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一、总体情况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从2010年10月份开始,至2011年7月结束,共有2604名学生参加,指导教师395人,其中,业界指导教师18人。二、过程管理(一)指导教师1.指导教师职称。从下图的指导教师职称情况分布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指导教师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初级职称指导教师占7%的比例,除空间系、管科系外,其它各系均有出现由初级职称老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2.指导教师与指导学生的比例。根据“关于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调研报告)工作的补充通知”要求(厦理工教201056号),指导教师与指导学生的最高比例为1:12。大部
2、分院(系)严格遵守该规定,并且,数理系、电子系一些来自生产、管理一线的课题(数理系11篇、电子系21篇)还聘请外单位专业人员(具备中级以上职称)进行校企联合指导。商学系的电子商务专业,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有一部分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比例远远超出1:12的最高限制,具体指导教师及指导人数及论文第一次抽检情况见下图。(二)选题1.大部分院(系)均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一生一题的原则完成选题工作。电子系、数理系由于有校企合作课题,选题工作相对推迟;艺术系受专业特点的限制,改题现象频繁、严重。2.本科教学合格水平评估指标要求要有50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室、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理工
3、科类院系都能达到指标要求,环工系、计算机系和土建系这个指标甚至达到100%。文科类院系除艺术系、外语系达标外,其他各系均远远低于这个指标值,尤其是管科系的物流专业仅占0.83%。(三)论文检测2011年引进同方知网的“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检测2011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总计844篇,不合格189篇,占22.4%(参考同类高校标准,文字复制比超过30%视为不合格)。具体情况见下面图表。200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抽检情况汇总表土建系由于专业特点,系部反馈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都是具体案例,保证不可能存在抄袭现象,故未对其毕业设计进行文字复制比检测;艺术系的毕业设计
4、多以图片形式存在,学生没有做成word文档,无法上传到系统,故也未进行检测。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检测结果复制比区间分布图(百分比)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检测结果复制比区间分布图(数量)(四)答辩及成绩评定1.关于答辩安排。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分为一次答辩和二次答辩,一次答辩不及格或优秀的学生必须参加二次答辩,各系部按规定应提前三天把答辩安排情况送交教务处,但很多情况是教务处不催,系部就忘记交,有些系到答辩前一天才交,有些系是事后再补交,导致教务处不能及时联系督导团到各系巡查答辩情况。2.关于成绩评定。教务处针对全校统一制定了指导教师用和答辩小组用的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分标准,空
5、间系、环工系、管科系在此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系专业实际,制定了更符合本系实际的评分标准的补充规定。计算机系则制定了中期检查的评分标准,组织学生进行中期检查答辩,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以此作为考核评分的依据之一。(五)文档归档1.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文档归档情况:除艺术系、文传系和商学系尚有部分文档未提交给教务处,其他各系均已按要求把相关文档提交齐全。绝大部分院(系)的总结报告内容充实,根据本系实际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所在及改进措施,但也有个别系的总结报告流于形式,内容比较空泛,没有什么建设性内容。文传系、艺术系尚未提交总结报告。各系总结报告见附近。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
6、部文档归档情况待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再进行抽检。2.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档归档情况进行了抽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1)“签字”、“盖章”不齐全,指导教师、院系负责人该签名未签名,该盖章未盖章,艺术系此情况尤为严重。(2)指导教师和答辩小组的评语过于简单,千篇一律,有些指导教师的评语与成绩不能相互对应。针对这一情况,新修订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要求“指导教师评语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避免简单抽象、千篇一律,字数不少于150字”,答辩小组评语不得少于100字。(3)答辩记录表内容空洞。答辩记录表没有按实际答辩内容进行记录,内容空洞、简单,不能反映答辩学生的实际情况,艺术系此情
7、况尤为严重。(4)参加二次答辩的学生档案袋里没有二次答辩记录表。(5)有些学生论文撰写格式不够规范(商学系)。三、优化流程1.重新整合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种表格,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工作程序。2.优化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更新意见最后提交给信息中心,由其转达正方系统负责人。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选题与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文经管类大部分课题停留于理论研究,大多数论文的深度不够,应用性不强;理工科类则虚拟题目相对较多,同科研项目结合的较少。建议:(1)指导教师应加强科研,尤其应多考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问题,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更多地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多探索新问题,尽
8、可能多出些既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又符合学生具体实际的课题;(2)应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种学科竞赛,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并从这些活动中提炼课题进行研究;(3)加强校企联系,由合作企业提供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学校与合作单位联合指导。2.由于指导教师经验不足,部分学生选题过于空泛,题目过大或过深,造成后期更改题目现象频繁,甚至有个别学生直到答辩时才被告知题目与设计(论文)内容不甚符合。建议:(1)各系、各教研室应加强对指导教师,尤其是第一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把关,使指导教师具备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使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2)对于初级职称指
9、导教师,应有副高以上职称指导教师联合指导,而并非仅仅只是挂个名。3.少数指导教师指导论文不够认真,对学生缺乏有力的督促和指导,导致部分学生设计(论文)抄袭现象严重;个别系部指导教师与指导学生的比例超出了1:12的最高限制。建议:(1)充实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指导人数不能超出学校规定;(2)加强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责任意识,在学生定稿前,指导教师应每周至少与学生沟通一次,并做好指导记录。4.学生知识面窄,对所选课题缺乏基本的知识积累;依赖性强,文献查阅能力和信息收集、整理及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建议:(1)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教予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知识灌输;(2
10、)各系可根据本系实际情况,在学生大二、大三时,对某些课程以学年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让学生对论文的撰写有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3)联合图书馆,多开设一些查阅文献等知识讲座,提高学生运用数字信息的能力。5.学生对待毕业设计(论文)的态度不够端正,把大部分本应用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和精力用在找工作、实习等其他方面。同时,毕业设计(论文)有一整套的工作程序,如开题报告、任务书的完成时间,中期检查表等,但由于对学生没有明确的考核和奖惩办法,其结果好坏对学生的最终成绩没有什么影响,即使学生前期拖延严重,只要后期赶上,就可以参加正常的考核工作,导致这些管理规定实际上流于形式。建议:(1)把毕业设计(论
11、文)工作整体时间安排稍微提前,充分利用寒假时间;(2)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项工作,同时把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为考核评分标准之一,学生缺席累计超过1/3总工作日,可不予提交答辩。6.个别系的答辩程序没有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和要求,答辩小组成员少于3人。建议:(1)加强过程监督,教务处联系督导团随机到各院(系)巡查一次答辩和二次答辩;(2)各系可组织部分非毕业班学生参加旁听以便交流示范。7.有些指导教师随意更改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缺乏严肃性。建议:更改成绩应严格按照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按照程序填写“厦门理工学院成绩更正申请表”,写明更改原因,教研室主任、系部分管责任人签字后报送教务处审批后方可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