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2222230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含说课稿)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它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_厂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本文语言简练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二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在全国教学比赛的赛课,学生是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初一学生。明德中学为湖南名校,学生素质总体较高,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

2、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在学法上还要加强指导。因而,这一课的教学既有学生自主探究的一面,又有教师具体指导的一面。 (三)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以此来指导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必须是使学生从低效、沉重、苦闷的学习重负下解放出来,不但使他们学会,而且要使他们会学、乐学、善学。因此,我根据教材、学情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意并背诵; 2通过想象体验,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写景画面; 3抓住关键词句,引用相关资料,

3、深入理解作者微妙的心境。 (四)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意。 (五)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作者微妙的心境。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二、说学法 从知识获得的途径来看,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学法上我引导学生以发现学习为主,采用朗读法、想象法、比较法,以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自主学习。 1朗读法:汉朝学者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理解的基石、积累的捷径、语感的源泉。学习文言文难就难在词句古奥难懂,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朗读。在这节课中,我将采取不同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多次朗读中整体感知文章。 2想象法:学习欣赏文言文对于初中生积累优秀语言素材、提高

4、作文能力、积累传统文化营养、陶冶文学情操都有很大益处。文言文最大的艺术魅力也在于能以最概括凝炼的语言蕴涵非常丰富的景色描写、事件叙述、情感抒发。这节课我将让学生插上想象翅膀,去享受课文中对月色描写的艺术之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出想象的画面。 3比较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这节课我将让学生通过探究不同版本的教学处理,进行比较品析,从而把握游记散文的特点;同时让学生比较探究不同的句式特点,体会作者在所抒发的微笑复杂的心境。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教法与学法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学法决定教法,教法制约、影响学法。因此,我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

5、究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 本节课采用三字教学法:感、品、悟。 “感”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知人论世,教师向学生介绍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第二层面,以声正字,读准每一个字的音;第三层面,以声达意,通过朗诵进入文章语境,理解文章内涵,走进作者,真正走进文本;第四层面,以声传情,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寄予文本中的思想情感,用语音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感染听众。 “品”从以下方面开展:一是比较探究,让学生通过对人教版和苏教版对教材的不同处理的比较,品析出游记散文的特点。二是品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我让学生在理解此句大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体验的方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

6、述画面,从而达到品析的效果。三是品中心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我让学生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在表达感。隋上的不同。 “悟”主要是让学生抓紧“闲”字,给“闲”字组词,结合老师所补充的相关资料,感悟苏轼所表达的微妙的心境。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课前5分钟,我与学生围绕“旅游”这一主题进行了对话:同学们,你们暑假有没去过哪些地方玩?这些地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假如让你写一篇游记,把你旅游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你认为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学生:旅游的时间、地点、我所看到的景物以及我当时的感受)看来,一篇完整的游记正如大家所说的,不仅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描绘出旅游

7、时所见到的景色,以及抒发自己当时的心情感受。 设计意图:课前的热身对话,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减少学生心中的陌生感与对大赛环境的畏惧心理。同时,所交流的内容紧扣“游记”这一话题,为正式授课做了铺垫,课堂的设计也扣住游记这一文体特征来分析课文的。 (二)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问学生:请同学看文章题目,你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时间、地点、事件、体裁)从题目中,咱们知道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着苏轼去游赏承天寺,去感受他在游记中微妙的心境。 设计意图:新课的导人直奔主题,既是承接了课前热身的对话,又为后面的教学环节节省了时间,同时告诉学生课堂的学习重点是感受苏轼在游记中微妙的心境

8、。 (三)感 1知人论世(幻灯片展示,学生朗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而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名无实。四年后,作者写下记承天寺夜游,真实地记录了他在黄州生活的一个片段。 2老师配乐范读; 3学生想象自己是苏轼,自由大声朗读; 4全班齐读,教师点拨(注意“荇”的读音;语速放慢点,个别字眼如“念”、“盖”、“但”的音节拉长点) 5全班再读,读出文言味道。 设计意图:在老师介绍完相关的写作背景之后,学生模仿老师的朗读,在多种方式的朗

9、读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初步体会文章的情感。 (四)品 1比较探究,学习第一段叙事部分 我们通过知人论世、反复朗读,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感知。课前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提到,一篇游记应该包括叙事、写景、抒情三部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段叙事部分,看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什么事。(教师板书:月夜寻友) 咱们手头上的课文是选自苏教版八上语文书,而屏幕上为我们展示的是选自人教版八上语文书,大家比较一下,这两个版本的记承天寺夜游有没细微的不同?请全体男生朗读苏教版的文段,再请全体女生朗读人教版的文段。 【屏幕展示】(此处略,见前文) 设计意图:我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处理来品析叙事部分,引发了许多对话,表面

10、是在比较,实际是在品析,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又训练了学生的品析能力。 2想象体验,学习第二段写景部分(略,见前文) 设计意图:我在让学生明确写景句大意的基础上,大胆地给了他们5分钟时间动笔写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画面。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品析句子,而是让学坐充分发挥想象,描述写景画面。这既锻炼了学生独立鉴赏的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3比较探究,学习第三段抒情部分(略,见前文) 设计意图:我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句式的特点,从而明确游记散文在抒情时运用反问句更能表达心情,再找出最能表达感慨的词眼。同时联系学生所学过的课文帮助学生理解重点文言字词解释,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

11、生做到温故知新,触类旁通,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五)悟(略,见前文)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对理解苏轼所感慨的“闲”,我向学生补充了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相关资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给文眼“闲”字组词的方式,理解苏轼复杂微妙的心境。 (六)结语今天,我们通过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游记,认识了两个“闲人”;掌握了两种方法。课后,请同学们背诵并默写课文,阅读余秋雨的散文苏东坡突围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设计意图:用简洁的语言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进行了概括,让学生加深了课堂所得,所布置的作业既补充了课堂没有背诵检查的不足,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展。 五、说板书记承天寺夜游 叙事:月夜

12、寻友 乐观旷达 写景:庭中月色 闲人 抒情:月下抒怀 伤感怨京 教学反思 2013年7月23日至28日,我很荣幸地代表广东省参加了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能够与同行们一起互相听课学习,接受专家名师的指导点拨,这对我的教学生涯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参赛的篇目是选自苏教版八上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承天寺的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传达出微妙复杂的心境。“长文短教,短文深教”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常用的方法。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游记,自然应该是短文深教。我在设计的时候抓住了游记的特点,让学生在知人论世、反复朗读、比

13、较探究、想象体验中深入理解作者微妙的心境,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这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方面: 亮点一:版本比较,品析细节 抽刭签后,从工作人员手中拿到了苏教版的课文,我仔细一看,发现与自己手头上的人教版课文有一些区别:一是苏教版将这篇课文分成了三段叙事、写景、抒情各一段,而人教版则是合并为一大段;二是苏教版在叙事部分的断句与人教版的处理略有不同,比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和“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两句中,在“夜”的前面和“寻张怀民”的前面都加入了逗号,而人教版是没有停顿的。三是苏教版还将人教版中的“念无与为乐者”一句中的“为”字删去。 发现这些差别后,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苏教版为何这

14、样处理教材呢?根据苏教版八上语文书的编排,第四单元的主题为“江山多娇”,写作和口语交际主要围绕游记进行,苏教版教材将记承天寺夜游分成了叙事、写景、抒情各一段,又在句读方面做了不同的处理,正是为了突出游记的特点。于是,我抓住了游记的文体特点,在上课前与学生交流了相关的话题,明确了写一篇游记需要记清楚时间、地点、所游之景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感想,为接下来学习新课做了铺垫。在让学生知人论世、反复朗读之后,我让学生比较人教版和苏教版课文的细微不同。最后,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苏教版这样处理突出了游记的时间、地点、人物;但人教版的处理更突出了苏轼到承天寺寻张怀民的急切之情。这一设计,引发了许多对话,表面是在

15、比较,实际是在品析,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又训练了学生的品析能力。 亮点二:想象写作,描述画面 古文的篇幅有限,提供的信息也有限,但都是一字千“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可结合写作,引导学生对那些写娥佳句进行台理想象,扩写古文。我们在让学生理解赏析的基础上写作,浓彩重笔+绘这些场景,既是对古文精华的深度吸收,更是学生模仿描写、学会描写的二次创造。记承天寺夜游中最美的,便是不足20个字的描写月色的语句。诗人感觉自己恍如身在梦境,觉得“庭下如积水空明”。诗人感觉当下的庭院里,仿佛注满了澄澈明净的月光之水,而且水中还有许多交错在一起的水草呢!这真是一个美丽的错觉!只有杰出诗人的笔触,才能够捕捉到这种稍纵即逝的艺术直觉。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视频会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