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论文:篮球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我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21795140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体育论文:篮球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体育论文:篮球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体育论文:篮球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体育论文:篮球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论文:篮球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论文:篮球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我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篮球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我见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制定的世界健康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指躯体无疾病和无虚弱,而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生独生子女众多,社会适应能力差已成不争事实。社会适应是个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变化的过程,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最终目标就是培养社会角色。在篮球训练中,运用角色理论,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篮球训练中的角色扮演可以使小学生增强认知能力,改善人际交往,发展个性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解决少年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促进小学生“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关键

2、词】 篮球训练 角色扮演 社会适应1.前言:我国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社会适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教学目标体系。目的是使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得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小学独生子女“自我中心倾向”严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一个学生由 “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2.篮球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所谓角色扮演,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而表现出来的行为。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尝试与体验各种不同的位置、角色与职责、分工。在篮球训练中,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在一定规则准许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特点

3、,比如:小个子后卫,让其尝试打中锋的角色,使其对自身身高的不足有充分的认识,确定自己后卫的角色,同时也对中锋的角色和任务(内线进攻、篮板)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角色学习和角色冲突形成角色观念。后卫前锋的挡拆、中锋的策应;让学生轮流扮演比赛的组织者、教练、裁决、队员等角色,都能让学生对自身角色有深刻的认识。在进行篮球分组比赛中,小前锋、大前锋、中锋、组织后卫、得分后卫等角色,都是在各自所处的位置上,通过与该地位相适应的角色行为而产生的相互社会关系。2.1对小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我在篮球启蒙教学中(三四年级),针对小学生对规则的认识等于零、就喜欢玩的特点,不进行口若悬河讲规则,直接进入教学分组比赛,

4、进行角色分工:学生即运动员,老师即裁判、法官。对常见的“持球走步”“二次运球”“拉抱人”“躺地争抢”等现象及时吹判,学生也会出现争执甚至吵架的现象,对此我采用“一句话解释”的原则给以讲解,使学生体会“这就是篮球规则”的感受。亲身体验要比说教效果好得多。直接体会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准许做的;怎样做是违例,怎样做将受到惩罚。这样使学生在认识规则过程中,树立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约束自我、公平竞争的思想。使学生的规范意识从模糊到明确,从松散到自觉,从他律到自律,从外在的社会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个人行为习惯。篮球运动中的这种“规则效应”,对学生自控、自律能力的培养,自我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了

5、十分重要的作用。2.2对小学生社会成熟程度的影响:通过篮球训练中的角色扮演,可以加速小学生的社会成熟程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应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游戏规则,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并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行为。”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后开始自然的出现一些狂傲自大、目空一切的现象,学生在和我的对抗中也会出现“你以为你是谁”的话,对此我没有对其“技不如师”进行贬低而是给予鼓励,但在对抗中,可以通过“火锅”进行适时“教训”。定期让学生与高水平的队伍(如中学生)进行对抗,使其在失败中认识自己;让学生与强于自己的人“单挑”,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些都可以加快其社会成熟度。2.3对小学生挫折承

6、受能力的影响: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地位,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感受,为学生学习社会角色、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提供了适宜的机会。在进行篮球训练时,我根据训练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安排学生在教学比赛中扮演不同位置的角色,有意识地安排不善言语、怯懦畏缩的学生担任教练、裁判、组织后卫,并用简单言语明确该学生担任角色的职责与要求:“教练是你,他们必须听你的”、“你是组织后卫,传好球就可以”、“自己认为对就果断的吹判”等,使学生在教师赋予的权利下,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加速学生对角色职责、义务的理解。身体练习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自信。比赛中,无论跑位、突破、投篮还是传切、防守、抢断,要达到某

7、一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学生都必须付出一定努力,消耗一定体力,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在次次上篮、次次被“盖帽”的失败当中达到技能的提高。而每达到一个目标,完成一项任务,取得一次进步,都会给学生带来成功感和满足感,提高挫折承受能力。运动角色的扮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篮球竞赛中存在着必然发生的失败,对失败的个人或集体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抗挫折训练。根据学生的特点,我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竞赛中或多或少、或晚或早的经历失败的打击,对学生进行心理挫折感磨练,利用挫折教育,磨砺学生的个性,而承受挫折的过程正是一个提高社会承受能力的过程。篮球训练中,我利用竞赛、学生裁判、学生教练等形

8、式,引导学生在向困难和竞争对手挑战的过程中承受肉体之苦、心理之累,在承受挫折的经历中获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体验,学习如何面对挫折、面对现实,提高挫折承受能力。2.4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逐渐减少了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对社会交往的需求不断增加。篮球训练中以其实践性、团体性、开放性、互动性、平等性、趣味性等特点,在时间、空间、内容、形式上为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广阔的空间。学生不仅能从训练、比赛中获得一种集体归宿感,满足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而且能够因为受到规则的约束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在扮演各种位置角色的过程中,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体会相应的责任义务

9、,使同学之间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共鸣和心理满足。因此,篮球训练过程中的角色扮演对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4.1 角色扮演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篮球训练、比赛中的位置角色很多,如队员、教练、裁判、观众和组织者等,这些角色与现实中的一些社会角色比较相似:如运动员类似于社会上的竞争者;教练员类似于专家、领袖;裁判员类似于法官、警察;观众类似于消费者、普通公民;组织者类似于行政管理人员等。因此,学生可以在训练和教学比赛的过程中学习和体会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角色,从而在角色学习、角色扮演、角色冲突的过程中加强人际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小学生在篮球训练、比赛中的保护与帮助

10、、对抗练习、组内传切配合等过程中,进行对抗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交往范围,学习相互配合与协作,体验帮助与被助的快乐。篮球训练教学与比赛提供的交往空间有助于学生协调人际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进行公平竞争,学习宽以待人,进而有助于学生摆脱“自我中心”的功利思想与冷漠意识。2.4.2 角色扮演对集体相容性的影响:篮球训练与教学比赛中的角色扮演能够有效地提高集体的相容性。无论是前锋、中锋、后卫,还是传切与策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尝试各种角色,都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发展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使集体成员彼此之间加深认识与了解,从而互相包容、接纳,达到心理相容

11、。集体间各成员的相容性指数与集体的运动成绩成正相关。2.4.3角色扮演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在四角传球练习中,我把传球好与差的队员分为一组,使其体会“球并不是随便扔出去就万事大吉,你的责任是要让接球的人舒舒服服的接到球并能顺利的完成投篮动作”,加强团体凝聚力。在篮球教学比赛中,我有意识的把能力差的队员和教师分为一组,形成“以老带新”,让其担当主力队员的职责和任务,在我的精心构建的训练情境下,适当地降低要求,如:按能力强弱分组对抗,弱队可以一分抵三分;我做组织后卫,让学生体会跑位、接球上篮、投篮,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扮演不同角色、尝试不同位置的机会,有意让队员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体会成功的快乐与喜悦,

12、加强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与学生之间的认同感,加深团体凝聚力。在教学过程中,我让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轮流担任运动队中的队长、队员,场上的主力、替补,比赛中的教练与裁判等角色,让他们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在我的指导下进行角色互换,获取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经验,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与集体的行为模式和技术规范保持一致,使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能够与核心成员及其他同学保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和适应团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增添团体自身的魅力,提高集体的活动效率,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的凝聚力。2.4.4角色扮演对人际关系发展倾向的影响: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倾向具体表现在彼此之

13、间是否感情融洽,喜欢还是厌恶对方,对别人的影响易于接受还是无动于衷,相互之间愿意积极往来还是彼此隔绝。一个学生在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倾向能够反应出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差异。篮球教学中的角色加工可以为学生提供扮演各种运动角色的机会和展示个性的场合。我在教学中,适当的安排学生看NBA短片和讲述名人轶事可以让学生学会姚明的谦虚待人、奥尼尔的霸气、邓肯的谦和、艾弗森的果敢等等,并在训练中要求学生以明星的角色进行教学比赛。这些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发展倾向都有一定的影响。2.5对小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78岁(水平一学段)与1113(水平三学段)的儿童在身心发展发面的差异很大,部分女生开始进入生理发育的高峰期,

14、由于身体发育的改变,小学生的心理也相应地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在篮球教学中,我根据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类型,为学生提供扮演各种运动角色的场合和机会,有意识地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使学生在运动中产生愉快感,从而调节情绪,促进个性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小学生的性格影响也很大,教师利用娴熟的篮球技术、夸张的动作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活跃气氛并影响其人格的形成。教师并不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教练角色,也有角色扮演的义务,通过角色扮演对小学生的个性心理施加影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果断强行上篮,造成“二加一打三分”;篮下敢于进行身体对抗、“强吃”

15、;勇猛的冲抢篮板;机敏的进行抢断,这些锻炼都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体育活动,特别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篮球竞赛活动,其竞争目标或竞争行为能够对学生自身构成一种心理压力,从而刺激和强化自己的行为强度。篮球比赛中那种对于取得胜利和得到荣誉的渴望,以及为此而付出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提高竞争能力。篮球的激烈对抗,各种高、难、险的技术动作,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对小学生的自制力、果断、顽强等意志品质都是极大的考验和磨练。另外,篮球的集体性特点,使每一个参与者的个人行为受到集体的约束,了解自己、认识他人,正确

16、地对待成功与失败,在增强体质的同时,磨练意志,加强自制能力,完善个性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3.结论与建议:1.篮球训练中的角色学习、角色扮演和角色冲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履行其责任、义务的过程中,遵守体育技术规范与道德规范,完善个性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加速社会化进程。2.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基本规则的过程中,内化社会规范,提高社会成熟程度。3.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积累社会经验,提高承受挫折能力。4.篮球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可以加强学生的社会交往,提高学生的心理相容性和凝聚力,促进集体和谐健康的发展。5.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宣泄不良情绪,缓解焦虑,增强自信,完善个性心理品质。6.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轮流扮演运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裁决者、练习者、保护帮助者等角色;另一方面有目的安排学生尝试各种位置,如:进攻与防守,前锋与后卫,组织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