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员工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2153684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题目员工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文题目员工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文题目员工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文题目员工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题目员工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题目员工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题目:员工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论文提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益凸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的问题是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非常之普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命中最为关键的方面,怎样有效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论文首先从总体上比较全面地列举了它的主要特征,说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说明企业建立真正的人力资源制度,其出发点和目标,就是充分“激活人” 极大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从七大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加强和正确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关键词: 员工 建设 人力资源 开发论文目录:一、当前我区

2、电信企业员工队伍建设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二、新时期员工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正文: 员工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轨迹昭示,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将逐步取代土地、能源等成为主导性资源。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载体,应对其不断的创新,使其成为一切资源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相对于人力资源而言,不仅资本、原材料等传统竞争手段的有效性正在慢慢的减弱,就连技术这个对企业发展作用愈来愈大的生产要素也必须同人力资源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西奥

3、多.舒尔茨认为的那样,人力资本(对人力投入,如教育、培训、健康等等而形成的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对人自身生产能力的投资带来的收益率超过了对其他形态的投资收益率。对于人力资源丰富而人力资本相对贫乏的我区而言,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要关注企业员工的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 当前我区电信企业员工队伍建设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目前我区电信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大多数企业的员工队伍建设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行政性人事管理。其主要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

4、的整体性、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把人视为一种成本,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二)企业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与相关的政策,人力资源规划作为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目标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企业任务和环境对企业的要求,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一个过程。其开发和整合有赖于企业战略的确立和明确,但目前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新酬制度、调动、培训等与企业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顾客的联系,没有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与企业经营战略、市场环境相一致的人力资源

5、管理战略。(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仍有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远未完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矛盾或者不一致,难以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功能。(四)人力资源部门定位太低,无法统筹管理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如人力资源部无法将企业和部门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统一结合;受职权限制,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沟通困难;人事部门的实际工作停留在主观层以下,造成考核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高级领导层受业务困扰,对人力资源重要性认识不够。(五)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并不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但是,却十分缺乏如何将这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企业特点

6、的可操作的制度措施的技术手段和途径。由于没有十分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完善的工作流程的实践,难以提炼固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不高也就在所难免。(六)员工普遍对薪酬福利现状不满,难以有效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没有处理好资历、职位、能力、智慧、贡献等要素在薪酬分配体系中的关系,“凭能力上岗、凭贡献取酬”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充分有效地激活人力资源”。因为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是一种激励人力资源的手段,开发、培训人力资源,提升人才的知识、能力、技能等,拓展发展空间,实际上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人力资源的措施。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是激励人

7、力资源的依据。留不住人才,通常是人才缺乏适当激励的一种不良结果。二、新时期员工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企业的组织者、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关注不够,缺乏开发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效激励人才的热情,而更多地热衷于对物质资本的投入。这种状况在相当多的企业中存在,究其客观因素,20世纪90年代各要素对中国企业生产增长的贡献首推物质资本,其次是技术进步和体制改革,再次是人力资本,最后是简单劳动,企业发展主要是依赖物质资本的投入,这种物质资本投入的高速发展,反映了劳动力过剩情况下对物质投资的饥渴,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企业组织者应当充分注意到后工业化国家以及成功企业的实践业已证

8、明: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其贡献已经超过了物质资本的贡献,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对经济资源、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IBM公司创始人沃森说,你可以烧掉我的厂房,但只要留下我的哪些人,我就可以重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由此可见,在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资金、技术、物质的合理配置固然重要,然而一旦离开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一切都无从谈起。(二)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投资缺位、错位、手段单一的状况。当前在相当多的企业中,过分注重资金、材料的获得,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支出占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在1.8%左右,日本同期比

9、重一直在3.5%左右。另一方面员工也跟着见物不见人,以自我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并不强烈,这方面的个人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同时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时,只重视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往往忽视企业要有适合每一个员工发展的计划制定,造成企业利益实现和员工个人全面发展需求的冲突,员工在实现企业利益的同时,丧失了对企业的归属感,把工作看作是一种负担,这种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缺位,无论对员工个人还是企业,无疑都限制了其长远利益的实现。许多企业在吸纳人力资源时,一味强调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等所谓高层次人才,而不是从企业现实出发,充分开发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导致人力资源结构的失衡,初中级

10、人力不足,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又无所适用,形成人力成本虚高,。此外,对现代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管理这三个重要因素,企业又过于关注技术等“硬件”人才,忽视管理方面的“软件”人才,看不到现代科学已经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管理实现了物的要素与人的要素有机结合,成为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阶层,具有本科学历的多为理工科毕业生,现代管理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较为缺乏或掌握不太系统,企业这种人力投资错位,对现实企业的目标无疑南辕北辙。多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手段单一,基本以培训为主,辅之以职务、职称晋升,较少采取其他方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为确保工作效率,一味加强监督管理,严格各

11、项规章制度,经济上对员工重奖重罚,从表面看管理力度很大,却造成了管理层和员工的不信任感日趋加深,矛盾冲突趋于刚性,最终影响企业利益的实现。(三)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滞后。从外部环境看,整个社会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人力资本市场亟待建立健全。当前企业之间人力资本的流动还碍于所有制、城乡等方面的条块分割,人力资源配置仍然未有完全步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健康轨道,企业的人才引入还受到各级管理部门的不恰当干预,存在着长官意识,而不是从人力资本市场顺利流入。但是我们知道,市场条件下,物质资本有赖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来组合运作,物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有赖于人力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另外,人力资本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显示出优

12、劣,市场按照优胜劣汰和供求匹配的原则把人才和企业有效的联系起来,为人才提供竞争的舞台,使得人力能够在各企业之间流动,并促成优秀的人力资本向好的企业流动。三、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一)企业的组织者、管理者要实现人力资源开发观念上的转变。重视是发展的必要的前提,企业组织者在认识到物质资本是企业的发展的必要条件时,更要认识到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稀缺的物质资本具有强大的替代作用,使得总产出可以在节约物质资本的情况下获得,并能够弱化和消除其它资本投入要素在生产中自然消耗形成的递减状况,对企业的发展呈现出收益递增的特性,认识到人及其知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主导性力量,也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动力,全面培养和提

13、高员工的素质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关键及希望所在。惟有如此我们的企业方能摆脱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尴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同样设备、原料条件下,产品质量总体不如人家的困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二)坚持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效益原则。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又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应当同物质资源一样周密计算其开发中的投入产出比即效益高低问题。首先要看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投资结构是否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往往只能以市场承认的投入来计算,而不是按照实际投入来计算。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物质资源投入必须与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弹性配置范围内。生产过程中,这种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价值量上的比例

14、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极端强调任何一方都不利于企业利益的实现。其次,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其利益实现的最大化有赖于各种群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尤其是组织与个人的相互合作。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夫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就印证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员工的需要层次已经不限于生存与安全的需要,正逐步上升到较高级的社交、尊重需要,甚至是自我实现,即希望通过取得工作成就实现自我价值,这就要把企业资源开发管理视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充分利用个体之间的个性差异为企业做贡献。实践证明:当员工在工作中受尊重时,就会作出积极的反应,趋向作出更多的贡献,并产生归属感、成就感,有利于促进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三)促进劳动人

15、事管理体制的转变。人力资源潜力的大小,除了取决于其数量质量以外,还依赖于对其开发利用的水平高低。如果开发利用水平较高,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客观上就提高了资源的供给水平。因此,当前企业有必要加速建立“开发式”的人事管理体制,改变那种“重管理、轻开发”的格局。首先,企业组织要界定企业发展战略及由此产生的对员工素质的要求,然后,通过严密的测评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以确认通过何种培养方式达到员工素质与实现企业目标的一致,并对培养效果定期评估及跟踪反馈。其次,要建立面向未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对生产和经营活动是一种间接的投资,它所形成的是潜在于人力之间的生产能力,不象物质投资那样能够在较

16、短时间内就取得效果。针对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与产生效果之间存在迟效性又不能任意推迟,企业必须在眼前利益与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迟效性、时效性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并为此加强物力与人力储备体系建设,形成人才良性循环的梯队效应,保证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的正常进行。参考文献:1、行政管理学郑志龙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2000年3月2、市场调查与预测孙国辉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0年6月3、商品学概论万融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0年6月4、组织行为学张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9月5、;流通概论夏春雨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2002年4月6、人力资源管理萧鸣政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2000年3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世界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