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三五”供排水设施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十三五”供排水设施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供排水设施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委托单位:北 京 市 水 务 局 编制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一六年七月目 录1规划背景12规划方案简介22.1规划目标22.2规划主要建设任务32.2.1供水设施建设32.2.2雨水排除设施建设42.2.3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52.2.4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62.2.5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建设62.3规划协调性分析73区域环境质量概况83.1水环境83.2空气环境83.3生态环境84“十二五”城乡供排水规划实施回顾分析94.1“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94.2存在的主要问题105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125.1主要水环境
2、影响125.1.1与黑臭水体治理的协同125.1.2尾水排放对高功能水体影响135.2恶臭的环境影响145.3污泥的环境影响155.4生态环境影响165.4.1供排水设施建设占地影响165.4.2地下水水源地的生态恢复175.4.3污水排放对湿地影响176社会环境效益206.1供水设施建设的社会效益206.2排水设施建设的环境效益207规划方案合理性综合论证227.1规划目标环境合理性分析227.2供水规模的环境合理性分析247.3排水设施建设规模的环境合理性分析247.4供排水设施布局的环境合理性268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优化调整建议288.1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288.2规划减缓措施298.
3、2.1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建议298.2.2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309评价结论32I1 规划背景北京市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但是面对北京市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新形势和城市建设新格局,城市供排水设施还存在能力不足、管网建设滞后、区域发展不均衡、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市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五年,也是进一步提升北京市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建设可靠、完善
4、的供排水系统在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突出。根据北京市政府关于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的相关要求,北京市水务局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在总结分析北京市供排水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充分考虑中心城功能与人口疏解,以及重点区域发展格局,编制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供排水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供排水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在规划编制中,北京水务局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市及各区水务局的大
5、力协助下,开展了现场调研、资料收集和多轮工作座谈等工作,研究完成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供排水设施建设规划环境影响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供排水设施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 规划方案简介规划是北京市“十三五”发展规划体系中的市级一般专项规划。规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总结分析北京市供排水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城市功能战略定位对供排水设施建设要求,充分考虑重点地区发展及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确定“十三五”时期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今后五年加快城乡供排水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2.1 规划目标总体目标:加快城乡供排水
6、设施建设,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供排水体系,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具体目标如下:供水:城六区公共供水占有率达到95%以上,北京城市副中心达到100%,新城达到80%以上。城六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系数达到1.3以上,新城达到1.21.3。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基准值)控制在10%以内。供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委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农村地区城市管网延伸和集中供水厂覆盖率达到60%以上,农村用水计量收费率显著提高。排水及再生水:建设“海绵城市”,完善雨水排除系统,城市快速路及主要下凹桥区、重要和特别重要地区标准内降雨不发生积水。全市污水
7、处理率达到95%,中心城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处理,其他郊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环球主题公园、北京新机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等重点区域以及城乡结合部地区、重要水源地村庄和民俗旅游村庄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每年12亿m3,全市污泥基本实现无害化全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规划实施年限为2016-2020年。2.2 规划主要建设任务2.2.1 供水设施建设1城六区水厂工程:规划新建4座自来水厂,新增供水能力100万m3/d,到“十三五”末,城六区供水能力将达到541万m3/d,能够满足2020年供水能力需求。新建4座
8、自来水厂包括海淀北部地区新建温泉地表水厂、丰台河西地区新建河西第三水厂、石景山水厂和亦庄水厂(含向亦庄新城供水),规模分别为24万m3/d、6万m3/d、20万m3/d、50万m3/d。适时研究田村山水厂扩建工作,积极推进首钢水厂前期工作。供水管网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建、改造供水管线约1000km(含自备井置换需配套建设的供水管线),有效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2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区其他区域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新建通州水厂二期,新增供水能力20万m3/d,到“十三五”末,供水能力将达到50万m3/d,满足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供水能力需求。新建南水北调通州水厂调节池,调蓄规模60万m3;
9、改造通州、张湾、潞城水厂,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自来水调压站;新建广渠路东延管线22km,供水规模2.7万m3/d;新建城区供水管线66 km,改造配水管线16 km;新建环城供水管线48km。通州区其他区域:新建集中供水厂1座,改造集中供水厂5座;新建改造供水管线230km,将马驹桥、台湖、张家湾镇纳入市政管网供水;新建供水支线60km,连接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区与宋庄镇、潞城镇、西集镇、漷县镇、于家务乡、永乐店镇等,实现城镇一体化供水。3郊区新城规划新建9座水厂,新增供水能力115.5万m3/d,到“十三五”末,新城供水能力将达到222.5万m3/d,满足2020年郊区新城供水能力需求。规划新建供
10、水管线801km,改造供水管线423km。4郊区村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规划新建集中供水厂16座,新增供水能力25万m3/d,新增农村供水人口66.8万人,覆盖行政村205个,并网覆盖3座集中供水厂和213处村级供水站。改扩建集中供水厂39座,总供水规模28.8万m3/d,总供水人口46.5万人。对房山、门头沟、昌平、延庆、密云和平谷山区500座设施配套不全或老化失修的村级供水站进行达标改造,主要包括水源井更新改造、加装水处理和消毒设备,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新建改造供水管线1483.6km。建设怀柔、延庆2处区级农村水质检测中心;新建和升级改造怀
11、柔、平谷和昌平3个区级供水信息化监管中心,加强对集中供水厂水量、水质的动态监管和基础信息管理。2.2.2 雨水排除设施建设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落实国家规范新要求,加强雨水源头控制,加快实施雨水管线及雨水泵站工程,完善雨水排除系统,逐步提高排水设施标准和区域排水能力。1城六区规划新建、改造雨水主干线500km,解决快速路、重要地区以及下凹桥区的积水问题。其中:改造积水严重的60处下凹桥高水区雨水主干线约125 km;新建快速路及中南海、中关村核心区、亮马桥使馆区、长安街沿线金融街、建国门使馆区、CBD以及CBD东扩、丽泽商务区、奥体中心区等重要地区雨水主干线105 km;新建及改建区域性雨
12、水主干线约250 km;新建改建雨水管道约20 km,解决31条断头管下游出路。2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区其他区域北京城市副中心随路新建改造雨水管线64km,改造低标准雨水管线80km,改造下凹桥雨水泵站13处。通州区其他区域新建改造雨水管线165km,新建改造雨水泵站10座。3郊区规划新建改建雨水管线618km,其中新城362km,乡镇256km;新建雨水泵站6座、改造泵站29座。2.2.3 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以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城乡结合部地区、重要水源地村庄和民俗旅游村庄为重点,规划全市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线1347km,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15座,新建再生水厂29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13、54万m3/d,新增再生水生产能力83万m3/d。继续推进农村治污工作,实现760个村的污水全处理。到“十三五”末,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18万m3/d,满足2020年污水处理需求。1城六区以城乡结合部地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为重点,解决128个村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其中:中心城区及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地区新建污水管线272km,解决该地区113个村庄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新建、改造污水处理站和再生水站共21座,解决15个村庄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结合棚户区、老旧小区、微循环道路等改造工程,综合施策,改造中心城区雨污合流管线256km。实施东坝、垡头、五里坨3座污水处理厂和丰台河西再生水厂升级改造工程,主要出
14、水指标达到地表水类标准;新建上庄再生水厂,实现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2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区其他区域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建污水收集管线70km,改造雨污合流管线218km,升级改造碧水污水处理厂、西集镇次中心区再生水厂和于家务次中心再生水厂,新建减河北、马驹桥、台湖第二等10座再生水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1.3万m3/d,新增再生水生产能力31.85万m3/d,基本实现建成区污水全处理。通州区其他区域新建污水管线200km,并通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等方式,实现320个村的污水收集处理。3郊区城镇新建、改造污水管线331km,新建再生水厂18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7万m
15、3/d,新增再生水生产能力39万m3/d。4农村地区远郊区因地制宜采用“城带村”、“镇带村”、“联村”、“单村”等方式,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相关修复和改造工程,重点解决312个村庄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实现重要水源地和民俗旅游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2.2.4 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新建再生水管线472km,扩大管网覆盖范围,其中城六区222km,北京城市副中心80km,郊区新城170km。对全市再生水进行统一调度,逐步增加城乡结合部地区河湖、湿地的再生水补水量,进一步扩大全市生态环境、市政市容、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再生水利用量。规划2020年全市再生水利用量12.0亿m3。按区域分,城六区利用7.5亿m3,郊区利用4.5亿m3。按行业分,工业利用1.7亿m3,生态环境利用9.7亿m3,市政杂用利用0.6亿m3。2.2.5 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建设按照污水处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的要求,“十三五”继续实施污泥处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