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科技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21939935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科技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粤教科技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粤教科技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粤教科技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粤教科技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科技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科技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教科技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光的传播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光源,通过实验了解光在自然界中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光可以透过透明物体,了解光的反射现象。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光沿直线传播实验材料蜡烛、带小孔的硬卡纸、纸管事塑料软管。2、手电筒、投影仪、光学演示箱、蚊香、透明水槽、水。3、各色纸片、玻璃镜片、不锈钢板、木板。4、光沿直线传播的图片或投影片,如手电筒灯光、车灯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1、谈话: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没有光,地球将会变得怎样?人 类的生活又将会怎样?2、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

2、些物体能发光。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光源。(1)教师出示一些光源的投影片。(2)讲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能自己发光,如蜡烛、火柴、 电筒、太阳、萤火虫等。这些能自己发光的物体都叫光源。太阳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大源。(3)学生讨论:镜子在阳光下能反光,镜子是不是光源?电池能使灯泡发光,电池是不是光源?月亮是不是光源?为什么?2、指导学生认识光是怎样传播的。(1)谈话:光源发出的光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那么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板书课题)(2)出示投影片透过密林、云层和门窗的阳光。(3)讨论:生活中你是否看到类似以上图片中的现象?以上现象说明光是怎样传播的?(通过讨论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假设

3、)(4)实验验证假设。讲述: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可以用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根纸管或塑料软管来做对比实验,也可用三张带小孔的硬卡纸做实验。学生看课本第4页实验1图示,分组实验,并在可以看到烛光的插图上画出烛光传播到眼睛的路线。汇报结果并讨论: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填写课本第3页实验1的结果。教师演示实验2:调整光学演示箱使进光孔为3个,在箱内充满烟雾,使灯光或阳光通过光栏射入箱内,可以看到三条直线光束。学生分组做实验3:把一束光线射入玻璃水槽里的水中,为增加效果,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粉质颜料,并把实验室窗帘拉上。讨论:光在透明物体中是如何传播的?小结:光线是直线传播的,而且光线能透过透明的物体。学生填

4、写课本第3页实验2、3的结果。3、指导学生认识光的反射现象。(1)提问:我们为什么能看见周围的东西呢?(学生可能回答:因为我们有眼睛)在漆黑的屋里我们虽然睁着眼睛为什么也看不见东西呢?为什么一开灯又看见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有光,光把东西照亮了)(2)观察:光以不同角度照在镜面及其他物体上,观察光的反射现象。(3)分组实验:利用投影仪灯光、手电筒灯光或把室外阳光反射进室内,研究不同材料、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4)学生汇报结果。(5)讲述:我们能看见周围的物体,是因为光线照亮了这些物体,光又从这些物体上反射到我们眼里的缘故。物体表面越光滑平整,反射光的能力就越强;物体颜色越浅,反射光线的

5、能力越强。(6)学生填写课本第4页实验结果。4、教师总结。5、课后感受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充分认识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学生对小孔成像能解释清楚了。2、镜子教学目标知识:使学生知道镜子能反光,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镜子反光和成像的实验。情感、态度、精神及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镜子能反光,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平面镜,用橡皮膏粘连在一起能构成一定角度的两面同样大的方形镜子,一种小玩具。2.挂图或投影片额镜。3动画、录像。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出示镜子。(2)谈话: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用镜子可以做什么?(3)

6、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关于镜子的秘密。(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镜子能反光(把学生带到室外。)(1)讲述:每人设法用镜子把这面处在阴影中的墙照亮。(2)学生实验。(3)讨论:通过讨论,渗透反光的含义。照到墙上的光是从哪里来的?镜子本身会发光吗?如果是夜里,用镜子能把墙照亮吗?如果你站在阴影里,用镜子能把墙照亮吗?这说明光是从哪里来的?指一指,太阳光来自哪个方向?镜子使太阳光照向哪个方向?这说明镜子有什么作用?(4)讲述:试一试,怎样让镜子反射的光左、右、上、下移动。通过这个实验,渗透反光角度的变化。(5)学生实验(6)汇报实验结果。(7)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镜子能使太

7、阳光改变方向,返回去或转向其他方向,这叫反光或反射光。(板书:反光)2.指导学生认识反射光的应用(1)在墙上左边和右边分别贴上写有文字的纸片。(2)讲述:下面,请一个同学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左面的纸上,请八个同学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右面的纸上。比一比,两张纸上的亮度是否相同?(3)学生实验。(4)汇报实验结果。(5)讨论:这个实验说明什么?(也可根据情况选择播放镜子游戏的视频录像)(6)讲解:实验说明,反射光越多,被照射的地方越亮。(出示额镜图)耳鼻喉科大夫头上戴的额镜,应用的就是这个道理。额镜可以把阳光或灯光反射并集中到一点,从而把耳内或鼻腔内照亮,以便医生检查耳、鼻内的情况。3.指导学生认识在

8、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1)谈话:当你面向镜子时,可以看到什么?把铅笔、苹果、玩具等放在镜子前面,可以看到什么?镜子里真的有人吗?有铅笔、苹果、玩具吗?那你看到的是什么?(2)讲解: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是物体的像。(3)分组观察:物体与镜子里的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4)汇报观察结果。(5)讲解:物体与物体在镜子里的像,颜色、形状、大小是相同的,左右是相反的。4.游戏比比谁找到的像多(1)讲解:下面,我们用镜子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每组都有二面用橡皮膏连在一起的小镜子,把这二面镜子立在桌上,成为“人”字形,在二面镜子前面立一个玩具小猴;把二面镜子慢慢向内或向外移动,可以改变二面镜子之间角度的大

9、小。试一试,在镜子里可以看到多少个小猴的像?怎样移动镜子看到的像会减少?怎样移动镜子看到的像会增多?比一比,谁看到的像多?(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4)教师小结: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看到的像越多。如果二面镜子相对,在镜子里可以看到无穷的像。这是关于镜子里的像的一个秘密,你们通过实验自己发现了。(三)巩固(1)讲述: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关于镜子的作用。下面请你看一段录像并回答以下问题:镜子有什么作用?镜子里的像与实际的物体有什么不同?3、彩 虹(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光是有颜色的。2. 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能力培养: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实

10、验操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认识到科学是为断发展的。2.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二)设计意图:彩虹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本课以此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通过引导学生造彩虹,找彩虹等实验,最终了解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本课主要是组织学生通过对彩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交流信息的过程中丰富对光的认识;在实验的研究上学会分析、推理和归纳,从而进一步培养科学素养。本课以研究彩虹的相关知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三)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动手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迁移应用。(四)重点难点:通过活动了解阳光与彩虹的关系,知道光是有

11、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准备:任务驱动页图片;彩虹图片、制作彩虹的演示及分组材料。(七)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本课驱动页由一幅图构成。图中反映了在一个开阔的原野里,有一条美丽的彩虹挂在天边,四位主题人物奔跑着去看彩虹,他们对彩虹很感兴趣,正在讨论有关彩虹的话题,“为什么雨过天晴后,会出现彩虹呢?”“彩虹太美了!”“我们也可以做彩虹吗?”这些问题不单是主题人物感兴趣,我们很多学生同样也在思考着这些问题,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通过任务的驱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二、活动一:再现彩虹很多同学应该都见过彩虹,对彩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天空中有一道美丽的彩

12、虹悬挂在天边,同学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然而,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彩虹的颜色是怎样排列的呢?这个活动我们首先让学生自己做彩虹,了解彩虹是怎样得到的。这是一个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彩虹的活动,了解彩虹。1引申的问题: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太阳光看起来好像没有颜色,我们通常叫太阳光为白光,但它实际上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我们看到的彩虹,实际上是白光透过了无数个雨、雾的水滴(或水珠),经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白光是由彩虹中各种颜色的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混合成的。当白光穿过雨滴时,发生折射,改变了传播方向。各种颜色的光改变的方向大小不同,于是白光就分散成各种颜色的光。2导入:

13、课本任务驱动页的图片。3提问:为什么雨过天晴后会出现彩虹呢?我们也可能做彩虹吗?4引导: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彩虹。5目的:引出问题,让学生知道所要研究的内容。6导入:利用喷壶制造彩虹或出示该活动的图片。7提问:彩虹大家都见过,你知道它的出现与什么有关吗?8介绍: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微小的水滴有关。在有阳光,空气中有较多小水滴的情况下,在适当的方向就能看到彩虹。9观察要全面的了解彩虹,我们可以自己再现一条彩虹,找出它更多的特点。10讨论:再现彩虹要有什么条件?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人造彩虹”的三个必要条件:(1)背对太阳。(2)顺着太阳

14、光的方向看。(3)向空中喷充足的水雾。11活动:做再现彩虹实验。12交流:学生介绍实验结果。小组交流后记录在书中的空白处。13拓展: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见到彩虹。三、活动二:阳光是彩色的吗?把装满清水的杯子放在阳光下,阳光透过杯子后,就可以看到透过杯子射出来的光是彩色的,颜色排列的顺序也跟彩虹一样,也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如果我们用东西挡住阳光,刚才有颜色的光就不见了。我们再看看阳光的颜色是白色的,水和杯子都是透明的。当阳光透过透明的清水后,我们把白色的太阳光(科学上称为复色光)通过透明的媒质以后变成有颜色的光(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上面做的活动其实就是一个光的色

15、散实验,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求杯子的杯口直径要比杯底的直径大。1引申的问题白色的光能够分散为七种颜色的光,那么七种颜色的光又能否合成。2导入:出示一杯水和一张白纸。 3问题:阳光穿过这杯水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4演示:按照课本图提示进行。把装满水的杯子放在阳光照着的窗台边上,在杯子下方的地面放一张白纸,让阳光透过杯子照在白纸上,调整杯子的位置,让学生看到彩虹现象。5出示:一盆水,一面镜子,一张白纸。6演示将室外射进的阳光反射到纸板上,光线通过水后在纸板上形成了彩虹。7问题:从这两个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8讨论:这个实验包括什么条件?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9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10汇报:学生汇报发现:挡住阳光就没有了彩虹,没有水也没有彩虹。11归纳: “白色”的太阳光是由彩色的光混合而成的。阳光穿过水或水雾时会被分解为各种单色光,这时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彩虹。12拓展:你还能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康复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