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单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主要(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事业单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主要(共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 考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二O 年 月 日目录内容摘要2关键词2引言2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涵义与特点21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涵义22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特点3二、公共事业单位科学发展的必要性31时代的要求32自身的要求43人民群众的要求4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制存在的问题51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52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和路径53缺乏改革的整体配套条件54我国公共事业服务监管存在问题5四、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策略分析 61善于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62制定切合实际的改革发展落实方案63积极运用多元的管理手段 74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2、75切实解决一些突出问题7参考文献8致谢8内容摘要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难点问题。要想扫清这些障碍,重新理顺改革思路,不但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更要从理论深度上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指导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具体实施。本文结合公共事业单位的特点,提出了推进公共事业单位改革、建立新的公共服务体制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公共事业 管理体制 探讨 引言公共事业单位存在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有力推动了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综合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保障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社会公益的性质。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3、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总特点是国家统管,高度集中统一,是顺应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起来的,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格局。事实上,我们也曾进行过一系列改革,例如通过简政、放权、让利、创收等方式来弥补财政资金不足,扩大事业单位的自主权等。但是,由于改革的目标不明确,同时期政府社会管理改革以及社会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没有同步,因而整个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并没有改变。传统公共事业包括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鉴于我国社团与民办非企业起步晚、力量弱、不成规模的客观情况,事业单位成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主要承担者。我国政府在推进公共服务创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作出了很大努
4、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还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的公共服务水平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特别是在如何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创新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涵义与特点1、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涵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主导,吸引其它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统一、多层次,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管理环节与实施环节相结合的综合管理系统。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文化层次、组织
5、层次和管理方法层次,其中,文化层次包括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而在组织层次中,涉及行政体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方面的内容。最后一个层次,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最低层,包括管理人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在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出现了大量各形式的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到公共事业管理,有效的弥补了政府能力的不足,分担了政府的大量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2、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特点公共事业管理虽然脱胎于行政管理,但公共事业管理还是有自己的管理特点的。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企业管理体制不同。不同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目标,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是公共
6、利益,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非营利性。企业的投资来自企业所有者,而公共事业的经费主要来自于立法机构的授权或是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国家对公共事业管理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因此公共事业管理受政治影响比较大,而企业则大不同,其行为只是简单的经济行为,与政治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同但又深受行政管理的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权力机关仍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与机关内部事务而形成的管理规范与管理机制的总和,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脱胎于行政管理,一直依附于行政行政部门。相对而言,行政管理是上层的管理内容,实行的是间接管理,而公共事业管理则是把服务对象由政府机关扩大到整个非政府组织
7、,将管理职能划分给非营利性组织或第三方的公共部门,强调的是公众的参与性,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具有这两个特点,使其在管理目的、管理职能与管理运作方式上都不同于其它的管理体制,加强公共事业管理,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必须要加强对原公共事业体制与当今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最新创新,才知道如何满足公共事业发展的需求。二、公共事业单位科学发展的必要性我们所说的事业单位 , 国际上较为规范的说法叫做国有公共机构, 即利用国家资产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机构。由于我国经历了长时间的计划经济时代, 国家所有的事业单位与各级各类的行政管理机关往往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家长制隶属关系。从根本
8、上来说,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这种关系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同时, 事业单位自身也存在诸多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问题, 因此, 必须在公共事业单位内部推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不断进取, 努力践行, 以更好的服务社会和人民。1. 时代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不少国家掀起了一轮政府改革浪潮, 主要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从90年代开始, 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的利弊得失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认为公共服务不宜过度追求市场化, 公益事业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不能简单套用经济领域改革和企业管理的做法。正如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 让服务惠及穷人中指出的, 政府放弃公共服务而把一切交给
9、私营部门是错误的。此外, 一些国家和地区忽视发展公益事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严重失衡, 引发社会问题的现象, 也需要引以为戒。为了切实解决现阶段中国已经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新的矛盾, 中国政府未雨绸缪, 在认真研究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就决定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 自身的要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 客观上要求在经济管理体制、行
10、政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进行相应改革。期间, 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 逐步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以转变职能为主要内容的政府机构改革, 使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作为行政管理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探索。但从总体上看,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3. 人民群众的要求目前,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005 年人均GDP已经达到13000多元人民币。这一时期, 既是黄金发展期
11、, 又是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 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主要是对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等方面的公益服务需求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 人民群众的权益意识不断增强, 对公益服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既把公益服务这块蛋糕 做大, 又把蛋糕分匀; 既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 又做到主动化解矛盾, 确保社会稳定。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制存在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加之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影响,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给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公共事业
12、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自1985年起,我国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决定,进行了大量有关的探索和试验。但由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较大,触及的利益也千头万绪,致使改革的步履维艰,进程颇为缓慢,成果仍在期待之中。2、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和路径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属于开拓性的事业且无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在改革初期的探索阶段,基本上采取了大胆进行实验性改革的方针,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模式。由于改革模式不够明确,无法科学界定、合理划分和重新调整政事双方的权责关系,因此很难做到周密策划、有计划、有步骤的简政放权。而公共事业组织自主进行的改革,既不能触动传统事业的根基,也不
13、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没有实现政事分离、反而还更加混淆了各种不同性质社会组织之间的职能界限,造成了体制混乱和体制冲突。3、缺乏改革的整体配套条件由于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在前期是分头并进、各自为政的,所以不仅各类事业单位的改革进展不同,而且也未能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互配合。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面临一系列的难题,需要各方的配合解决。尤其是资金来源与人员分流问题,更不是仅仅单个部门独立所能够处理好的。不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就难以继续推进。4、我国公共事业服务监管存在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在基础公共服务上职能不清,很多政府主管部门同时扮演着事业单位的资产所有者、政策制定者、付费者、监管者等多重角色。其根本缺陷是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政府多重角色之间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妨碍了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和效率的改进。管理权责不明,尽管从表面上看来,在社会公共服务各领域都设立了相关的“负责”机构,但事实上,各主管部门的责任或者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合理的,“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非常普遍。僵化、交叉、不透明、不可问责的管理体制导致了目前公共服务出现的价格、质量、效率和覆盖不足等问题。另外,监管规则不完善、执行机制、治理机制也不健全,透明度、可问责性、效率、适应性和一致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