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概说【提要】文章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提出智慧图书馆是继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更高级阶段。智慧图书馆是在物联网环境下,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最后,文章构建了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图书馆的发展是渐进式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伴随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正式提出并迅速波及全球,在图书馆界,继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智慧图书馆正在走进人们的视野。1、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自2009年IBM率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后,各种各样智慧的概
2、念,如智慧城市、智慧企业、智慧医疗等成为人们研究和描画的重点。其中,智慧图书馆也概莫能外。目前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描述,例如从智能建筑的角度等。检索近期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较多地与物联网、云计算及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等概念相联系。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建立在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基础之上的新型图书馆,具有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的双重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基础,人物互联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构成,而实现由知识服务向智慧服务的提升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精髓。可以说,智慧图书馆的外在特征是泛在,即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
3、持下提供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服务;而其内在特征是在继提供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之后,提供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满足读者日益增长与不断变化的需求。可见,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服务技术提升、服务理念创新、管理形态转型的一场革命。2、智慧图书馆的构建智慧图书馆是目前图书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是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成熟后的一种全新形态。智慧图书馆是在物联网环境下,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智慧化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物联网技术、智能设施、智慧化服务,其构建可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和服务层面。物质层面是基础,技术层
4、面是关键,而最能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和服务水平的则是服务层面。三个层面互为支持,共同支撑起智慧图书馆的大厦。欧美图书馆界是智慧图书馆理念的率先提出者,而智慧图书馆的实践也首先出现在欧美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中。目前,国内外一些图书馆已经进行了智慧图书馆部分功能的尝试,通过物联网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提供图书馆智慧服务。例如,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于2003年提供的一项被称为“Smart Library”的新服务;台北市立图书馆于2010年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建设了一个无人值守的智慧图书馆,通过感应装置实现用户的身份验证,自助借还机协助用户完成无人值守的借还操作;上海图书
5、馆率先开展了手机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等等。智慧图书馆融合了感知智慧化和图书馆服务智慧化,图书馆不仅提供资源的服务,而且通过人和知识的融合,为用户营造一个和谐的知识生态环境,提供更高层次的智慧服务。 目前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物联网与云计算,是从技术的维度出发研究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更应该重视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集群整合与协同管理,是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支撑下的泛在、便捷和跨越时空的高水平的智慧化服务,注重的是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当一个图书馆既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又重视满足用户日益变化的信息需
6、求;既重视文献资源的智能化、集约化管理,又能将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智慧服务融入其中,并将以上要素作为共同推动图书馆追求更高品质的服务时,这样的图书馆就可以被称作是“智慧图书馆”。3、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图书馆2.0”与“智慧图书馆”体系都是建设在复合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硬件及技术上。“图书馆2.0”主要依赖“Web2.0”技术,包括Blog、Rss、Wiki、Instant Message、Tag、Ajax等等,而“智慧图书馆”则主要依赖于物联网、传感技术和云计算机。因硬件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智慧图书馆”与“图书馆2.0”相比能提供更高层次、更具个性、更加智慧的信息服
7、务,但两者的服务理念与内涵是一致的,都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个性化服务”为原则。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应该是基于图书馆员智慧的知识服务,是基于信息资源的深度知识挖掘以及具有用户需求分析功能的专家式的系统服务,是一种有品质、有价值、有内容的高层次服务。柯平教授曾说:“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是在不断提升的,有三个台阶:一是文献服务,二是信息服务,三是知识服务。这一路径反映了服务从依赖资源、技术与工具到越来越依赖图书馆人的智慧。”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台阶应该增加一个,即第四个智慧服务。3.1、智慧服务的概念在百度百科上,智慧的定义是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把握和解决事物的能力。智慧是推动知识转化为
8、生产力、实现知识价值化的重要力量。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的知识中心,是知识聚集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图书馆要帮助用户在使用知识的过程中创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是仅仅提供信息服务就能做到的,必须依靠图书馆创造性的知识服务,也就是说图书馆要提供有智慧的知识服务。可见,智慧服务是建立在知识服务基础上的,运用创造性智慧对知识进行搜集、组织、分析、整合,形成全新的知识增值产品,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并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服务。图书馆智慧服务关注的是通过知识产品的服务给知识用户带来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知识产品的增值,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3.2、智慧服务的特征印度著名图书馆学
9、家阮冈纳赞在其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提出:“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明确了图书馆的核心定位就是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心灵,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使人们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人类社会更加文明、和谐、昌盛。而智慧服务是图书馆实现其核心定位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与以文献载体为主提供的图书馆文献服务,以信息传播为主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以知识传播为主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相比,图书馆智慧服务是以用户的智慧生成过程为中心,致力于培育用户驾驭知识、运
10、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进而实现智慧创造。图书馆知识服务是智慧服务的前提和基础,而图书馆智慧服务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深化和升华,图书馆智慧服务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公共性,其服务是面向广大用户、社会群体和全人类的,是一种普惠范围的服务;二是智慧性,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是在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基础之上的智慧服务,图书馆充分发挥客观知识的拥有者、整合者、启发者的核心作用,帮助用户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创新知识、提升智慧;三是资源丰富性,图书馆必须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掌握丰富的信息资源,包括纸质资源、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等;四是管理集群化,图书馆通过集群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知识的共建性
11、整合、集约式显示、便捷性获取、无障碍转换、跨时空传递等;五是服务协同性,包括行业协同、地区协同、国家协同、全球协同等,在系统的顶层设计上整体推进,使资源由分散趋向集约、由异构趋向统一,克服资源在布局上各自为政、分散管理和重复建设的弊端,实现智慧图书馆的管理使命。3.3、智慧服务平台的构建从信息管理与应用的角度来看,智慧图书馆建设可分为信息汇集、协同感知和泛在聚合三个阶段。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构建必须具有异构性、开放性、移动性、协同性、融合性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用户的实际信息需求,通过构建、整合各种信息资源、网络平台,提供让用户放心且安全的使用环境,使用户能够跨越时空、无障碍使用图书馆的
12、资源,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各种信息需求。(1)、服务主导原则。在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中,技术、资源和服务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技术是必备的手段,资源奠定了内容基础,而服务是最终的结果。阮纲纳赞曾说“书是为了用的”,在物联网和云计算环境下可以看作“资源是为了用的”,“资源利用”是图书馆服务的根本所在。技术是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体系的支撑,资源是智慧信息服务体系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资源,智慧信息服务体系统就会成为“无米之炊”。服务是智慧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是智慧服务平台构建的立身之本。(2)、资源集成原则。资源集成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技术基础,图书馆需要借助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
13、术建立起文献感知服务系统和整合集群管理系统。这里讲的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型、网络型各类载体的资源。资源集成就是在各个文献信息机构、各类文献之间建立起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跨库网转换互通、跨媒体深度融合、跨馆际物流速递的服务与管理模式。例如,2012年3月成立的首都图书馆联盟由位于北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图书馆、党校系统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以及医院部队、中小学图书馆和北京市公共图书馆共110余家图书馆自愿联合发起成立。首都市民今后有望仅凭一张读书卡即可浏览百余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近期将做到:“一馆办证、各馆通用”、“一卡借阅、就近还书”、“一馆藏书、各馆共享”、“一馆讲座
14、,各馆转播”、“一馆咨询、多馆服务”、“与出版机构合作,推出优惠图书”。(3)、以人为本原则。在资源集成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与人的时时相联,其中既包括资源与馆员的互通相联,也包括资源与用户的互通相联。这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关键,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发展理念与实践。如深圳图书馆研制出的第二代智能书车和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系统,台湾研制的智慧型图书馆和图书定位系统,上海普陀区图书馆设立的图书漂流自助亭等。这些表面看起来无人值守的图书馆,其自助服务是建立在前台的服务机与图书馆后台的集群网络化布点、信息化管理、一体化物流的庞大的管理系统之上的。通过后台强大的管理系统和集成化服务,实现了馆员资源用户的互通互联,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体现出图书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原则。4、结语智慧图书馆为图书馆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愿景和新的希望,也为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满足。尽管现阶段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仅仅处于初始阶段,一些尝试也属于试验性的,但随着RFID等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前景一定十分远大。一是建立起用户与馆员多维的交互模式,图书馆服务也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智能化和智慧化。二是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用户信息的自组织和自主知识空间的构建,通过网络技术、语义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语义抽取,构建行业或学科的宏观知识空间和用户特定的微观知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