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22395940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泸州发展机械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版本号:00执行日期:2018年6月1日起草者:审核者:批准者:1 目的1.1 为了全面掌握本公司在操作及作业活动和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中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分级管控,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定。2 范围2.1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操作及作业活动和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分级管控、更新与管理。3 职责3.1 车间/部门3.1.1 识别和评价管理范围内风险点中的危险源;3.1.2 制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3.1.3 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3.1.4 对管理范围内风险点中的危险源进行管控

2、。3.2 安全管理部3.2.1 汇总评价各部门提报的危险源,确定公司危险源清单并进行分类;3.2.2 组织制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3.2.3 监督检查危险源的控制情况;3.2.4 跟踪验证所制定的控制措施的实施。3.3 技术部3.3.1 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出建议。3.3.2 参与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对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审核。4 参考文件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4.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4.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4.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4.5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4.6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4-20

3、174.7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320175 术语和定义5.1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5.2 危险源识别: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5.3 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5.4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5.5 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

4、级。5.6 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5.7 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6 运行程序6.1 风险分级管控流程6.2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风险点划分应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示例:如污水处理区、生产设备装置、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6.3 操作及作业活动风险点划分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示例: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6.4 采用适合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

5、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6.5 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见附录8.1)等方法,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应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见附录8.2)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6.6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见附录8.3)。按照DB37/T 29732017中5.5.1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见附录8.4)。6.7 按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6.8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五个方面入手,结合公

6、司的实际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国家和行业法规、标准等,充分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6.9 以下情形认定为重大风险:6.9.1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6.9.2 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6.9.3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6.9.4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 10 人以上的;6.9.5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一级)。6.10 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6.11 在公司及厂区大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

7、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或告知栏,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类别、管控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职工上岗前对其培训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使其在工作前清楚本岗位、工序存在的风险,及如何规避及控制相关风险。6.12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评审或更新。以下情况需及时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更新风险信息与风险管控措施,编制、更新风险管控清单:6.12.1 工艺、设备、人员等发生重大变更时;6.12.2 工程控制措施发生变更时;6.12.3 有必要重新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更新的其他情况。6.13 安全管理部统一保存风险分级管控的相关资料和记录。各部门保存本部门风险分级管控的相关资

8、料和记录。7 记录7.1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8 附录附录8.1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根据公司生产实际自行编制安全检查表)附录8.2 作业危害分析法(JHA)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的评价法1.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直接经济损失停工企业形象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100万元以上部分装置(2 套)或设备重大国际影响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50万元以上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3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1万元以上1 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地区影响2不符合企业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轻微

9、受伤、间歇不舒服1万元以下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公司及周边范围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形象没有受损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等级标 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

10、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3.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及控制措施风险值风险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A/1级极其危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B/2级高度危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9-12C/3级显著危险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 年内治理4-8D/4级轻度危险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

11、件、有经费时治理1-3E/5级稍有危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需保存记录4. 风险评估矩阵表5.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附录8.3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具体分值见表8.3.1);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具体分值见表8.3.2);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具体分值见表8.3.3);D风险值(具体分值见表8.3.4)。表8.3.1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能预料0.5很不可能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说明:1.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

12、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2.从系统安全角度考察,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表8.3.2分数值频繁程度分数值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说明: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表8.3.3分数值产生的后果分数值产生的后果100灾难、1人以上死亡3轻伤50非常严重,

13、可能死亡1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20严重,重伤说明:将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规定其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与100之间。表8.3.4D值危险程度D70极其危险,需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进行整改。20D70一般危险,由责任部门(车间)制定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需要注意D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由责任部门(车间)的班组进行管理控制。危险源的安全风险评价结果根据评价分值和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判定。a) D值70分的以及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为重大危险源,需立

14、即整改,必要时停止作业;b) 20分D值70分为一般危险源,需进行控制;c) 20分以下的,可维持管理,但需注意。附录8.4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8.4.1 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参照GBZ/T 229.1的规定,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指数按式(1)计算:(1)式中:G 分级指数;WM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WB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L 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的分级和权重数WM取值见附录A.3。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B直接取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B,B=粉尘浓度实测值接触限值。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见附录A.2,权重数WL取值见附录A.2。根据分级指数(G),将生产性粉尘作业分为四个级别,见表1。表1 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分级指数(G)作业分级1相对无害1G6轻度危害6G16中度危害G16重度危害8.4.2 接触化学物作业参照GBZ/T 229.2的规定,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指数按式(2)计算:(2)式中:G 分级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时政新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