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敢怒不敢管”的教育病态及其归因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32KB
约2页
文档ID:521436892
“敢怒不敢管”的教育病态及其归因_第1页
1/2

"敢怒不敢管”的教冇病态及其归因摘要:目前,在中小学校园里岀现一种教育病态一一教师"不敢"管学生而对难于管理的学生,很多教师选择了"沉默”甚至教师群体中存在这样一种公认的态度:教好自己的课,保证课堂不出现安全问题就好教师是学生在学校的监护人,管理批评学生属正常行为可如今他们为何却把这些职责与自己强行分离笔者在本文中从家庭、社会、相关法规等方而浅析此现象关键词:教育病态;教师;学生一、"零容忍"状态下的极端现象近年来,一些极端现象频繁出现,给老师们造成了心理负担:成都10岁男孩因怕写检讨跳楼自杀;北京、海南接连发生学生因罚站,回家跳楼事件;呼和浩特一个14岁学生因往老师身上甩钢笔水被批评而自杀等等类似的极端事件数不胜数当然有的事件是老师的过错所致,但有的则是因正常的批评教育酿成无论是什么原因,教师无疑都成了众矢之的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教师出于无奈不敢管学生,甚至连批评教ff都要三思而行倘若而对顽劣的学生,教师只是一味迁就而敢怒不敢言,这就成了"形式教冇”,而这种教冇无疑是一种虚弱无力的病态现象二、教师"沉默”的归因(-)学生自身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包含两方而:一方面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期一方而则是学生过度维权。

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孩子现象普適存在,学生在家中极少受批评并且随着物质社会的进步发展,孩子衣食无忧,生活中几乎没有经受半点挫折,抗挫能力比较差,受到老师的批评都会想不通,有的甚至采取最极端的方式:自杀有的学生正值青春叛逆时期,一时的冲动也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悲剧另一方而,《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冇法》等多部法律条文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而很多人混淆了"体罚”与"惩罚"的槪念,把正常的批评教冇也理解成了"体罚",有的学生却以此为借口,威胁老师,不尊重老师,十分嚣张教师的威严屡遭挑战,而对这种"打不得碰不得”的学生,老师只好选择“沉默"现在的孩子从小懂得维权是好事,可以此作为自己调皮捣蛋的依据,这让一些教冇者们无所适从,更让那些顽劣的孩子有恃无恐二)家长因素现在家庭大多是421结构,家长溺爱孩子现象严重,尤英是隔辈溺爱生活中以"赞美教育"代替“批评教育”孩子一受委屈全家岀动,家长袒护孩子鼓励式教育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不能贯穿孩子成长的始终温室里怎能长岀参天大树?可很多家长不能正确认识适当的惩罚教冇对孩子的益处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今社会"推卸责任"不良风气盛行。

有的家长就抱有这种心态:无论孩子发生什么事,家长都要找学校,而且不依不饶,兴师动众,一立要找出个对象为此负责可往往有些事故责任却在于孩子自己一旦家长找到教冇部门或是媒体曝光,学校和老师难免其责而为了不影响"声誉",相关部门往往都会从息事宁人的角度,无原则批评处理老师和学校四)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当下社会过于强调尊重和维护学生权益而忽略了老师的权利没有任何制度保证的前提下,教师不敢冒险,不敢放心大胆的去管理学生所以应该推出保护教师权利的相关规定,让教师有底气去实施相应的权利,让教师管得合理合法,而不是一味地向顽劣的学生妥协退让,也不会再惧怕无理取闹的家长列外教冇部门还应该细化相关法律,明确具体规左,教师可以如何批评惩罚学生例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左》:“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其中,“适当方式"过于含混,可操作性不强不少专家学者倡导,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要把握好尺度,可是,这个"度”没有具体规定,谁能精确掌握好只要出事,就是"过度"我们可以借鉴英他国家的经验很多发达国家制左完备教育处罚制度,详细规泄了处罚的标准和尺度例如:韩国《教疗处罚法》规龙很明确,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对男生打小腿10下。

这样便可以使教师的批评教育权具体化,同时教师在处理学生时也不会犯难,做到心中有数老师管得有理有据,学生受得心服口服,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保护教师自身因素教师队伍里不乏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存在,他们选择"沉默"不管学生,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这些都是职业道徳缺失的表现但绝大多数教师在各种巨大压力之下没有了批评教冇学生的勇气,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在一圧程度上教师夹在学校和家长之间成了弱势群体,两头受气很多教师整天提心吊胆,被折磨的心力交瘁三、"沉默"教育病态的危害教育的对象是成长中的学生,这决泄着教冇工作的不可返工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泄会出现"病态",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必要时应采取强制性的惩罚可如今教师却不敢对学生进行惩罚,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树不修剪不宜,玉不琢不成器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倘若一味的呵护,不可能达到教冇的目的教育部官员王泄华表示;"教师正当恰如其分的惩罚,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教师不敢"批评"学生只会让那些顽劣的学生有恃无恐如果这种教育病态继续蔓延下去,学生就会深受苴害学生如果在这种"虚弱无力"的病态教育下成了次品,那么这种过失将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参考文献:(2]翟玉杰.对不起,我还是不敢批评学生.中国农村教育,2009,(10).【3】李芳.中学生违纪行为处理的困境与出路一一以A初中为例冻北师范大学,2012,(5).(4]陶西平.也谈教师的"批评权".中小学管理,2009,(1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