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21344897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篇一: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 凡进入分娩室的工作人员须更换衣裤和鞋,戴好口罩、帽子。 2、 接触病人前后,医务人员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 3、 工作人员离开产房因事外出时要更换衣或穿外出衣。 4、 产妇进入分娩室除更换全部衣物外也须换鞋,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室内。 二、环境管理 1、 产房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与母婴室和亲儿室相邻近。 2、 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和清洁区、污染区。 3、 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待产室、分娩室的门面、桌椅等,每班用消毒液擦拭地面1-2次。 4、 分娩室每日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60分钟消毒,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2、。分娩室和待产室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对室内空气及家具物表彻底消毒一次。 三、消毒隔离制度 1、 接生前按洗手常规刷手,刷手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 2、 接生按规定操作,处理新生儿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3、 接生后,所有物品送洗,更换产床被服及产垫。 4、 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擦拭后再使用。 5、 须在更换待产床上的全部被服后,才能接受新的待产者。 6、 凡隔离者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用过的布类和物品均应在待产室和分娩室先经消毒处理后,再送出清洗灭 菌。待产室和分娩室内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7、 无菌持物钳(镊)、泡镊筒、无菌容器、碘酒、酒精瓶应每 周更换二次。 8、 无菌物品专柜放置

3、,分类按消毒日期顺序排放,无菌包上 注明科室、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有效期一般为6天,霉季为4天。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有无过期物品。 9、 保持工作拖鞋清洁,每天清洗一次。 10、 待产室和分娩室等的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 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1、 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装袋,封闭运送,一次性医疗用 品用后进行消毒毁形送固定地点无害化处理。 篇二:妇科院感管理制度 妇科院感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以及青海省交通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规定,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面领导科室感染管理工作。

4、 二、建立健全本科室感染监控网,以住院病人和科内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监控实施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三、本科室成员定期做微生物学监测。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科室内感染漏报率调查,如实登记上报院内感染病例,使漏报率10%。 五、分析评价科内感染病例报告资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科内感染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密切合作,了解我科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办法并且不定期检查督促实行。 七、加强科室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

5、监控水平。 八、协调全科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加强感染的业务培训,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九、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实践管理,预防医务人员的感染,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十、出现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积极控制。 篇三:产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产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内容提要 感染管理 D 母婴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母婴同室的质量监测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的定义 是指出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医院内获得的

6、感染也属医 院感染.。 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 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 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 (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 等的感染。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

7、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一、易感因素 1.一般因素:贫血、营养不良、慢性疾病 2.与分娩有关的因素: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反复肛门检查、 产道损伤、产后出血 3.与手术有关的因素:助产术、剖腹产、手取胎盘 二、 常见感染的诊断标准 1.外阴切口感染 经阴道分娩,病人外阴切口感染发生于产后2周内。符合上 述规定,并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外阴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外阴切口有脓肿。 2.急性盆腔炎 入院48小时后,或有宫腔侵袭性操作、自然分娩24小时后出院一周内发生者。符合上述规定,并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有下列症状或

8、体征且无其它原因解释,发热、恶心、呕吐、下腹痛或触痛,尿频、尿急或腹泻,里急后重,阴道分泌物增多 呈脓性。 后穹窿或腹腔穿刺有脓液。 3.子宫内膜炎 入院时,病人无羊水感染,羊膜破裂时间不超过48小时。 早孕流产、中孕引产、分娩后一周内。符合上述规定,并有发热、下腹痛或压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恶露异常等即可诊断。 有条件均应送病原学检查 一、孕产妇的易感性 产房感染的特点是容易发生自身感染(内源性)阴道内存在细菌、胎膜早破(羊水)使酸性的阴道碱性、分娩时造成会阴、阴道及子宫颈等损伤、胎盘剥离造成的创面、剖宫产的创伤。 二、主要病原体 主要有厌氧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淋球

9、菌及乙肝、丙肝、 柯萨奇、AIDS等病毒病原体来源于孕产妇自身、带菌产妇和医护人员;未消毒或消毒不合格的医 疗器械;血及 血制品等。 三、产房的感染控制 (一)产房的布局 相对独立,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 无菌区: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 清洁区:刷手间、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 污染区: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 处。 (二) 产房的消毒隔离管 理 人员管理 1.严格出入人员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 2.进入产房工作人员应先洗手、换刷手衣、戴帽子、口罩、 换产房专用鞋 3.离开产房时,应换外出衣和鞋 4.接生时应严格遵

10、守无菌操作规程 5.陪待产人员必须穿隔离衣、带口罩、帽子等 环境的消毒 空气的消毒:每日紫外线消毒1-2次。有条件可采用空气动态消毒器。无人的情况下可采用 化学消毒剂密闭喷雾消毒。 地面和物表的消毒:湿式清扫或擦拭,每日常规进行,以清洁为主;若被污染及时用消毒剂拖地(擦拭)。待产床、产床、平车每次使用后必须更换一切用品,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单位。其它物品应定期清洁消毒。产妇出产房后应终末消毒。 (三)接生中的预防措施 1.有刷手禁忌者严禁上台 2.保持无菌单布及手术衣干燥,潮湿视为污染应更换。 3.无菌包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核对包装原样、有效期和灭菌 指示带。 4.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11、,产包打开超过4小时 视为污染。 5.助产用的器械视为相对污染,必须与脐带处理器械分开使 用,严禁用侧切剪刀断脐。 6.重复使用的无菌布单,一经打开,无论是否使用,均必须重新灭菌。一次性物品,一旦开启,若未用完,也视为已污染。 7.持物钳灭菌后干燥保存,每次接生使用一套。 8.重复使用的各种器具每次使用后应放入含氯消毒液中浸泡后再进一步处置。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禁止重复使用。 9.及时清理新生儿口腔和上呼吸道内吸入物、以防止吸入性 肺炎。 10.氧气湿化瓶内每次使用前加入灭菌蒸馏水,使用后进行 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 11.新生儿娩出后,应尽快与母亲皮肤接触获得正常菌群 (四)隔离孕产妇的医院感染控制 1.凡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均应收入隔离待产室待产、隔离 分娩室分娩。 2.需手术者,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隔离类别和感染疾病的诊 断。 3.一切器械、物品单独固定使用,需重复使用的应予含氯消 毒液(1000mg/L)浸泡后再进一步处置。 一、母婴同室的收护对象 1.本院的产妇及出生的新生儿均应送入母婴同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新能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