像,其中不时出现“险情”, 包括行人突然横穿马路、车辆突然出现、学校正在放学等,看你能否 及时发现这些险情考试的14个小录像中包含有15个得分点,每个得 分点为5分,发现险情立即点击鼠标发现越早得分越高,反之则低, 没有发现得分为零为防止“作弊”,如果你点击鼠标过于频繁则被 视为“欺诈”,自动取消得分资格路考则更加“残酷”虽然规定可以犯15个“小错”,但严重错 误则“一票否决”这些所谓的严重错误并非闯红灯、 超速等明显的 错误,而是考官认为是“严重错误”的驾驶行为, 比如影响别的车正常行驶、存在潜在危险的驾驶行为等不易把握的问题因此,英国考 驾照,两三次能够通过就算表现突出了所幸的是,笔者驾驶谨慎, 中规中矩,第二次路考即获通过虽然许多人对于英国考官的“苛求”甚至是“刁难”表示强烈 不满,但这对减少道路拥堵、有利道路通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官民平等无特权车伦敦街道上拥有行驶“特权”的车辆只有执行公务的警车、 消防车、救护车以及出诊医生的汽车。

这些车辆装有警笛类设备和特殊标 志,其他车辆听到这类车的警笛声都自觉地让出车道让其行驶 而不在执行公务或出诊任务的车辆也自觉地不鸣笛,按正常车辆行驶除了女王出巡和外国贵宾有警车开道并适当控制交通外, 没有其 他官员“特权车”,政府高官一般出行都不配备警车开道,不实行道 路交通管制比如,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被任命为政府首相从白金 汉宫乘车出来时,他的车子和普通车一样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 灯行,拐弯时让直行车辆,毫无特权平时到议会开会作证时,卡梅 伦也大多从唐宁街10号出来,然后沿大街步行至议会,不设警车开道 这些开明之举可以减少交通管制进而减少交通拥堵的情况发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