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潭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若干问题的调查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潭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若干问题的调查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潭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若干问题的调查2009年秋农村行政管理专业-丘影明【内容摘要】【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培训 一、高潭镇基本情况高潭镇总面积196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户数3312户,总人口1.6万人。山地面积29万亩,耕地面积10427亩。根据相关数据预计我镇201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938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农业产值4649万元,同比增长21%;工业产值4556万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2750万元,同比增长25%。二 、高潭镇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近几年,我镇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全镇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着力推
2、广农科实用技术,大力发展甜金针、李子、柑榄菜、仙人茶、蜂蜜、粽子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和肉牛、肉猪等养殖业,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切实改变了农村传统单一的种养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着力发展资源型工业。随着我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0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50.53亿元,全县产业结构调整为11.3:50.5:38.2。顺利完成由“一、三、二”向“二、三、一”的产业升级,同时,全县就业结构调整为28.2:43.6:28.2,表现出“一减、二增、三平”的调整特点,在我县产业结构调资优化的背景下,我镇经济发展和扩大再就业实现了良性
3、互动。截止2011年7月我镇共有农村劳动力6946人,其中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达1979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为4967人,已转移4921人,待转移农村劳动力46人。从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和数量状况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主要是以异地转移为主。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状况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显著地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高。转移的劳动力中初中与初中以上的占很大比例。以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1)转移程序变化,即由自发无序流动到政府和民间介入的有序流动;(2)转移方式变化,即由“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由“季节工”变
4、为“长期工”;(3)转移空间变化,即与我国开放格局一致,由改革前沿到内陆,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4)从业类型变化,即由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技术密集型行业,但仍以粗放型为主;(5)知识结构变化,即转移的劳动力文化层次呈现逐年上扬的趋势,文盲半文盲逐渐减少;(6)性别结构变化,即从以男性为主转变为男女平分秋色;(7)年龄结构变化,即由以中青年为主向两端发展,个别地方还有青少年、老人外出打工现象;(8)收入结构变化,即学历高低、有无技术和收入成正比。三、高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可谓利弊共存,对农业劳动力输出而言,提高了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增加了劳动者和劳动
5、力输出地的收入,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对城市和工业区输入地而言,因流入的劳动力是一种廉价的资源,降低了当地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工资成本,增强了产品竞争能力,增强了当地的资本积累能力,但却仍存在一些问题。1.农业发展的滞后及不稳定。农业发展的滞后及不稳定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首先,虽然国家近几年在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大量投入资金完善各类基础措施,但这些措施在基层尤其是偏远山区却因各种主客观因素无法全面落实,加上务农与务工和经商存在悬殊的收入差异,降低了广大农民务农的兴趣,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已使务农劳动力素质显著下降,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外出劳动力较多的非发达地区,务农
6、的已不再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技术水平的劳动力,长期外出打工,导致农村人才严重流失,而留在家里的基本上是老、弱、妇、幼者,这对我国有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经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这种低素质的农业劳动力难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其次,相当一部分劳动力流出户往往私下与接包户交易转包土地,必然造成转包期短,接包户对土地采取短期化、掠夺式经营,不利于我镇形成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再次,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使一些地方严重缺乏从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劳动力,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因长年失修,削弱了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目前,农业内部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遇到了资本积累和供给不足的制
7、约。农业内部资本积累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农业内部的就业扩张。因此,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发展林、牧、副、渔业等,向大农业进军虽可以解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但目前仍受到资本积累不足的严重制约。供需信息有不对称性表现在,一方面,企业随着入世由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型转轨将要加快,用人单位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培训工作滞后,职业教育落后,与用工单位需求差距拉大;另一方面,市场信息不灵,虚假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2、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技能低,不利转移。高潭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低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由于知识积累不足,加上职业技能培训不够,就业观念和就业能
8、力受到较大限制,被动就业问题突出。据高潭农户抽样调查,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占91%,而且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而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对务工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和部门相继提出对务工者职业技能要求,因此,缺乏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域越来越窄,外出务工的难度相对加大。3、农村劳动力培训制约因素多。一是宣传发动不够,农民对转移培训政策及相关组织机构缺乏了解,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培训机构硬件设施不配套,培训师资力量不强,培训内容和培训质量与市场需求差距大。三是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培训时间短。如惠东2007年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试点工作,
9、中央和省拨给的经费标准是:每培训一个340元左右,要求培训时间20天,由于我镇经济困难,配套资金跟不上,影响培训质量。四、促进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深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转移思想。转移农村劳动力是目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的主要途径,转移劳动力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致富,但不能只注意到转移农村劳动力所带来的好处,也要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所带来的问题,如:农民进城的管理问题;大量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城后造成土地的抛荒和粗放经营;进城农民年老返乡工作、养老等等。因此,必须既要着眼当前,还要兼顾未来发展。2、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应得到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应多渠道、
10、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同时充分发挥乡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作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按照贴近市场、贴近企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四贴近”原则,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农村25周岁以下中青年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并根据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开展“订单式”培训,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开设适应性较强的专业工种,培训中突出抓好实操技能的训练,使农村劳动力学习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1)、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培训任务的学校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发挥学校的师资和设备优势,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县技工学校的培训重点为制鞋业培训人才。(2)、开展校园合作。抓好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工业园的培
11、训基地建设,与工业园区的企业搞好校企合作,园内企业需要的岗位(工种)优先培训。(3)、开展校镇合作。未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点的乡镇尽快建立起来。发挥学校和乡镇政府行政资源等各种优势,搞好校镇合作,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3、积极开展在岗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按照“工学结合、学用结合”的需求,希望各级培训机构深入企业,组织有培训能力的企业,与企业密切合作,把培训课堂设在厂区园区,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和节假日进行培训,使我们已转移的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并获得职业资格,实现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采取在工业园区建立培训基地、委托培训、“校企合作”等多种培训方式,
12、灵活多样地开展农村在岗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根据工业园用工实际需要,合理设置专业结构和培训课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着力加强就业培训载体建设。加快县技工学校、综合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步伐,发展民办技工教育,构建覆盖全市的技能培训网络,培养一大批技能人才。5、着力实施“一户一技能”计划。充分发挥县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等培训机构的作用,整合培训资源,采取更加灵活的培训方式方法,进一步规范培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本操作规程,落实目标责任制,全面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确保每一户农村家庭有一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6、着力抓好县级智力扶贫
13、工程的实施。组织实施省、市、县级智力扶贫工程,县每年按当地总人口万分之五的比例,招收本地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入读技工学校,并实现贫困生100毕业,100推荐就业的目标。7、抓实各种招聘平台,织好三级“招聘网”。按照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原则,突出抓好培训后的转移就业,落实“把招聘会重点放在农村”的要求,组织用工企业到农村基层,提供用工岗位,招聘经培训合格的人员,实现用工企业与求职人员面对面选择,提高培训后转移就业率。同时,完善网络建设,实现市、县、乡镇三级联网;搞好就业服务,认真做好毕业学员就业跟踪服务工作;加强劳务输出,积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提高本市农村劳动力输出就业的数量与质量,以就业推动培
14、训。8、适应农业新发展,造就新型农民。一方面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引进良种;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不仅要让农民掌握新农业技术在农业上致富,使得年轻有文化的农民愿意从事新型农业,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惠东县农业综合能力发展,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的束缚,真正把加快农村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loan approval and post credit approval officer/at all levels in accordance with credit approval rules, licensing and eventual exercise of credit decision power of persons or institutions. Review findings and review comments, according to the Banks cr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