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开题报告(1).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2140840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开题报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开题报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开题报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开题报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开题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开题报告(1).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襄阳市谷城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课题组 席齐敏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大环境”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第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现象,这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园文化成了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了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显示了文化管理的高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优秀的民族文

2、化传统为校园文化的培植创造了优越条件。第三,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校园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是客观必然的。 (二)学校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校园文化作为蕴含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等内容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氛围,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而又使受约束

3、的个体心甘情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今天,我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上级政府和人民大众对我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学生数和教师数逐年增多,办学规模逐年增大,于是造成了教育难度、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的局面,所以,我们也迫切需要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在学校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上摸索出一条新路子,以适应我校不断发展的要求。 我校地处城郊,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课余文化生活较为单一,迫切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很大方面的学校活动创建,我们还有很多途径去做调查,同

4、学之间可以进行更多有效的交流,学校在创建“校园文化”方面具备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储备,我们应当能对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作系统的整理,这不是十分复杂的工作,针对这次活动,只要我们态度认真,能够对相关的观点进行系统的整理,就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相关的独立见解,切实深化校园文化的内涵,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二、研究意义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行为方式规则的总和,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物质形态,是学校这个共同群体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素质与文化集合的整体表现。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物质文化方面如校园环境、整体格

5、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作为其物质载体,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礼仪规范、人际关系等因素,由此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学习,并能从中了

6、解什么是“校园”?如何建设“校园文化”?我们进行“校园文化”的研究与实验,从更深层次挖掘校园文化内涵,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并能付诸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借此机会,号召谷城县城一中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去营造一个充满特色文化的氛围。1、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 2、使学校有“魂”(精神)可守,带动学校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3、完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合法、科学、人性。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理论依据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二)和谐教育思想 (三)创新

7、教育思想 四、研究原则 (一)实事求是。 (二)整体规划,分阶段研究。 (三)边研究,边实施。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形式(研究重点)(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内容(研究重点 、难点)六 、研究方法(一)文献法 (二)讨论法 (三)访谈法 (四)行动法 七、人员组成及分工席齐敏:参与设计研究方案,负责定期召集课题组会议,确定会议议题,督促研究落实情况,安排课题组成员参观学习的相关事宜;邀请顾问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研究指导。 撰写开题报告、年度报告和结题报告,整理最终成果,联系顾问,不定期地与顾问交流,听取顾问的指导性意见。肖丽:研究校园文化氛围

8、的形成(重点是物质文化建设),研读文献。撰写报告。黄俐、邱立章:研究校园文化的创建形式(侧重精神文化建设),设计具体的综合活动方案。龚昆阳、张剑: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内容;设计在思品课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的课例。(比如“礼仪规范”、 “人际交往”等)唐明娥:督促学校定期开展书画比赛、板报展品、诵读经典美文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建立有利于学生们综合素质发展的学习社团。(如舞蹈社、美术协会等)(二)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4月6月)1、学习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有关文献和研究资料;2、 酝酿课题,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3、申报立项,设计方案。二、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4年3月

9、)1、2012年9月2013年月(1)开题论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2)组织研究者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研究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研读文献。撰写报告增强学校环境的文化氛围;完成年度报告。 2、2013年2月2014年6月(1)组织研究者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研究校园文化的创建形式,定期进行研讨活动和组织学生活动,如:论文和各类综合活动课的研究交流等。 (2)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定期开展书画比赛、板报展品、优秀作文评比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每天坚持校园集体操、校园集体舞的锻炼。定期进行阅读经典书籍的活动。利用橱窗、文化墙来宣传科技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元旦、五一等节假日来临之时开展文艺

10、汇演活动,展示学生的个人才艺。(3)着手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3、2014年8月2014年10月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完成成果整理;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等待结题验收。 十一、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的全力支持。学校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相信学校将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 (二)强大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成员,以学识论,几乎全是学校骨干;从素质看,全部拥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且都能忧心于学校发展,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力量。十二、预期成果 1、课题阶段报告与实验报告等;2、 教师关于校园文化研究的论文、活动案例结集资料。3、学校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活动;4、建立有利于同学们综合素质发展的学习社团(如书法、美术协会 ,舞蹈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