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清水五中 李 强教育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进入了巩固普及成果、着力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义务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工程,义务教育工作事关国家的发展大计,
2、关系到千家万户,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使老百姓要求“上好学”问题日益突出。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严重挑战教育公平,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因此,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是当前义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曾在经济发达地区学习的感受和农村多年教育工作的体会,现就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谈几点思考。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指区域间及城
3、乡间义务教育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当前而言实现城乡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核心内容;二是学校之间要实现均衡发展。各级义务教育的办学经费、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三是学生层面要实现均衡发展。即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和谐发展,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教育实践表明,影响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教师质量,包括教师的编制、教师的业务素养、教学方法和态度等;二是学生质量,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和学习主动性等;三是教学条件,包括教学环境、教学实验设施设备、教学图书资
4、料等;四是教学管理,包括机构、队伍、制度等。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1、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民主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公共教育,也是普及教育,是“有教无类”的公正、平等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的基本人权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民主化进程切实加快。政治的民主化必然要求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的核心是要保证每位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政府有义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每所学校均衡发展,以满足广大城乡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最终实现促进每一位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就当前而言,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
5、既是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宗旨的战略举措。也是维护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发展的重要举措。2、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近年来,党和国家立足于我国国情,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的政策,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和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支持力度。相继启动实施了“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制度、“营养早餐”计划。这些重大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与
6、优越性。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教育是相关利益群体最多的社会事业之一,教育公平也就自然地成为人们评判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尤其义务教育,是国家提供同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事业,其本质属性就是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现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态,无法满足大多数人共同的教育需求,而应对的唯一方式,就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使义务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施素质
7、教育的关键。自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各地、各个学校都在努力地研究和探索,但就整体讲,素质教育还是任重道远,还需要长期努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线,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学校教学质量的素质差距,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前提和基础。从目前情况看,丰富的农村人口资源与低水平的人力资源质量形成强烈反差,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进程。怎样把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丰富人力资源,把潜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最直接又最重要的是依靠教育,而义务教育又是最重要的基本途径。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6、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望。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科学发展,把教育列为民生工程来抓,如整合城建、教育、规划、人事等多家部门着手教育结构布局规划等。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如积极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教师培养工程”等等。尤其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人民群众迫切期望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民孩子享受与
9、城市公平教育。三、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 尽管近年来各地义务教育都有了新的发展,现在已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成为义务教育发展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办学条件差距明显。 与城区学校相比,学校教育的“硬件”设施差距非常明显。县城各个学校基本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软件等先进仪器设备,校舍、运动场等都达到标准化建设,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滞后,主要体现在:一是校舍陈旧,住房不足,设施简陋,校
10、园环境较差。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简陋,硬件资源严重不足,远远不符合寄宿标准,有的学校连寄宿生的基本条件都得不到满足。二是教学设施严重缺乏。实验、电教仪器不完备,无相关功能室,几室共用,多媒体设备缺乏。多数学校计算机配置多年,年久无钱维修,处于瘫痪状态。三是由于学生流失,致使农村学校办公经费锐减,而学校照样要支出那么多的日常费用,根本无钱改善学校的办公环境和对教师业务进行培训。(二)、师资队伍差距大。目前,城区学校教师学科配套能基本满足需要,教师学历、专业水平普遍较高,教师进修交流机会多于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相对稳定。而农村学校由于城乡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学校工作、生活条件较差,教师
11、队伍不稳定,随着近年来大规模的在职学历进修的开展,乡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大都达标。但乡村教师学非所教的现象非常突出, 再加上培训质量低,造成了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虽然达标了,可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一些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年轻教师逐年选调流入城区学校,致使乡镇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综合素质等方面与城区学校都存在较大差异。这样一来,师资力量城区比农村强,中心校点比村小强。同时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现象,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多数学校在师资配备
12、上学科不配套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课教师学历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反差大,无法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新课程实施困难,是农村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三)、城乡生源差距大,农村学生流失严重。 1、教育政策中的“ 城市中心”取向和重点学校制度是导致教育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地方政府执行的是对县城中小学校进行倾斜的教育政策,其结果是:县城的教育普及程度远高于广大农村地区,县城中小学校占有的物质资源和优质教师资源比乡村学校高得多。有的地方政府有钱在县城建“示范学校”、“窗口学校”,却无钱帮助农村的不合格学校达到基本标准。这种发展是
13、以牺牲非重点学校的发展为代价换来的,它拉大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距,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在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还处于稀缺状态下,中考升学分数排位,就近入学政策不仅没有阻止择校行为,反而是择校问题越演越烈,优质生源过度集中于县城中小学(特别是中学),导致县城学校出现“上学难”、“大班额”的问题,而农村中小学则普遍出现“吃不饱”的现状,加之乡镇的中小学生源普遍持续锐减,使得乡镇薄弱学校的生源和社会声誉越来越差,教育的质量越来越差低。这种不均衡的现状,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也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上的不均衡。2、与县城相比,乡村中小学辍学率高,尤其是初中辍学现
14、象还相当严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老师家访调查,排在首位的是客观经济原因,家庭条件不好,特别是生活比较困难的一些家庭,驱使一部分学生出现长期辍学或者季节性辍学。其次就是学生自己原因,对继续学习缺乏兴趣,家长和学生对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处于第三位,后面就是学校条件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等和其它因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是普遍存在的,从数量看,失学问题在目前还是比较严重.从年级看,中高年级较多 ,往往大面积地辍学,从性别上看,男生失学所占比例略高于女生,从失学趋势上,虽逐年下降,但趋势不宜乐观,另外贫困家庭和外出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子女教育还很薄弱,有待加大扶持力度,帮困助学,使均衡教育得
15、到有效提升。(四)、教育经费缺口较大。 办学条件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办学经费的问题。近些年,虽然在有关法律、政策的保证和各级政府的关注下,乡村学校办学经费较以前有所增加,但城区学校由于学生生源较好,平均公用经费高于农村学校、筹措教育资金渠道较多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办学经费的不足,学校除维持正常运转外,仍有余力投入部分资金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农村学校由于现行的经费投入结构和受城乡经济差别等影响,普遍存在经费短缺,有限的资金除维持正常运转外,无能力投入资金用于设施设备添置,改善办学条件,更谈不上教师进修提高和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费用。 (五)、教育质量不平衡。由于以上原因,学校教育质量肯定会有
16、较大的差距,有的地方的小学生进入初中后,无法与其他学生相比,成绩没办法赶上去,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裰学。作为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育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终身教育,出现了六年义务教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又滑坡。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因而社会对义务教育公平最为关注。基础教育的大头在农村,不加快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就不可能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任务,面对将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要求接受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