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体态律动是指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多指人听到音乐后,按照节奏而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一种感觉。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及人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认识反映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的,在音乐训练中,只训练耳朵和嗓子是不够的,人的整个身体都必须经受到训练。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合理使用律动辅助教学,通过律动表演和即兴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与表现能力,使学生真正地爱上“音乐”课。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
2、理特点,将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律动运用到低年级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喜爱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关键词:体态律动教学法 小学低段音乐 课堂教学 前言小学12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上都带有幼儿的特征。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好模仿;情绪易兴奋、易激动、不稳定。根据12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音乐教学中加入律动教学,能培养了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创造力。将“律动”教学与小学低段音乐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用律动培养音乐素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一、体态律动概述(一)体态律动的提出达尔克罗兹达尔克罗兹(1865195
3、0)瑞士音乐家、教育家。1892年他任日内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大约在1900年左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针对这一点,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的教学法。他前后花了约几十年的时间从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在他的艰苦努力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成功。今天他的方法不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还推广于音乐治疗、残疾与弱智儿童以及康复医疗等领域中,在五大洲都有专
4、门的学校,培养该教学法的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到日内瓦,建立了达尔克罗兹体系研究所并领导该所直到他逝世。(二)体态律动的形成发展和基本内容1. 体态律动的形成多年前,达尔克罗兹在教学中就发现了学生在音乐演奏中的问题,由此他苦思冥想,总结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首先,他让幼儿认真地听音乐,去感受音乐的节奏。但在这期间,他却发现了许多问题,如果只是听一听音乐,这样不足以让幼儿准确把握,而且也缺少对音乐的互动,这样身体与音乐的结合就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此后,
5、他就一边注重培养身体对音乐的反应,一边还要注重心理聆听音乐的感悟。将整体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达到完美的充分的融合,收效颇丰。这样下来,很多孩子本身没有什么音乐感受的,经过练习都表现明显的进步,动作自然、随和。有了上面在教学中的认识和经验,他就更加灵活的掌握了学生对音乐的反应,并且设计了一套连串的音乐练习活动,总体就是通过大脑感悟、情感、身体动作结合起来,充分表达出每个人对音乐的解释,协调身体和大脑机能的发展。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很简单的动作如跑、跳、坐、蹲等在不同方位、不同姿势表演相互组合下来表现不同曲种、调式和节奏旋律。体态律动因而产生了。2. 体态律动的发展体态律动凭借着自身的音乐教育活力
6、,被各界音乐教育家推崇。同样的,在早年间,这一体系就被传播到我国。从1986年至1996年,体态律动就在大小文章、刊文中被提写到。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是外国音乐教育研究专题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体态律动这一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在我国的发展还只是杯水车薪。由于许多条件的限制,因而没有广泛的传播应用。3. 体态律动基本内容体态律动的学习是一种将音乐和肢体动作以及内心对音乐的领悟三者融会贯通的过程,音乐所传达出的灵魂不是仅仅用简单单纯的动作表现出来就完美了,而是真真的可以将音乐节奏融入内心,通过内心的理解,达到人身音乐的完美共鸣,这就是直接用我们的身体在感知音乐。因此我们要学习体态律
7、动,了解它真正的内核。(1) 节奏的训练节奏的训练是体态律动教学中的核心部分。体态律动的的目标是由节奏所传达出的思想经过大脑的的感悟,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一种融合的过程。通过这种互动,实现音乐与幼儿的身体动作的结合。通过音乐中节奏的动感使幼儿在聆听时有所体会,并根据不同节拍的强弱、快慢、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快慢间断变化。在练习中,我们鼓励幼儿将全身的肌肉进行放松,这样就比较容易掌握拍子的强弱变化,并且同这样的练习,还可以锻炼儿童对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身体的平衡能力等等。案例: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其多列这首歌曲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四分音符合和八分音符的区别,教材上用节奏小人“走”和“跑跑”来对应四分音符
8、合和八分音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身体的“走”和“跑跑”来感受四分音符合和八分音符。学生在用身体律动感受“走”和“跑跑”以后,用拍手和念、拍手和口型念、拍手和心里念来掌握熟练其多列这首歌曲的节奏,以达到学会歌曲的目的。图为学生课程表演律动其多列(2) 体态律动注重时、空、力量时间、空间和力度之间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律动的表现。这样才能在一定时间里完成音乐的表现和舞动。空间、时间、力度始终贯穿于体态律动之中,三者相辅相成。在不同的空间里,我们会做相应的动作,运用一些空间的移动、跑、跳、走等简单动作,就会表现出音乐中许多的内容。案例:在表演动物说话这首儿歌的时候,我可以带领孩子们在教室的空间里,
9、运用我们的手部动作,脚步动作,和身体扭动,再配上一些简单的走动,就可以将这首儿歌表现出来,气氛十分活泼、欢快,孩子们学习的也快乐自如。 二、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运用的基本内容 (一)“体态律动”在新歌导入中的运用唱歌教学在低年级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唱歌教学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教唱一首歌曲,能够融进许多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因此,怎样使学生对新歌的学习产生欲望,提高兴趣呢?导入是关键。在新歌教学中,借用要学歌曲的音乐,让孩子先动一动,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咏鹅这首歌曲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用手臂叠起来模仿白天鹅的长脖子,根据歌曲的旋律线高低,跟着
10、音乐动一动。(二)“体态律动”在歌曲学习中的运用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最直接的手段,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把人的喉咙比作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歌唱最易普及、最为简便,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歌唱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姿势、呼吸、咬字、吐字外,还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表情动作。歌唱时适当地配合身体动作能更好的使感情外化。特别是新标准还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要积累一定数量的歌曲,如果让这么小的孩子枯燥无味地背诵歌曲,首先学生是被动的,而且好不容易记住了,没两天就忘了,既吃力又没效果。然而根据歌词大意编排简单的动作,学生背唱歌曲的速度明显加快。案例:一年级上册小青蛙找家,一年级的学生本来就生性活泼好动,模仿
11、能力强。在歌曲“呱”、“呱呱”“呱呱 呱”处边唱边模仿青蛙叫的动作,在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家了”时让学生慢慢蹲下来,然后在最后一声“呱”的地方,跳起来唱。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得专注,期待着唱最后一声“呱”。通过律动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三)“体态律动”在处理歌曲中的运用歌曲处理的一般方法有:讲解词义,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风格、特点、注意强与弱,活泼与抒情的对比,作品稍大的还要注意“高潮”的到来等。但由于低年级歌曲都比较短小,相对来说,只要注意强弱的变化,情感的变化,三拍子歌曲还要注意歌曲的韵律感等,一般的歌曲就能演唱的比较好。如在一年级上册教唱歌曲布谷时,让学生从想像、模仿布谷的飞舞的
12、节奏及动作上感觉所描述的可爱的布谷形象,让学生在唱唱、动动及过程中愉快地进入歌曲的美好境地。我先启发学生对“飞”的想象,想象自己是一只快乐的布谷鸟,飞进了音乐的小天地里,自由自在快乐无比。只要求学生跟上音乐节奏互相之间不碰撞,别的不做任何限制。由于没有固定“飞”的模式,孩子们飞得各式各样,音乐一停,要求每个孩子摆一个造型,让老师猜猜“布谷鸟”在干什么?由于动作不受限制,每个发挥了主动创造性,孩子参与性提高,孩子们在实践中不只是学会了飞的技能,更重要是发挥了创造性,培养了个性能力。而教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时,则编排成表演唱、调动学生的情绪边唱边做。这样,歌曲学完后,学生已牢牢记住,只要我唱其中的一句
13、旋律,学生就能载歌载舞地表演起来。学习过程加入一些“体态律动”不仅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兴趣,能主动的学习歌曲,还能形象的记住歌词。 (四)“体态律动”在欣赏教学中的运用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和联想还不够丰富,但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而且自我表现欲望很强。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所以音乐欣赏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在欣赏打击曲鸭子拌嘴时,我通过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讲讲演演图片中发生的故事,然后在请学生边看图边欣赏音乐,最后再让他们随着音乐来动一动、演一演,学一学鸭子的叫和吵闹声,给他们创造一切“
14、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这样学生很快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就能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绪。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种感受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三、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音乐教学中的律动,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上课时要通过播放音乐来律动。通过悦耳的音乐和优美的造型,学生不但欣赏美还能通过动作体验美。在我教授的三年级红星歌一课中,有听音乐变换队形和动作模仿小红军的环节,突然有一学生跑出了队伍,在小红军旁边模仿起了老农民,让小红军喝点水。此时学生不仅学会了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含义,而且
15、律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了情感教育,陶冶了情操。(二)体态律动有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本能1.教师通过让高年级学生自主根据音乐或者歌词编创动作,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即兴能力。2.我发现现在我校学生在课间操走步环节总是踩不准节奏,上课时多以律动形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乐感、节奏感。3.听音乐做出优美的动作,不同的音乐风格不同的设计,自由地用身体动作反映音乐节奏的强弱、快慢,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三)体态律动有利于提高记忆力、观察力和创造力上课播放音乐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会不自觉地根据歌词做出相应动作,在演唱时他会根据这些动作记住歌词。如在欣赏乐曲时,把相同或相似的乐段用相同的动作,不同的乐段则反之,学生在体验观察后可以更好、更清晰地理解音乐。如,在小雨沙沙中,学生听到“沙沙沙”就会模仿小雨作出动作,或者拍手。这些看似抽象凌乱的活动往往对儿童开发智力和创造潜能的挖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四)体态律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益于身心律动是有节奏的做动作、活动,而动作、活动离不开手脚、关节的相互配合,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四肢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它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与体育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现如今,不仅音乐学科在使用达尔克罗滋的体态律动,英语课里面的CHANT等都开始融入体态律动,可见其重要作用。音乐教师只要在课堂上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