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定).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者按:做好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进入关键时期,XX单位开展专项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市委XX领导审阅后作出批示:“XXXXXXX。”现将该调研报告刊发,供大家学习参考。关于我市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为扎实践行“知民情、汇民智、重民生、解民忧”的服务理念,深化和丰富市委民意快线服务载体,实现2020年我市城镇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小康社会。近日,XXXXXX对我市城镇
2、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开展调研,通过走访市人社、民政、住房等职能部门,召开由企业负责人、工会干部、困难职工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呼声,针对存在的问题,反复研究讨论,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一、精准识别情况截至2019年1月,全市纳入工会帮扶系统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家庭共XX户,其中城镇困难职工XX户、困难农民工XX户。城镇困难职工中,因病致贫的有XX户,占XX%,因生活困难的XX户,占XX%,因学致贫的有XX户,占XX%,因灾致贫的有XX户,占XX%,因残致贫的有XX户,占XX%。纳入低保户的有XX户,低保边缘户XX户。困难农民工中,因病致困的有XX户,占XX%,因生活困难的有XX户,XX%,因学致贫的
3、有XX户,XX%,因残致贫的有XX户,占XX%。纳入低保户XX户,低保边缘户有XX户。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因病、因学、因残是致困的重要原因,纳入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的困难职工家庭仅占XX%,一半以上的困难职工家庭无稳定的生活保障。二、致困原因分析据调查,造成职工困难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1.外部因素。当前,我市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化解过剩产能、国有“僵尸企业”处置过程中,职工面临下岗、转岗。其次由于企业经营不善,造成职工待岗、放长假,或企业在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方面打折扣,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落实不到位、拖欠缴纳职工的社会保险、不按要求发放加班工资,职工收入低下等导致生活困难。再次是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
4、广,保障水平较低。在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政策多是即时性、短暂性救助,缺乏长期稳定的有效保障。2.内部因素。首先是重大疾病造成。重大疾病治疗费用高,有些需长期治疗,医保仅报销70%左右,导致职工家庭因病致困。其次是子女上学负担重。非义务制教育阶段的费用支出较高,造成困难职工家庭负担过重。再次是职工自身由于年龄偏大、无技能特长等原因,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下岗失业后难以实现再就业。三、主要帮扶方式近年来,市总工会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在全市9县1区设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形成上下联动、统一标准、规范运作的工作网络,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四送”活动。春送岗位。
5、针对春节后流动就业人员重新就业的需求,联合市人社局开展“春风行动”,招聘周、就业创业服务月等活动,每年组织招聘活动XX场次以上,向农民工、困难职工提供就业岗位XX多个,签署用工协议和意向XX多人。同时通过职工服务平台、微信订阅号、手机APP等,收集发布招聘信息,服务职工就业需求。夏重维权。积极实施困难职工维权行动,着力解决困难职工群众在工资收入、职工社保、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和女职工特殊权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困难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高温作业行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露天作业一线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进行走访慰问,赠送防暑降温物品,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健康安全措施。金秋助学。整合团市委、市妇联
6、、市残联等单位扶困助学资金,成立扶困助学资金管理委员会,实现助学资金的科学合理分配。2016年-2017年,全市工会系统筹集助学资金XX万元,对XX名困难职工家庭学生进行了助学帮扶。冬送温暖。动员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与困难企业结对帮扶,实行困难职工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救助,传递党委政府对职工群众的关心关爱。2018年春节期间,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对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市直XX家行政事业单位与市属XX家困难企业中的XX名困难职工结对帮扶。全市共筹集慰问资金XX万元,慰问困难企业XX个、困难职工XX万户。四、目前存在问题目前,我市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职工困难窘迫现状得到了
7、缓解。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现阶段的社会保障能力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子女教育、家庭住房、大病救助、职工养老四个方面,困难职工家庭负担过重,社会保障能力不足。工会组织给予的生活、医疗、就学等方面的临时性救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其次,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工会帮扶工作的平台,基本上是工会单独运作和管理,而政府相关部门依靠各自的信息渠道和资金平台开展工作,彼此之间沟通和协调不够,与社会其他组织开展的救助活动联系更少,没有将社会其他救助资源有效利用,缺乏整合资源办大事的机制保障。再次,工会组织覆盖面还不够广泛。目
8、前仍有相当一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分散型灵活型就业群体无法纳入工会组织管理,尤其是破产企业职工和农民工群体,受其就业岗位变换、就业合同期短等因素制约,无法找到相对固定的工会组织,在遇到困难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最后,伴随市属国有“僵尸企业”处置的深入开展,市直有XX家企业、XX名人员被处置安置。企业中清算注销XX家,人员中有XX名在职人员,这些人员多属40、50群体,再就业问题突出,成为新增困难职工群体。五、几点工作建议做好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脱贫攻坚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9、,更好地实现职工的愿望、满足职工的需要、维护职工的利益的具体体现,因此,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一部分,其作用、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1.找准帮扶定位目前,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工会帮扶已自然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三道防线”。因此,工会在帮扶主旨上,应由过去拾遗补缺、配合为主,向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方面调整;在帮扶对象上,应由过去以城镇困难职工为主,向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不同困难职工群体拓展;在帮扶重点上,应由过去以生活帮扶和岗位帮扶为主,向满足困难职工多样化
10、需求转变;在帮扶职责上,应由过去以参与和办实事为主,向源头参与、强化监督方面延伸;在帮扶方式上,应由过去纵向的系统内分散帮扶为主,向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主要工作平台的扁平化帮扶方式集中;在帮扶落脚点上,应由过去以保稳定为主,向稳定队伍、凝聚力量、构建和谐、共享成果方面提升。2.整合帮扶资源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困难职工问题涉及的人数多、原因复杂,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多方面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加快构建民政、人社、财政、医疗、教育、住建、扶贫办等政府职能部门与工会等群团组织联动,进一步推进政策、资金、信息等资源整合,在工会组织困难职工数据库基础上构建多部
11、门共享互通信息服务平台,精准识别困难群体,对困难群体进行精准分类。针对困难职工的不同致困原因和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明确的精准帮扶措施,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3.突出帮扶重点在帮扶过程中,应着重激发帮扶对象内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既解决好帮扶对象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又要在解决困难根源上下功夫,变“输血”为“造血”,变“治标”为“治本”,真正达到脱贫、解困、致富的目的。重点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应急性帮扶,以生活救助为主,侧重于救助那些因病、因灾、因学致困等遇到临时性困难的职工;第二个层次为保障性救助,以互助性和法律援助帮扶为主,侧重于帮助遇到阶段性困难的职工;第
12、三个层次为根本性帮扶,以促进再就业和创业援助为主,侧重于帮助困难职工解决长期和永久性脱贫问题。三个层次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形成帮扶工作的统一整体。4.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政策宣传,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保障工会组织发展壮大。加强对城镇困难职工救助的范围、标准、程序以及配套优惠政策的宣传讲解,把政策宣传好、解读透,把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联通到人民群众心里,使城镇困难职工切实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做到应享尽享。同时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推动工会组织向改制企业、民营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等非公有制企业延伸,工会会员向农民工群体拓展,不断提高工会组织创新、协调、组织、服务等多方面的能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
13、力,提升工会组织的覆盖面。5.创新帮扶形式一是做好困难职工创业、就业帮扶,加大“造血式”培训力度。很多困难职工致困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技能低下,要从根本上考虑解决困难问题,进一步深化帮扶工程,及时制定为困难职工送培训、送技术、送知识、送就业的实施计划。推动困难职工充分享受政府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做好开发“公益性岗位”的配合工作,推动“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积极协助政府解决产能过剩行业、“僵尸企业”中的职工安置问题。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专业机构的联系协作,通过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举办招聘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等形式,为困难职工就业创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二是建立和完善职工大病保险制度。推
14、动健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将因病致困的职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范围、实现各类政策资源对困难职工的全覆盖;提高重大疾病报销水平,推进“费用+病种”的医疗救助模式,逐步提高重特大疾病患者的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三是重视心理疏导,把精神帮扶与物质帮扶相结合。当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面对生活上的困难,大多数困难职工心理矛盾较为突出,情绪不稳定,心理负担比较重,甚至有些偏激的心理等,因此,当前对困难职工不仅要在经济和物质上帮扶,还要注意在精神上帮扶,要善于把精神帮扶和物质帮扶结合起来,既解决困难职工的生活困难,又要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困难职工解疑惑、树信心、明方向,这样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