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3一、工程概况 3二、基坑支护工程概况 3三、地质概况 3四、周边环境及管线概况 5第二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5一、编制说明 5二、编制依据 6第三章 施工准备 7一、组织准备 7二、技术准备 8三、施工机械准备 9四、劳动力准备 11五、材料准备 12六、现场施工作业准备 12第四章 基坑支护设计 13一、基坑东侧: 13二、基坑北侧: 14三、基坑南侧: 14四、基坑东南、东北转角部位: 14第五章 施工部署 14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4二、施工总体安排: 15三、基坑排水布置 15四、施工步骤与施工顺序: 16五、施工进度计划: 17第六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7一、施工测量 17二、旋喷桩施工 19三、冲孔桩施工 23四、超前微型钢管桩施工 28五、冠梁、腰梁施工 31六、预应力锚索施工 32七、锚杆施工 39八、砼喷层施工 40九、基坑排水施工 40十、基坑监测施工 41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 44一、质量保证体系 44二、质量控制措施 45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 46一、安全施工目标 46二、安全管理制度 46三、安全施工措施 48四、应急措施 50第九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59一、文明施工措施 59二、环境保护措施 60第十章 雨期施工措施 62第十一章 附图 64第十二章 计算书 64一、A-B段基坑支护计算书 64二、C—D段基坑支护计算书 74御景国际二期3-14~23、27~29座地下车库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锦绣御景国际住宅小区项目由广州市敏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位于增城荔城街与府前路交汇处。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本项目包含多层、高层住宅、商业、公建配套,为大型综合住宅小区项目.本工程为御景国际二期3-14~23座、3—27~29座高层住宅、商业配套地下车库基坑支护工程,本工程地上建筑为22层及32层,地下为2层;地下室层高为36m,地下室底板面标高约19.1m~201m(具体标高详施工图),首层地面标高约28.2m~30.2m,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二、基坑支护工程概况锦绣御景国际二期二区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场地拟建高层建筑(含1 — 2层地下室),本基坑支护工程支护高度范围为5~15.60m,支护长度约500m,场地原始地貌单元属低山剥蚀丘和山洼盘地,场地内大部分未经人工回填(挖)土整平,现场场地面高差较大,其中基坑北侧为施工主道路,道路地面标高约23~24米,基坑支护高度约3~5米;基坑东侧为已建的一期别墅建筑物,已建建筑物首层地面标高约335~34.7米,基坑支护高度最高为15.6米;基坑南侧为施工主道路,路面标高约24~26米,基坑支护高度约5.7~6.6米,基坑西侧为已开挖的前期基坑.三、地质概况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坡积层、第四系冲积层和第四系残积层及燕山期花岗岩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素填士,褐黄色.湿,松软,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有大量的块石和碎石块,未压实,为近期填土,底部为薄层耕土。
2)第四系坡积层:粉质粘士褐黄色,湿,可塑,主要成分为粉粒,局部夹少量石英砾砂,为坡积土3)第四系冲积层:(3-1)粉质粘土:灰黄色,很湿,可塑状,主要成分为粉粘粒,含少量细砂3—2)淤泥质土:灰黑色,饱和,流塑~软塑,局部有少量有机质具腐臭味3-3)细砂:灰白色,饱和,稍密,主要成份为石英,含少量粘粒4)第四系残积层:(4—1)砂质牯性土:褐黄色,湿,可塑,为下伏花岗岩风化残积土,遏水易软化.(4-1—1)花岗岩孤石、灰白色,青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裂缝间见铁锰质渲染痕迹,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及少量黑云母,岩芯较破碎,多为块状,局部为短柱状敲击声较脆,岩质较软4—2)砂质祜性士:福黄色,湿,硬塑,为下伏花岗岩风化残积土,逆水易软化5)燕山期花岗岩层:勘探孔揭露范围内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为: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5—1)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色,湿,岩芯已风化成坚硬土状,原岩结构可辨,手易捏碎,遏永易软化5—2)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灰褐色,风化强烈,岩芯呈坚硬土状或半岩半土状,岩块用手可折断,土状遇水易软化5—3)中等风化花岗岩灰白色,灰黄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裂缝间见铁锰质渲染痕迹,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及少量黑云母,岩芯较破碎,多为块状,局部为短柱状。
敲击声较脆,岩质较软5-4)微风化花岗岩:灰白色、青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及少量黑云母,岩石完整,岩芯呈短~长柱状,部分岩芯经机械破坏后为块状,敲击声脆,岩质较硬,金刚石钻头钻进困难.2、场区地下水位情况:人工填土层含有少量的上层滞水,细砂内有孔隙水,含水透水性较强为潜水类型,基岩风化裂隙中含有裂隙水,为弱承压裂隙水类型各钻孔混合稳定水埋深在28-6.8米之间,标高在14.05-27.56米之间四、周边环境及管线概况1、本基坑工程所处地段的周边环境:本工程地下室基坑东侧外为一期已建别墅,已建别墅建筑物离地下室基坑支护桩距离约10米左右,原地面标高约34米;基坑西侧为已经开挖的基坑;基坑北侧为空地,原地面标高约23~24米、据基坑南侧约50米为一期别墅建筑物,基坑边10左右为施工主道路,路面标高约24~26米;整体场地情况较好,没有影响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场内及场外建筑物、管线、电缆等.如下图:2、本工程基本已完成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并提供建筑物定位控制点、临时施工用电、临时施工用水接驳口第二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在编制的过程中公司以“确保工期、质量"的指导思想,将其列为“重点工程”,按“建筑精品工程” 以“过程精品”创“精品工程” 进行实施,对公司协调机构及施工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安排、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措施、施工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程服务等诸多因素进行了尽可能充分的考虑和安排,以突出其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确保在进场施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进场创造充分有利的条件,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充分酝酿施工任务、人力、资源、时间、空间的总体布局,做好各项施工管理的统筹协调工作,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依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二、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JB02-98);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6、《锚杆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GB5086—2001);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1、《工程测量规范及技术说明》(GB50026—2007);12、《施工手册》(第四版);13、《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1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1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111—98);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2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1、建质《2003(82号)》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22、《岩土工程手册》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年23、国家、广东省、广州市建设工程的有关文件;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法规及规定.24、施工组织设计25、本工程施工图纸26、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27、本公司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和本公司的施工能力、机械设备以及同类工程施工的施工经验及施工方法28、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29、品茗安全计算软件第三章 施工准备一、组织准备1、根据GB/T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各级岗位责任制,落实质量、安全、环境管理责任.同时选择优质的施工班组,选择熟悉同类工程专业操作技能的作业人员组成骨干施工队.项目部架构见图1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 质安员 材料员资料员材料员施工员综治员各施工班组图1 项目部架构图2、主要管理人员及职责:1)项目经理:全面统筹、优化项目部管理事务,全面负责项目部的安全、质量、进度等工作, 负责项目部的对内、外联系,传达公司相关的管理要求,组织项目部内部会议,制定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2)副项目经理:全面协助项目经理统筹、优化项目部管理事务,协助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部的对外联系,参与制定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3)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部的技术方案的编写和审批,负责项目部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协助项目经理完成其它工作4)质安员:负责项目质量、安全施工管理工作,指导并监督项目施工一线员工,做到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对质量、安全生产负相应责任.5)施工员:组织施工人员并指导其完成项目施工计划,实现项目部生产目标。
6)材料员:配合相关人员制定与落实材料采购、使用、保管计划,对项目施工各个环节的用料实施监控管理.7)资料员:负责项目工程相关资料的编制与管理工作,协助项目经理建立工程资料管理制度执行相关部门资料方面的沟通及资料报送8)综治员:负责工程项目综合治理工作,配合项目经理处理项目施工中文明施工、项目宣传、外来工劳务管理、消防安全、治安防范以及生活和行政办公后勤保障工作二、技术准备(一)学习和审查图纸1、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该工程设计,仔细审阅图纸,熟悉理解图纸和设计意图,准确掌握施工图纸细节和施工质量标准,明确工艺流程,掌握水文地质资料接到正式图纸后应在3天内组织会审,会审采用分部、分项进行.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标高,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矛盾,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将不清或不明的问题汇总会知业主、设计人员以力争将问题在图纸会审中解决.(二)查勘施工现场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基础、管线、电缆坑基、防空洞、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讯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三)编制施工方案1、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的要求认真编制本工程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操作要点,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和工序,提出针对性措施,为工程的施工生产作出指导.组织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