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建议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2249319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建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建议 机构编制工作关系到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关系到合理配置党和国家执政资源,要从制度思维的角度认识机构编制的制度建设,将它作为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加以推进。下面是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建议,欢迎阅读参考。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建议 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从严从紧控制机构编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机构编制部门严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做了大量工作,严格有效的执行了上级有关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机构编制管理。 一、严格控制机构

2、编制增长 (一)进一步严格行政机构编制管理 行政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分级管理。省在中央核定的行政编制总额内分配下达给各地和省级各部门,各地各部门不得在省下达的行政编制总额外自行增加用于行政机构的编制。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清理核销自定编制和混用的事业编制,超过中央下达行政编制的现有人员,通过自然减员等办法逐步消化解决,同时,要盘活现有行政编制存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实现行政编制数、实有人数、财政供养数的一一对应。今后,各级行政机构将不再出现新的混用、挤占、挪用或者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的编制。 (二)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 事业编制的核定,既要考虑当地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

3、国家已有定编标准的,按照标准并结合当地实际从严从紧核定;没有定编标准的,应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模大小、任务轻重、社会功能、服务范围等因素,进行通盘综合考虑,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定编。新设置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所需编制,以及现有事业单位因公益服务事业发展确需增加编制的,应通过内部整合和调剂解决;无法调剂解决的,要严格按程序办理。事业编制核定以后,严格按照优化人员结构的要求在编制内配备人员;严禁将事业编制用于行政机构,不得把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混合使用。 (三)加强领导职数管理。 建议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对各部门、各单位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领导职数,必须严格按照同级党委、政府或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三定”

4、规定或机构编制方案执行,不得自行调整和变更,不得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领导干部。 二、强化机构编制法治制度 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建设,完善国务院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制定部门职责分工协调办法,加大职责分工协调力度;完善各级党政部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在明确各部门职能的同时必须逐项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并增强其规范性、可操作性和严肃性。不断探索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机构编制管理办法。 建议试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凡按规定批准成立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都要实行定编定员,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

5、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加强机构编制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对现行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有关机构编制标准。逐步建立机构编制公开制度,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及其执行情况,要通过有效形式向本单位工作人员或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和评估制度。完善机构编制统计和报告制度,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全面。 三、健全机构编制调配机制 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管理、人社管理、财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等的综合约束机制。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机构编制应征求财政部门意见,审核部门领导职数应征求组织部门意见。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职数范围内,组织、人社部

6、门才能配备人员和核定工资,财政部门才能列入政府预算并核拨经费,银行才能开设账户并代发工资,劳动保障部门才能列入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范围。机构编制部门与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 对未按审批程序和权限设立的机构,财政部门不得纳入政府预算范围、核拨经费,银行不得开设账户,劳动保障部门不得办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除国家和省规定的政策性安置人员外,对超编进入的人员,组织、人社等部门不得办理进人手续,财政部门不得核拨工资,公安等部门不得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 四、完善机构编制领导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下,要求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坚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

7、任务,要求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坚持从体制机制上突破,以改革为发展增红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一贯要求,要求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的决心意志,要求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坚持勇于实践开拓,不断加强工作创新。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适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及时掌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重要问题,切实抓好中央有关机构编制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加强机构编制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大力支持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

8、、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意识,坚持原则,严格管理,秉公办事,充分发挥把关、协调、监督等职能作用,促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建议 机构编制部门分设已有一年多时间,现根据工作实践和存在的一些现象,对加强县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一、存在现象 机构编制部门单设以来,通过抓队伍、建制度、重调研、提素质、顾全局、谋服务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县级机构编制宏观管理走向规范。但在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 、县直机关对编制人员的需求与编制限额管理的矛盾逐步显现。编制不足、人员

9、老化、工作压力大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成立下属事业单位,增加事业编制人员的要求强烈。 、上级业务部门干预机构编制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上级业务部门把下级部门的机构编制设置,作为是否划拨经费、是否安排项目资金、是否系统内评先的依据。有的还利用检查工作或县级请示工作之机打招呼提要求。 、超职数超限额配备干部的现象也阶段性存在。 、科级以上干部岗位、编制、工资关系相脱离的现象越来越多,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工资基金审核程序衔接存在问题。 二、原因分析 这些现象存在带有普遍性、历史性和阶段性,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分析主要有下列几方面原因: 、编制的核定没有科学的量化标准。都是沿用过去、参照周边总量控制的方法核定

10、,貌似合理,实质随意。县直机关存在编制上的“贫富不均”。 、攀比心理和本位主义,都想争取部门利益最优化。横向比纵向比,找出对部门有利的理由提出调整机构编制要求。或拿出“上方宝剑”给领导施压。 、县乡(镇)机关行政编制核定与乡镇行政区划减少和县政府部门的职能加强不相适应。2000年乡镇机构改革时,行政编制核减10%,乡镇数则由30个减至11个。而2002年县直机构改革,行政编制核减了25%,行政机构数则有所增加。随着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诸如环保、安监、药监、城市管理及商务管理等行政执法和公共管理职能得到加强,在有限的机构限额内,大部门制和更多合署机构的建立,更加剧了行政编制资源的稀缺。 、确实

11、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单位人员存在年龄老化、领导比例过大、在编不在岗问题。有一单位18名行政编制(编制数在县直机关排在5名以内),在岗人员算起来有20人(不含工勤)。其中,领导6人,非领导职务3人(可不上班),长期在编不在岗2人,9名科员中55岁以上3人,45岁以上2人。还有一综合部门,12名行政编制(居县直机关编制数中等水平),领导5人,非领导职务3人(可不上班),4名科员中45岁以上2人。从事具体工作的人手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 、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部分领导机构编制意识还不强。说蛮话、认死理、找变通。 、以增设机构来增加领导职数,解决中层干部长期得不到提拔问题。部分领导从

12、关心中层干部和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考虑,多方游说,要求增设副科级事业单位或股级单位升格或单位负责人高配,并把任期内争取了多少岗位、提拔了多少干部作为自己的政绩炫耀。 、因机构改革造成领导干部过剩,不能及时消化,形成了阶段性超配。当然,这与机构编制部门管编不管人、缺少话语权也有一定的关系。 、或因原单位待遇优一点不想转、或调任到乡镇任职转来转去怕麻烦、或由行政到事业单位任职因担心身份问题不愿转、或经组织同意其关系暂不转。虽然有“人随事走、岗变薪变”的规定,但没有严格执行,且业务涉及到组织、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需加强协调;另外工资基金审核时,编制部门纸质审核与财政部门工资管理软件不能配套,工资基

13、金审核程序需衔接完善。 综上原因分析,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机构编制标准不完善、法规不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不高、机构编制现有法规的刚性不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还没到位。 三、对策建议 今年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已经谋划了十二五机构编制总体工作思路,强调要科学把握服务激活内力和推动借助外力的关系,坚持改革、管理、法制化建设三位一体协调推进,前瞻性研究改革设计,强化管理创新,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类机构编制标准,逐步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这一思路,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信心,让县级编办在努力工作中有了期待。针对存在的一些现象,提出两个加强三点建议: 、进一步

14、加强机构编制队伍的能力建设。机构编制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参谋助手作用的发挥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成效。加强能力建设就是要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廉洁型编办,逐步打造“讲党性、谋大局、善协调、勤调研、办实事”的队伍,为发挥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作用奠定坚实基础。首先要充实队伍,县级编办一般十人左右为宜,把思想好、作风硬、理论水平高、政策业务能力强、基层经验足、热爱机构编制事业的同志选进编办工作。二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行党员承诺制,引导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加强政治理论和党章的学习,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提高

15、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三要加强作风素质建设。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县情研究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加强爱岗敬业教育,坚持勤勉工作,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机构编制事业上来,把精力放在扎实干事业上。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机构编制就是服务的定位,把握政策的原则性,注重工作方法的艺术性。常敲反腐警钟,坚持严于律自,防范职业风险,做到心净、口净、手净。四要加强能力建设,扎实推进“三强化三提高”活动,并通过轮岗锻炼、业务交流、学习培训和工作调研等途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战略思维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调研分析能力、工作执行能力、服务发展能力、监督检查能力。 、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方式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按照围绕工作大局,服务科学发展、服务重大战略、服务各项改革的总体要求,突出管理重点,优化资源配置。一是以战略性思维,对改革进行前瞻性思考谋划,如省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扩权强镇经济发达镇试点、事业单位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超前调研,摸清情况,形成初步设计框架,做好与政策对接的准备。二是创新管理,增强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梳理部门职责,优化内设机构,逐步将股室人员调整到两人以上;研究对重点领域采取编制倾斜、动态管理;积极争取县内行政编制跨层级调剂使用;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阅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