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讲稿(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孙江波一、科学教师专业成长案例(一)名师成长之路1、路培琦老师成长之路路培琦老师是全国知名的自然特级教师,他和浙江章鼎儿老师一同被誉为我国自然教学的两座“丰碑”,久负盛名,素有“南章北路”之称。路培琦、章鼎儿、王子平三位老师被誉为我国自然教学“三剑客”。我们看看路老师的简介便知他在我国自然教学领域达至的境界是非常之高。路培琦,特级教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项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江苏教育出版社科学教材主编。原任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进修部自然教法教师。曾参与人教版自然教材、小学自然教师手册、小学生学自然、小学自然教学法等书的编写,著有专著路培琦自然教学改革探索。曾任国
2、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自然学科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研究会理事等职。路老师执教的一节植物的果实,成为体现自然课改革精神的代表作,又由于两次参加了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培训班,在自然和数学两个学科中大胆探索,兰本达教授专门写信邀请他去路易艾黎创办的山丹培黎学校传授“探究研讨”教学法。路老师的两篇自编课: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课堂实录见http:/ 1991年,曾宝俊来到扬州市新河湾小学报到,在这里一呆就是十年。新河湾小学是一个村级完小,只有六个教学班。在走上工作岗位最初的几个年头里,曾老师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然而,
3、1996年的一场胃病却意外地让他和小学科学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生病,学校让他教低年级数学兼自然课。机缘巧合,那一年,区里举行自然教师教学大比武,第一次上自然课的曾老师代表乡镇参赛,得了个三等奖。尽管是三等奖,然而自然教学的魅力一下子吸引住了他。从那以后,他就沉浸在自然教学探索的王国中了:昼夜的形成毛细现象热胀冷缩磁铁的性质花的解剖食物的营养一节节设计新颖的课使他从扬州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尤其是一节声音的产生更使他名声大振。对于初出茅庐的曾宝俊来说,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98年他代表扬州市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自然教学基本功大赛,他只得了个三等奖。99年,省自然教学课件大赛,他又是铩羽而归;20
4、00年,江苏省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上他仍然功亏一篑,只得了二等奖第一名,离一等奖仅半步之遥。他似乎和许多优秀的运动员一样存在着某有个宿命,他总是和一等奖擦肩而过,上帝并不眷顾这位勤奋的小伙子。然而事实上,比赛的失利并没有影响他对这个学科的钻研劲头。也许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比赛中,他逐渐成长起来。他把每一次的比赛当成锻炼自己磨刀石,当成一次成长的机会。一次次失败的磨练,也促使他养成了今后上课的从容不迫和淡定神情,促使他在小学科学这个领域里走的更稳、更远。虽然在村小,但曾宝俊老师仍然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建构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能力研究体系,尝试编了一份自然大纲,尝试编了一套“班本”自然教材,更尝试了一节
5、节设计新颖教学探索。执教月相观察,他像一位魔术师,巧妙引导孩子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执教四季星座,他通过建立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的星座”激起学生去观察星星,使孩子连续一年关注星空由于这些教学案例的参与性强,操作性好,被国家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收录为典型案例。这一系列的成果也使他成为扬州市第三批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这也引起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路培琦的注意,在他的引荐之下,曾宝俊走进了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组。2001年,曾宝俊结识了路培琦、郝京华等名家大师,参加了科学教材组,成为当时教材组内为数不多的一线老师。那时候,他就像一只蚕无意中落入一片肥沃的桑田,贪婪地吮吸、咀嚼,吮吸着科学新
6、课程改革的“甘露”,咀嚼着科学课程新理念的“桑叶”,一天一天地成长起来。那么,他这位名声并不显赫的一线老师怎么会成为国标本科学教材的编委呢?在课标征求意见会中,郝京华慧眼识金,发现一位年轻人“谈吐颇有思想”(章鼎儿老师语),就把他留下来一起开会,这位年轻人就是曾宝俊老师。会议主要讨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科学教材怎么编,各抒己见!专家们侃侃而谈,虽然曾宝俊心里也有一些想法,然而在这样的场合里,他只能保持沉默!中途休息,曾老师在走廊上遇到路培琦老师,就和路老师谈起了自己的想法,路老师听罢,说:“你的想法很好,很有创意,可以供大家思考、借鉴呢!等一下,你一定要发言!”当会议再次开始的时候,路老师首先发
7、言:“扬州的曾老师有一些新的想法,大家可以听一听!”于是,曾老师就大着胆子介绍了在学校里所探索的冷和热等单元设想,谁知这个方案一下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教材思路后来,第一版的苏教版科学教材中就有一个单元叫做冷和热。是啊,机会属于有准备的头脑,如果没有他平时的刻苦钻研,怎会有冷和热的诞生和他走进教材组的机会?由于曾老师潜心于学习和研究,在后来的从教历程中,他不断地给自己带来一份份惊喜和成功:2002年,他指导的选手高乃定一举夺得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3年,在全省科学探究研讨会上,他执教暗盒里有什么,课堂上学生围绕着几个独特的暗盒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究,即使
8、下课了,也不愿意离开,还争论不休,听课的几百个老师也连称“神奇”“有意思”,最后,这堂课无可争议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这个一等奖也终于弥补了他数次和省一等奖擦肩而过的缺憾。2006年,他的月相观察获得全国录像课一等奖,土壤一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2004年暑假,曾宝俊老师从繁华的古城扬州来到富庶的江南小镇华士。来到华士实验学校,必将抛弃原先在扬州的所有荣誉和地位:学校科研主任、区教研站长、市兼职教研员然而,当华士实验学校的夏青峰校长问他有什么条件的时候,他说:“让我做专职科学老师!”作为在科学教学业务方面有专长的老师,受教材组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委托,曾宝俊老师在省内外作学术报告百余场,执教各类公开课三十余节均受好评。但是,他始终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普通的科学老师,一个科研型科学老师,每周上16节课,每天设计第二天的课,每天做教学笔记,每天坚持写反思,写博客(二)我的成长之路1、从农村到城市出生于农村,成长在农村,师范毕业后分配回农村,在农村工作十四年,因业绩突出,2004年调入县城,一干又是五年,2009年,再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地级城市。2、从自然到科学那时,农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