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总体设计方案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产品总体设计方案书(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品名称密级产品版本共 29 页电子产品总体设计方案书 拟制:日期:yyyy-mm-dd审核:日期:yyyy-mm-dd批准:日期:yyyy-mm-dd1 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修改描述 作者产品总体设计方案书关键词:摘 要:缩略语清单:缩略语英文全名中文解释1 范围定义产品的名称、商标、型号和版本、保密代号,如“ATM交换机,版本V1.0R001”。说明产品归属:属于哪个系列的,归属哪个产品线,是否是新的产品系列,是否需要申请新的商标。2 概述产品性质、产品开发的历史、标识项目利益相关人、当前和计划的使用地点。Service Profile 产品业务简述简述产品推出后能够提供的主要业务,如In
2、ternet接入、IP电话、VOD等。2.1 组网与设备独立性从网络角度看待系统,画出主要业务应用时的组网图,重点描述本系统在网络中的位置,简述与配套产品关系及设备独立性,说明与配套系统其余部分的相互接口,比如上行接口的ATM交换机、GSR等,或下行接口的远端模块,以太网交换机等。3 系统总体设计3.1 方案供应商信息方案供应商的信息;本方案所属的系列;本方案在系列中的位置;和相同供应商系列方案的纵向比较;不同方案供应商类似方案的横向比较。3.2 系统功能、性能3.2.1 功能特性此部分概要说明系统对外提供的功能特性及相应的性能指标。可以先引用设计需求进行概括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功能特性的描述
3、要求至少向下分解一级。说明系统对外接口(包含管理接口)类型、数量、遵循的规范及协议、实现的功能。3.2.2 整机性能指标定义整个设备在提供业务时对外表现的性能指标;所有性能指标需注明出处,如是参照国际标准、国标、竞争对手、理论计算等。 可以参照如下表格列出:1 整机性能参数参数名国际标准国标主要竞争对手本产品 (以BHCA举例) (No无)40k50k60k (以误码率举例) 1x10-61x10-61x10-75x10-63.2.3 整机技术参数定义整机功耗、电源参数、重量、尺寸等技术参数。3.2.4 遵循的标准及主要通信协议说明本产品所遵循的国际、国家或行业、企业标准,着重列出本产品需要符
4、合的设备规范、业务或协议标准、接口规范及标准。该部分不作为产品规格的硬性要求,只是作为测试或鉴定时的参考。描述本产品中所有需遵循的通信协议,如RIP IEE802.3 包括自定义的主要协议3.3 系统总体结构(注:这儿仅概述系统总体结构,详细描述在 6.1节中体现)用系统方框图描述。系统方框图应能规定出系统的整体架构,说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是如何搭配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系统方框图应画成二种: 一种是功能性的,说明系统有哪些功能?应由哪些功能模块来实现?画出这些功能模块之间、本系统与其它接口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 描述它们间的接口方式, 遵循的协议规范等。 如果是升级类产品, 在原有功能方框框图上增加
5、、删除、修改。 另一种是物理性的,说明系统由具体的哪些软件模块和硬件模块来实现。这是设计硬件实现方案和软件实现方案的基础。 最后给出上述二种方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哪个物理框实现哪个功能框的功能 可测性设计的整体结构描述,功能实现原理概述也应在这里给出。说明整体系统可测性方面的层次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的功能接口定义,子系统、模块、单板应具有的主要可测性规格与设计描述。 3.4 功能实现原理(注:这儿仅概述功能实现原理,详细描述在 6.2节中体现)描述系统是如何运作以实现系统需求的。包括:各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之间的控制关系、接口关系、信息流向;系统需求中所有功能如何通过这些模块及他们之
6、间的互相关系来实现。逐项描述主要功能特性、业务的实现原理对于可测性性设计的功能,如果有单独的功能模块则在下面用单独的小节进行功能实现原理描述,如果只是某些功能模块中的一部分功能,则在相应的功能模块中进行说明。 3.4.1 功能、业务1实现原理描述主要功能1的实现原理3.4.2 功能、业务N实现原理描述主要功能N的实现原理3.5 系统配置给出系统的配置描述表格。.3.6 系统升级与扩容 3.6.1 新系统的功能丢失描述新开发系统相对于现有网上设备中先前开发的产品哪些功能不再提供。3.6.2 版本升级规格版本保存能力;升级安全性规格(防止错误加载、升级失败的措施、升级过程可逆);业务中断时间/业务
7、质量; 升级工具。3.7 其它设计决定例如,联机帮助,描述联机帮助的界面形态和基本使用方法。例如,资料提供,描述需提供给用户的资料清单和所用语言,包括:技术手册维护手册安装手册操作手册等。4 软件总体概述4.1 软件基本设计思想说明软件采取的基本设计思路,概要描述为什么采取本方案。4.2 软件配置(注:与3.4.2节相同。但这儿是详细描述。必选)描述软件配置,包括OMC/主控软件/单板软件等配置情况,要说明编号及简要功能。4.3 软件包描述描述发布时,软件包所包含的所有软件的内容。描述软件安装方法, 说明软件安装、加载、补丁等的安装规格,是否自动生成配置数据,默认初始数据。4.4 软件开发平台
8、简单介绍软件开发的环境、工具、编译器、数据库等等。5 硬件总体概述5.1 硬件基本设计思想说明硬件采取的基本设计思路,概要描述为什么采取本方案。5.2 硬件配置(注:与3.4.1节相同。但这儿是详细描述。必选)描述主要应用中系统机柜单板配置,需附图说明。5.3 硬件/固件的设计/构造选择如果有,描述硬件/固件的设计/构造选择,例如尺寸、颜色、形状、材料、市场要求。5.4 硬件开发平台介绍硬件开发的环境、工具、编译器、可编程性设计工具如FPGADSP等;SI、EMC仿真分析平台。6 系统设计规格6.1 系统架构(注:系统总体结构在 3.2 节已有描述。这儿需细化可以形成设计规格。)标识组成系统的
9、系统构件(子系统、模块、单元),描述之间的“静态”关系(例如“组成”),一般采用系统方框图的形式。要按照子系统组成系统,硬件模块、软件模块组成子系统的方式组织描述。6.2 系统运行概念(注:功能实现原理在 3.3 节已有描述。这儿需细化可以形成设计规格。)描述如何通过子系统间的动态交互,以实现产品需求规格中的系统功能和性能,可按功能分成小节描述。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控制流、数据流、状态迁移图、时序图、优先级表、中断控制、时序关系、异常处理、同步执行、动态定位、对象动态创建/删除、进程、任务等。在内容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引用其它单独文档。同时要描述如何实现生成系统架构时产生的衍生需求,衍生需求导
10、致子系统规格的更改体现到6.5节。对于可测试性设计的功能,如果是单独的系统功能,则在下面用单独的小节进行运行概念描述,如果只是某些系统功能中的一部分功能,则在相应的系统功能运行概念中进行说明。 如果是系统升级,着重描述新增的需求如何实现。如果升级没有改变系统架构,则这里不需要描述,直接描述在子系统运行概念中。6.3 系统外部接口按照6.4的接口描述格式描述系统外部接口。6.4 子系统间接口6.4.1 接口标识和图例通过图例说明子系统间接口,并给每个接口赋予唯一的标识号。如果是升级类产品,注明接口的变化。6.4.2 接口1从接口标识、接口类型、接口协议和元素属性等方面逐一描述每个子系统间接口,可
11、加子章节以描述不同接口实体的属性。6.4.3 接口26.5 子系统分配需求描述各个子系统的目的,分配给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包括产品工程设计,例如可测试性),要和需求跟踪工具中的跟踪关系对应。同时描述由于衍生需求产生的子系统分配需求,参见6.2运行概念。对可测试性设计,描述子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可测试性规格和设计描述。概要介绍子系统的设计方案。6.6 子系统的开发状态/类型给出每个子系统的开发状态/类型,例如新开发、重用现有的子系统、重用现有的设计、对现有的设计或子系统进行重工程、开发用于重用的子系统等。6.7 外包、外购子系统规格全面定义产品开发需要外包、外购的各子系统(如HFC的变频器等
12、)规格,包括结构造型、功能、性能指标、技术参数、接口、标准等方面。此部分将来需要作为外包、外购子系统验收的标准;描述外包方的概况及实现方式7 子系统设计规格(软件类)7.1.1 子系统架构标识组成子系统的系统构件,描述之间的“静态”关系,一般采用方框图的形式。7.1.2 子系统运行概念描述如何通过最小CI间的动态交互,以实现子系统设计需求中的功能和性能,可以按功能划分成小节描述。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控制流、数据流、状态迁移图、时序图、优先级表、中断控制、时序关系、异常处理、同步执行、动态定位、对象动态创建/删除、进程、任务等。在内容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引用其它单独文档。同时要描述如何实现生成子
13、系统架构时产生的衍生需求,衍生需求导致最小CI分配需求的更改体现到7.1.4节。根据软件结构图,描述可测性的实现原理,包括测试输入输出通道、子系统配置状态监测和控制、子系统业务通道状态监测和控制、单板硬件运行状态监测和控制、子系统资源状态和其它状态的监测 和控制、功能和接口的可控性、测试任务的建立与控制设计 、隔离性和诊断设计、BIST设计等。如果是系统升级,着重描述新增的需求如何实现。注明软件模块的增加、或删除,注明接口标准、接口功能、接口变量定义和接口参数的变化部分;7.1.3 软件模块间接口7.1.3.1 接口标识和图例通过图例说明最小CI间接口,并给每个接口赋予唯一的标识号。如果是系统
14、升级,注明接口的变化。7.1.3.2 详细接口定义从接口标识、接口类型、接口协议和元素属性等方面逐一描述每个软件最小CI之间的关键接口,可加子章节描述不同的接口属性。对非关键接口可以不给出详细定义。7.1.4 软件模块的分配需求描述各个最小CI的目的,分配给最小CI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包括产品工程设计,例如可测试性),要和需求跟踪工具中的跟踪关系对应。同时描述由于衍生需求产生的最小CI分配需求,参见7.1.2运行概念。对可测试性设计,描述软件最小CI应具有的主要可测试性规格和设计描述,能控点的选择和控制通道、能观点的选择和输出通道。概要介绍最小CI的设计方案。7.1.5 软件模块的开发状态/类型给出每个最小CI的开发状态/类型,例如新开发、重用现有的最小CI、重用现有的设计、对现有的设计或最小CI进行重工程、开发用于重用的最小CI等。7.1.6 外包、外购的所有软件模块的规格全面定义产品开发需要外包、外购的所有软件最小CI(模块)(如XX算法等)规格,包括功能、性能指标、技术参数、接口、标准等方面。此部分将来需要作为外包、外购软件最小CI(模块)验收的标准;描述外包方的概况及实现方式8 子系统设计规格(硬件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