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试题答案及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酸和碱试题答案及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的酸和碱 (指示剂)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水考查目的:无色酚酞的变色。答案:A。解析: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A项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的,BC是酸性的,D项水呈中性。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A柠檬汁 B苹果汁 C纯净水 D石灰水考查目的: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答案:C。解析: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纯净水是中性的,所以石蕊仍然呈现紫色。3向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呈()A无色 B紫色 C红色 D蓝色考查目的:紫
2、色石蕊溶液的变色。答案:C。解析: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一部分和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石蕊变红。4用下列方法能把稀盐酸、蒸馏水、石灰水一次区别开来的是()A品尝 B闻气味 C滴加酚酞试液 D滴加石蕊试液考查目的:常见物质的鉴别,指示剂的变色。答案:D。解析: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所以只有石蕊可以一次性区分开。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盐酸遇石蕊溶液就可以变红 B酚酞溶液可以使稀硫酸变红C用石蕊溶液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
3、用酚酞溶液可以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考查目的:常见物质的鉴别,指示剂的变色。答案:D。解析: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6小冬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活动中记录如下,由下表判断,不能做指示剂的是()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中性溶液中在碱性溶液中A牵牛花瓣红色紫色蓝色B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C紫萝卜皮红色紫色黄绿色D月季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考查目的:指示剂的选择。答案:D。解析:胡萝卜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均呈现橙色,所以不能做指示剂。7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到酸
4、溶液显红色,遇到碱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物理变化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性溶液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D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考查目的:指示剂的变色。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蝴蝶兰花的溶液可以做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是化学变化。8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显色的溶液,若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为紫色 C可能显蓝色 D一定显无色考查目的:指示剂的变色。答案:B。解析:滴入无色酚酞不显色的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所以滴入石蕊后可能为紫色或赭红色。9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
5、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考查目的:指示剂的变色。答案:B。解析: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二、填空题11许多植物的花瓣或果实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水中在碱性溶液中牵牛花红色紫色蓝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玫瑰浅红色浅红色绿色(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石灰水的是 、 。(填植物的
6、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白醋浸泡后晾干,将所提取的玫瑰汁液均匀喷洒在纸玫瑰上,纸花会变成 。 (3)小亮用此牵牛花汁检测附近造纸厂排放的废液酸碱性,溶液呈蓝色,这次废液显 。 (4)与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考查目的:常见物质的鉴别,指示剂的变色。答案:(1) 万寿菊 、胡萝卜(2)浅红色(3)碱性 (4)牵牛花。解析: 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要求是能在酸性、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第2课时) 一、选择题1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A酸都能在水中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C酸中都含有氢气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7、考查目的:酸具有通性的原因。答案:A。解析: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我们称之为酸的通性,根本原因是酸在水中电离出H2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这是利用浓硫酸的()A腐蚀性 B脱水性 C吸水性 D氧化性考查目的:浓硫酸的性质。答案:C。解析: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在化学实验中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3保存或使用浓盐酸的合理方法是()A用广口瓶存放浓盐酸 B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浓盐酸的气味C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D浓盐酸可以做干燥剂考查目的:盐酸的性质和用途以及闻气味的正确方法。答案:C。解析:A项液体药品要保存在细口瓶中,B项不能把鼻子凑到试剂瓶口闻气味,C项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必须密闭保存,D项
8、浓盐酸没有吸水性所以不能做干燥剂。4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A溶质质量都不变 B溶剂质量都增大 C溶液质量都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考查目的:浓盐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吸水性 。答案:D。解析: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去的是溶质氯化氢气体,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有吸水性,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5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A没有特殊要求 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D迅速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后搅动考查目的:浓硫酸的稀释方法。答案:B。解析: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并且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
9、,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水会浮在水的表面并沸腾,导致酸液飞溅。所以需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D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都会变为红色考查目的: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答案:B。解析:A项浓盐酸有挥发性,试剂瓶口会有白雾,浓硫酸没有,B项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和氧化铁反应,都可以除铁锈,C项浓盐酸不可以做干燥剂,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D项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7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
10、的()A能与金属反应 B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碳酸钙反应考查目的: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答案:C。解析:金属表面例如铁表面会有铁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氧化物。8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紫卷心菜制酸碱指示剂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C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锈斑D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考查目的: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答案:C。解析:C项食盐水浸泡不会除去铁锈,反而会加速菜刀的生锈。9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B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
11、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C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D若不慎将玻璃仪器打碎,要赶紧把碎玻璃清理干净。考查目的:实验意外事故处理的正确方法。答案:B。解析:B项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不能用手揉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或者就医。10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B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D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考查目的:初中化学常见推理。答案:C。
12、解析:A项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实际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使其变红的。B项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后,不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C项是正确的,只含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但是含氧化物的不一定都是氧化物。D项能使点燃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不只有二氧化碳。二、填空题11将一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可观察到 色的铜丝表面变成 色;然后将它浸入稀硫酸中,铜丝表面变成 色,反应后的溶液变成 色。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考查目的: 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答案:红 黑 红 蓝 2CuO2 2CuO CuOH2SO4CuSO4H2O。解析:铜在空气中可以和氧气反应
13、氧化铜,氧化铜可以和稀硫酸反应。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仪器a的名称是_。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 装置有误的是_(填编号)。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甲、乙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查找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甲取样于试管中,滴加_试液试液变红有盐酸乙取样于试管中,加入_ 反思:实验后的酸性废液不能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会污染地下水。如果剩余溶液中只得到氯化钙溶液,同学们认为加入稍过量的_(填化学式),经 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考查目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及酸的化学性质。答案: 试管 CaCO32HClCaCl2H2OCO2 向上排空气法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