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及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找因数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课题名称:找因数设计者姓名尹国波所在学校东湖高新区光谷三小所教年级五年级研究学科数 学联系电话13396042216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 背景说明: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
2、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多次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合 作中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 作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3、课题介绍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带动本校的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本课题实施的前提,对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
3、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能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1、使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能高效的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最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凸现个性,并能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 2、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能得心应手地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创新性备课、上课、辅导、乃至测验,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升华、完善自我。 3、使参与研究的学校能够形成自己的能保证师生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教育的保障措施,使学校的教
4、学质量能得以提升。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1、参与课题学生是五年级全体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身边未知的事物充 满好奇,有探索的强烈欲望; 2、学生刚学过本单元找因数的基础知识;3、学生思维活跃,渴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4、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之前没有进行过课题研究,不知道 如何选题,没有写过研究报告。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5、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从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中,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可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些目标: 1通过研究北师大版倍数与因数单元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 如数字游戏等,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通过计算、比较和交流,发现优化解决问题 的策略,提高应用能力。 3、能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 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 1、自然数和整数 2、倍数与因数 3、2、5、3 的倍数的特征 4、质数和合数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
6、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每个专题都会有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时期的活动体会,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份来自自己、组长以及老师评价形成的综合评价。六、资源准备1、从教材中挖掘 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组教材,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2、从生活中挖掘 社会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从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甚至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数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呢。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
7、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1 互相讨论问题,初步了研究性学习。2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3 学习了解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进行组织动员,激发学生的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就问题谈感受,提问题。发放资料介绍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与方法。1课时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一、讨论和因数有关的数学知识。二、经过师生共同讨论,以学生最急于了解或最感兴趣的方面,确定研究主题。1 组织学生讨论。2 与学生一起筛选课题,确定研究的课题4课时成立课题组1、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表。2、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
8、分工。1、组长自荐和同学推荐后由老师确定,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各小组顺利完成研究学习,保证人人参与。2、制订合作学习规则给学生,使研究活动顺利进行。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各人的分工,制作调查表,需要准备那些资源都要列清楚等。示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2、设计“调查记录表”为学生调查记录提供指引。3、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研究结果提供指引。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一、收集资料活动本活动采取的形式多样:到银行调查、上图书室查阅等。二、整理资料活动各小组
9、及时把资料集中起来,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分类处理,并做好记录工作。三、各个小组根据自己上网、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并把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的结论,以书面形式写下来。、给学生一些明确的调查内容;、哪些资料要查阅给学生重点提示;、开放电脑室,让学生准备好笔记本,把有用的内容记录好。、给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两周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将近一个星期的研究成果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10、等。2、各成员参照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3、小组参照汇报小组自评。4、当所有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整理意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展开评价。、各成员集成自评、组长评和教师评价,填写完成。老师根据整个研究活动,各小组活动情况,给出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一周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1、对课外学生信息的收集及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解决缺乏及时有效地指导与评价,如何改进?仍需进一步探索。 2、在日常教学中,“生活经验”常常是被具体的“生活情境”所代替,有时学生沉醉在游戏引起的兴奋之中,而把相关的数学思考抛在了一边。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真正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却淹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我们不禁要思考,该如何有效的呈现“生活情境”,该如何处理好“生活经验”与“生活情境”两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