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感知的身体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22488384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感知的身体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感知的身体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感知的身体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感知的身体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感知的身体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感知的身体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感知的身体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嵘,王召平.论感知的身体在医学诊断学研究中的重要性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4(5)11-13,76论感知的身体在医学诊断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课题资助项目(2010-X-0030):清代伤寒病与温病的舌诊研究,负责人:梁嵘。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资助项目(2011CB505402):中医思维认知科学研究,负责人:刘嘉。 梁嵘*作者简介:梁嵘,(1955-),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诊断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Tel:010-64287074,E-mail:。*联系人:梁嵘,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基础研

2、究;Tel:010-64287074,E-mail: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系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100029) 王召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 100730)摘 要: 目的 探讨测量身体的感觉在医学诊断中的意义以及测量的可行性。方法 主要以舌色诊为对象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医生记录对舌色的视觉感觉,颜色采集设备获取舌色、舌苔的色度值的方法,可发现医生的视觉感受与色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起以医生视觉为基础的舌色测量技术。结论:感知的身体是医学诊断学研究的基础与重要内容。测量感知的身体是揭示中医诊断学原创思维与原创技术的必由之路。关键词:感

3、觉;感觉测量;诊断学;中医诊法应当说,医学诊断学研究的内容可分为2大部分,一是研究身体的主观感觉,可简称为感知的身体;二是研究身体的客观检测,可简称为测量的身体。如果这样划分,中医诊断学的关注点与知识积累在于前者,西医诊断学的关注点与知识积累在于后者。关于身体测量的知识,经过近二、三百年的发展,已经从大体解剖、细胞、亚细胞、分子进入到基因时代,取得了令人眩目的进步,戴上了“科学”这一闪烁着光芒的桂冠。而感知的身体,虽然曾是身体测量的基础,却一度被忽略了,导致其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大体有二。一是理念,近现代医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客观地测量身体是医学科学与临床疗效评价的唯一正确途径;二是难度

4、,身体的感知所表述的内容,从测量的角度来看,大多是复杂问题。如果没有解决测量的思路与方法,就难以实施,如患者感觉到的疼痛、中医感知到的异常脉象等。这样分析,当医学理念改变,当身体测量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医学诊断学的研究就必然转向测量感知的身体。研究感知的身体为什么这样重要?以至于它曾是医学诊断学研究的出发点,也必将是医学诊断学研究走向全面与深入的关键?这是由人体的基本结构和认知方式所决定的。一、感知的身体是诊断学研究的基石1. 感受器是身体的基本结构感受器(receptor)是指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最简单的感受器是神经末梢1 朱大年,等. 生

5、理学 第7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71。按照感受器在身体的分布部位,可分为外感受器、内感受器。外感受器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内感受器感受机体内部的环境的变化。外感受器中如视、听、嗅觉感受器归属于远距离感受器,而触、压、味、温度觉感受器归属于接触感受器。内感受器也可再分为本体感受器和内脏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如肌腱、韧带、内耳等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刺激的感受器;内脏感受器如位于胃肠道、输尿管、膀胱、心血管壁、体腔壁内的感受器。人无时不在地通过感受器感觉自身,如温度感受器可感觉冷、热刺激;机械感受器可感觉触、压、牵拉、牵张刺激;平衡感受器感觉身体的位置与平衡状态;听感受器感觉声音;光感

6、受器感觉光影与色彩;还有化学感受器可感觉化学刺激物;伤害性感受器可感觉疼痛等损伤。这些种类繁多的感受器,将刺激传入中枢神经的相应部位,特别是经过大脑皮层的活动,形成主观感觉。所以,感受器又被称为脑的工具,我们无论感知身体的外部存在,还是身体的内部存在,都离不开身体的基本结构感受器。2. 感觉是认识身体状态的基础我们对身体的认识,首先不是来源于测量,而是源自于感觉。因此,感觉是机体为了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功能。感觉又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比如知觉、记忆、思维)的基础,人的一切知识都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人对身体状态的认识,以及形成的身体知识也同样是建立在感

7、觉的基础上。二、感知身体是中医诊断学的切入点 理解了感觉在认识身体中的基础性与重要性,我们再来反观中国医学与中医诊断学,就会发现她的生命力及其价值在于以医患双方对身体的感觉以及感觉交流为基础,来观察与认识身体的状态,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与应用技术。1. 精细描述与定义身体的感觉通过对身体感觉的品味,中医诊断学首先在医患之间建立起以感觉为基础的沟通语言,如痞满、口淡、五心烦热、四肢清冷、小便短赤、气上冲胸等。再如描述口渴饮水的状态,就伴随有烦渴、渴不欲饮、大渴饮冷、口反不渴、但欲漱水不欲咽、喜热饮、喜冷饮等多种病患的感觉2 朱文锋,等.中医诊断学 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8

8、-392。这些形形色色的身体感觉被梳理与规范后,形成了中医诊断学的术语和辨证的依据。以中医外感病(属于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范畴)的辨证为例。外感病的核心症状是发热。目前,提到发热,人们最关注体温表测量的温度。但是在中医进行诊断时,一定将发热与恶寒结合起来分析,其重点不在于测量的体温,而在于病人自己对冷热的感觉。因为在用体温计测量、或者医生用手触摸病人判断发热时,病人自己可能感觉热,但也可能反而感觉冷。而这种不同的感觉,是中医判断疾病在哪个阶段,整体处于哪种状态的重要依据。如果客观的发热与主观的恶寒同时存在,代表邪气在表,正邪相争的位置也在表,诊断就是表证;如果客观的发热与主观的恶热同时存在,代表邪

9、气在里,正邪相争的位置也在里,诊断就是里热证。在中医诊断学中,类似这样以主观感觉为基础的有效问诊内容比比皆是,形成了中医问诊的特色。2. 静心感知病患身体的诊断技术除了问诊之外,中医还有三种诊法,即脉诊、望诊与闻诊,这三种诊法都基于医生的感觉器官。医生通过感知病人身体的特定部位后,将感知的内容在大脑进行整合,做出诊断结论。以脉诊为例进行剖析,我们就足以发现,利用感觉器官所采集的身体信息在医学诊断中的价值。事实上,全世界的医生都曾将诊脉作为了解身体的重要手段(见图1图3)。一直到19世纪,西方医学仍然强调医生诊脉的重要性。由于脉诊的信息相当复杂,涉及脉搏的长度、宽度、力度、节律、频率、流利度等,

10、为了描述脉动,西方医学曾采用乐谱的方式记录脉搏的强弱、节律与频率(见图4图5)3 日栗山茂久.身体的语言古希腊医学和中医之比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66-683,这是对脉动进行测量的尝试。而以中国宋代的脉诊著作察病指南为代表,则用图像来描述医生触摸脉搏时的手指感觉(见图6)4 费兆馥,等.现代中医脉诊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64。正因为中医关注的不是脉搏测量,而是对脉搏搏动的感觉,所以中医脉诊时,要求医生必须调息、静心,以自己最佳的感觉状态,去感知病人脉动的特征。 世界历史中的脉诊 1 世界历史中的脉诊2 世界历史中的脉诊3 西方十六世纪的脉书 西方十八世纪的脉

11、书 宋代察病指南中的脉象图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心跳是重要的生命指征,反映着心跳的脉搏含有大量的生命活动信息。而基于静心地感知,使中医获得了在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时,自稳调节紊乱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以及医学干预过程与脉象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中医脉诊的核心价值。所以,当认识到感觉在与身体沟通中的重要作用时,就不难发现中医脉诊的科学内涵。并且,在没有发现脉象测量的有效方法之前;在因为没有测量脉象的方法,导致人们选择摈弃传统脉诊时,中医诊断学以感觉传承与体验的方式,有效地保存了脉诊的知识与技术,这是中医对医学诊断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三、走向测量

12、感知的身体是否应该测量人体或病人的自我感觉?目前,医学诊断学研究中不断推出的涉及精神、躯体、心理、健康状态、生存质量的问卷应该已说明了这个问题。需要继续提问的是,除了问诊,中医诊断学中基于医生感觉器官的其他的诊法是否应该走向测量之路,并且已经能够被测量?答案也应该是肯定的,而且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带上工具上路了。以舌诊为例。舌诊利用的是医生的视觉器官。首先,可以从舌诊信息中提炼出一个测量对象颜色,具体为舌色与苔色。测量人眼对颜色主观感觉规律的科学是色度学。5 廖宁放,等.数字图文图像颜色管理系统概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1The Importance of Perceiv

13、ing Body in the Medical Diagnostics ResearchLIANG Rong (Department of TCM Diagnostic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WANG Zhao-ping (Med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f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Beijing 1007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14、medical diagnosis in measuring body sensation and the feasibility of measuring. Methods: Using the tongue colour diagnosis as object to carry out the analysis. Results: By using the medical records of tongue colour visual sensation, plus the chromatic values of tongue colour and tongue coating colle

15、cted by the chromatic value acquisition instrument, a specific regiona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visual sensation of practitioners and the chromatic values could be found out, also a tongue colour measuring technique based on the visual sensation of practitioners could be developed. Conclusions: Perception of the body is an important study object, and measuring perceiving body is the way to reveal TCM diagnostics original thinking and original technology. K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稽查与征管/审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