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孝现实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 孝现实意义.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论“孝”及其现实意义发布日期:2009-12-24 11:18:03中国孝文化专题研究网站孔子画像 说起论语,给我最大感触的还是一个孝字。 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孝一直是炎黄子孙所尊崇笃行的优良美德。在儒家思想看来,孝是天经地义的至德要道,是百行之本,万善之先,孝被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自古以来,凡属开明的统治者,都以孝悌之道来治理国家,他们认为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大学第十章),视孝悌为榜样的力量。儒家宣扬父严母慈、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子孝孙贤等伦常关系,并以此来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孝悌之道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建设打下了万古常新的基石。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2、之一,也是东亚文化的一种独特的民族特色。可以这样说,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亲人故旧,爱故乡梓里,是爱国主义的土壤;而这些感情都源于孝悌。一个在孝悌氛围中长大的人,他的感情是最深沉、最真挚的。这份感情扩而充之,发扬光大,便是仁民爱物的高尚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内心世界的充实和涵养,都与亲情有关。推行孝悌之道,对提高个人的人格理念,稳定社会人心,进而使政治清明、天下太平,都有无法取代的作用。所以孔子也十分重视孝悌之道,在论语的开篇第一章为学篇第一中就借有子的口提出-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
3、本与! 除了在总体上阐明对孝悌之道的看法和主张之外,孔子还在论语中为我们给出了不少具体的要求和启示,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论语里的一些有关孝的名言警句,来看看治天下的论语是如何论孝的,顺便也讨论一下它们的现实意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第二) 生,事之以礼。孔子说,当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孝敬他-事之以礼。怎么叫以礼事之呢?这个礼不是说见到父母行个礼就叫孝,而应当是包括生活上的照应、爱护等种种行动。礼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看到这个礼字,绝不能作狭义的礼貌来解释。这还远远不够,不仅在父母生前要毕恭毕敬地事之以礼,父母去世以后更要葬之以
4、礼、祭之以礼,自始至终都以礼相待。这一段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对父母要孝顺、孝敬,要体贴父母,不要违背父母的心意。父母年迈,儿女要尽孝养之责;父母患病,儿女要及时求医尽心护理;父母亡故,要认真处理后事,要按照民族的习俗,进行祭祀,以追念父母生养教导之恩。这是可以说是孔子对我们提出的第一个具体要求。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为政篇第二) 这句话是说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种忧愁、担心,多么深刻,做儿女的你要去体会这种心境。对于这句话,我们要这样说,这个问题只有自己做了父母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出来。这种情形大概就是,父母要上班,小孩病了,家里又没人照料,只好留下一个,另一个坐在办公室里,又着急
5、,又担心,又不敢走开,惶恐得象热锅上的蚂蚁。这种心境就是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的意思就是说,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程度的关心,那才能算是孝道。看到这里,儿女要尽孝道就必须明白两点: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父母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忧劳;另一方面时刻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对父母的身心健康多加体察,竭尽自己的一番孝心,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篇第二)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父母,有饭给他们吃,每个月把生活费往父母手里一塞,就是孝了。这些人真应该好好看看上面孔子的这句话-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
6、也都要给它吃饱,更提有的人养宠物还要买最好的食品给它吃了。所以光是养而没有爱的真感情,就不是真孝。孝不是形式,绝不能等同于养狗养马。 下面还有-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篇第二)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说白了就是一个态度问题。上面讲不敬何以为孝,就是难在态度上。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长辈扫地,就要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有好吃的,就先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为什么呢?-色难。态度很重要。就像父母下班回家,
7、感到累得要命,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喝。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往桌子上重重的一搁,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吧!我们想想,在儿女这样态度下,做父母的心里,能好受得了吗?对我们做子女的人来说,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所以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问题。对父母只知道口体之奉,打打供养,不知道从内心尊敬父母,使之得到精神上的安慰,那只能算尽了犬马之养,绝不是真正的孝。孔子的话非常浅显,为人子女者,必须警省。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篇第四) 话又说回来,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对。作为一个孝子,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
8、就要尽力的劝阻。见志不从就是说父母不听劝导的话,那么就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仍旧要对父母表示敬重,就算心里忧虑也不暗自埋怨。因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不对的。因为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这条命可能送掉,但是我是你的儿子,只好为你送命,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这种孝道的精神,总而言之就是: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温和地劝导,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即使是反抗也要有个限度。退一万步来说,自己始终是父母所生、所养育的,迫不得已时也只好为父母牺牲,这个原则是义不容辞的。 因此,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第四) 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就不去远
9、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一定要让父母知道其行止去向。做儿女的应当理解远游在外,山重水复,音书难达,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今天时代不同了,社会结构在趋向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和不断完善当中,通讯和交通事业也日趋发达,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但儿女对父母的晚年生活的侍奉和临终关怀还是不能不有所顾虑。这是中国伦常社会的特点,也是中国人的凝聚力所在。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篇第四) 孔子叮嘱为人子女者,对父母的年事应当念念在心,并且抱以喜忧参半心理。喜的是父母健在,享受了人生的寿考;忧的是人生的大限总是无情的,随着岁月的流逝,儿女报答父母的深
10、恩又是日少一日了。这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我觉得对我们来说,要记住父母的年龄,首先还要记住父母的生日,而且每年都要进行祝贺。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以前和父母朝夕相处,并没有父母生日的概念,自然也浑然不知。如今孤身求学在外,远离家乡父母,倍念亲恩之余,才领会到向父母祝寿的重要之处。想想看,在父母生辰之时,第一时间给远在千百里外的亲人捎去哪怕是一句问候、一声祝福,那是多么地让为自己牵肠挂肚的父母亲为之心花怒放、笑逐颜开的一件事啊!想起来就是连自己这心里也都免不了暖乎乎甜丝丝的啊!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儒家孝文化中,在论语中,它的孝悌之道也有不少不合时宜的内容,是应该为我们所摈弃的糟粕。
11、比如下面这一句-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为学篇第一) 这里孔子在阐述封建氏族社会中的一种礼俗传统。父亲在世时,子女不能主事,旁人只能观察子女的意愿和志向所在;父亲去世后,子女可以自主行事,这时旁人可以考察子女的品行和举措。如果子女能多年继承并保持父亲的遗愿和成规中的积极合理部分,而不轻易地改弦易辙,使家族关系保持相对的稳定,也是为人子女者的一番孝行。 这一章一直疑议纷纭,争议处就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好争的,只要做个假设,就一目了然了-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对的意见,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这样,问题不就来了?明明知道错,可推说:孔子说的呀!圣人说的呀!为了作孝子,也只好做错三年呀!这能行吗?!其实这中间还是封建氏族社会的伦理道德在起作用,今天时代不同了,对这种成规陋习,肯定应予批判废除。孝文化,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失落已久的传统,得不到应有的正视和重视。在我们的人群中也存在着不少对于孝的糊涂观念和混乱思想,这就很有必要对孝悌之道重新界定内涵,并赋予时代的内容,形成新的风尚和新的美德。这个时候就必须统一大家的认识,把孝悌之道作为道德的启蒙教育和终身教育,从而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古老文明的延续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