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21335764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千多年前的圣贤孔子有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一千多年前的醉翁欧阳修曾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近代进步思想家林则徐写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样的例子稍稍有点文学修养的人恐怕都能枚举很多,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潇洒到杜甫“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深沉,从王右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到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幽美。山山水水,草草木木,已然根植于每一个中国文人的心怀,主观而艺术地完美再现于他们的笔端。中国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山水文化组成的。纵观历史,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

2、代,中国文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退居山林,悠游于山水之间、放情于世俗之外,对酒当歌、清流赋诗。无论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自身的精神情趣,或者是对文化品位的追求,总之,他们对自然山水均有一种特殊的眷恋,偏执到无从可考,又自然到随心所欲。上至达官显贵、名门望族,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只要略懂文化,就会把隐居山林寄情山水当作最终的归宿。特别是那些文化品位越高、精神要求越强的人产生这种愿望的念头就越强烈。 说到隐居,还得从头说起。在尧舜禹时代就多名士,他们也多隐居山林,不问世事,尽管如此却深受人尊重,令人诧异。就像许由,尧有意把帝位禅让于他,而他不但不为所惑,反而认为这弄脏了他的耳朵,竟还要跑到河边

3、去洗一洗,算是真正的隐士了。而最出名、对后代影响最大的就要数庄子了,他的一篇逍遥游不知羡煞了多少人、引导了多少人、憧憬了多少人。然而他们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居山水的文人,他们只是力求摆脱世俗对自身的限制和对文化的束缚,追求更高位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借助自然山水的力量来传达自己对文化的见解和思想风度。真正把山林隐士做地道、做漂亮了当是后来的陶渊明了。他凭借诗、酒、菊花做到了真正的隐士。或许他的归隐是出于政治原因,但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深受后人赞许,也多为引用,更何况他还营造了一个桃花源的山中理想国度,足以成为后代文人的标杆。还有他前期的“竹林七贤”,算是为政治而隐居的代表吧!由于当时处

4、于晋朝初期,司马氏窃篡曹魏政权,大势虽定,但民心未稳。司马氏虽表面上招贤慕能,但实怕诸多文人的议论及讨伐,时时处于紧张焦虑状态,采取极端高压统治:对异己血腥打压,同时招集文人为自己歌功讼德。于是,就产生了两晋时期的浮华奢糜之风。就在这样的政治条件下,有些正骨文人不甘做朝廷的傀儡,却又言不能达其志,就不得不退隐山林、赋情山水,在自然风景中消耗、积淀,以景抒情、借山水表达其意,影射当政。 或许两晋昏暗的政治造就了诸多思想的大家吧!就在陶渊明稍后时期,又悠悠出来个谢灵运。他不是躲避政治,也不是厌弃世俗,而是纯粹的追求自然追求美,是人类对自然渴望最朴质的解释。他一生到过很多名山大川、淌过很多大河怒水、

5、住过很多名刹古庙、也写过不少诗篇,清新自然、纯净流畅,丝毫不含两晋时期浮华无实的风气,真实准确把握自然山水之美,然后再付于笔端,使一代又一代人从中领略自然的伟大。他清新淡雅的风格与陶渊明的朴实无华相映照,对抗了整个晋朝的浓艳铅华,一扫两晋文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景象。同时,在晋末时期有一位更特殊的人出现了,他就是权倾朝野的名门代表、连皇帝都要对他礼数有加、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宰相谢安。他一生留情山水,超然物外。尽管在淝水之战后,他足以名扬天下、留芳千载,但他依旧不肯居住尘世,毅然退居南山、隐归山水,作玄学研究。其实从他的日常行为就可以看出他对山水的喜爱,早在淝水之战以前就曾多次隐居,但是为了谢

6、家的前途又不得不出山,纵然官至宰相仍不忘山水,经常到秦淮河游玩。而且他本身的玄学研究也超越了世俗,红尘往事再难给他灵感,只有退居山林与自然对话,在与宇宙空间的对峙中获取心灵的空净,进而理解、领悟玄学的内涵,借助自然的空灵与宇宙的广博来渐善内心的充实和思想的纯备。 时间那笨重的车轮缓缓向前行驶,辇出一条条深壑,那是十六国南北朝的印迹,正值外氏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地区战火纷飞、生灵萘炭、民不聊生,千里沃土变得焦黑、四围锦秀变得枯败。这样的世界已不是文人的世界,这样的时代已不是文化的时代。文化始终是要给政权、战争让步的。就这样中华古国博大菲宏的文化在战火中焚毁几篇,在历史循进中丢失几页,再有当权者有意

7、坑埋几本,剩下的就寥寥无几,供我们子孙后代继承、珍藏。 时间的箭头指向了唐朝。生命终于开始有了活气,色彩开始变得鲜明,线条开始变得生动国富民强、经济发达、政治清明,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华也果真多龙虎之士,虽因时所困,不得腾飞,但一遇时机,就一飞冲天,俯瞰众生。由于唐朝的政治、经济以及烘托文化的环境都适宜,就使得唐朝的文化飞速发展,众彩纷纭,汪洋姿肆,形成一种高度,是璨烂辉煌的顶层,使后代人只可抬头仰望,却难以攀登。正是这样的气氛烘托出这样的文化,而文化最终要服务于国家、人民,这是永恒不变的至理。唐朝诸文人也都明白,他们也多渴望能建功立业、名显当朝、荫及妻子。“至君尧舜上,复使民风

8、淳”是当时文人普遍的心态。然而,在封建时代,无论政治清明与否,统治者们需要的多是为朝廷歌功颂德,而不是时时刻刻挑毛病、找错误、拼死谏的文人。而文人又多少有些天真,总以为凭一己之力就可使君尧舜。他们凭借自己的文化感知来构想治国之道,虽美好,但也不过是痴心一片,难以实施。最终他们难逃被贬谪的命运。像李白,他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站在文化的最顶层,笑傲众生。然而又如何?文人的天真难逃别人的忌恨,谄媚妄言比任何诗词章赋都有力量,一纸文书将你驱谪千里。就好像一台机器上的一个小小的零件,弃之亦不觉可惜。但是就李白的整体情怀而言,一个小小的县尉或别的什么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有他自己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

9、悟,有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和理性思考,应在更大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而不是被当作僵硬机体的无用零件随处拆下,随处安装。也就是对这种尴尬境地的透彻认知,他放纵山水,把情怀融入山水、美酒、月光之中,借此散发生命的美和不甘,也借此完善生命主观感悟和人生精神境界,完成人类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相溶合的至高境界 。把自身思想与宇宙万物结合起来,归结人生最哲理、也最基本的思考。还有后代的苏东坡,依旧是这种情况,依旧有这种情怀依,旧放达山水、沉迷自然。 唐代的王维大概和谢安差不多吧,官至右丞相,也不算小了。但他依旧不为所惑,甚至在做官时期就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直至与朝廷宫门脱离关系,成为真正意义的隐士,完全融入自

10、然。用诗篇描绘出大片的自然美景,而他自己呢?也为那片自然美景所陶醉,所吸引,深深地沉入其中,不能自拔,也不愿自拔,只求能在其中一生一世,度过佘年。同时这种心态和他的信仰不无关系。他信仰佛教是虔诚的佛教徒。佛教的宗旨就是因果联系。人的出生和死亡又是必然的因果,有生必有死,有死亦有生。在他的思考感知中,人类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从自然中获取食物,从自然中获取力量,这一切又心将随着死亡而回归自然。对于死亡,人总是有恐惧感,但是死亡又必不可免。于是为了避免这种恐惧,就有必要先回归自然、返回自然、融入自然,适应自然的美与随和,为日后自然的死亡做足准备。但他又拥有高出世人大段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情操,自不会甘

11、心苦苦等待死亡的到来,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然后被豺狼噬咬,为野草掩埋。在等待过时程中他会把佛理与自然相映照,进一步 完善其理性思考及人格魅力、文化魅力。 正是对政治与文化关系的大彻大悟,西湖边悠悠然站出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20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终身不事仕途,远避官场和市嚣,凭借梅花、白鹤、诗句把隐士真正做完美、做漂亮了。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写梅花,着实高明,几乎成为绝唱。或许这是他自己的文化品位和个人情趣,但这也是中国文人的狡黠之处,在世俗社会中难申其志,于是就狠一狠心,急流勇退,隐居山林,隔绝世俗,以自然为伴,躲进一个自然的小天地中自娱自耗。

12、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中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霉味浓重,却是安全而又宁静。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暗淡,文化不再是为人民服务,而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总体上的不道德,也因此文化随时间的推进而渐渐暗淡,不再是光耀四射、明亮辉煌,而是趋于灭亡。 时间的车轮轰轰前行。可到近代,似乎是适应了世界大势要求,突然变得急骤杂乱起来,快得令人难以思索,可用目不暇接来形容。世界格局时时变更常常发生大动大乱之事,可文人对山水的特殊情怀却丝毫没变,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特殊的代表大概就是余秋雨先生吧!他一生游览名山胜水无数,到过诸多名胜古迹,足迹

13、印到中外,与山水对话,与名迹对话,与古人对话,企图用这种方式去寻找古人的踪迹,进而寻找文化的踪迹,研究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用一种有历史厚重的语气阐述文化的进程,剖析文化兴衰的原由,从而寻找当今文化发展的方向以及文化的出路。无论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由于自身情趣,又或者是对政治文化关系的透悟,无论最终是隐居山林,还是历游名山大川,所经历的辛苦大概都不及余秋雨先生吧。他眼中在看大好美景,可描绘出来的却是颓废的历史、衰落的文化,心中竟要承受双重无情的打击。这大概就是他的作品为什么会像是白发老者苍茫的回忆吧?就是因为心酸,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给后人一些警示吧。 从古至今,历代都多有文人痴情山水,无论是出于何

14、种原因,但在山水中创造出的诸多篇章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典,也是世界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山水最美丽、最纯真的关系。这不但完善了文人自己的文化人格,也使中华多了几位思想深远的大家,足以名列为世界之林。总之,从众多隐居文人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常人难有的高度。同时也可以直接面对自然山水之美,滋润那早已麻木的心,使人类能更好的理解自然、敬畏自然、回归自然。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和山水文化“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者给知识分子设计的一条理想的路途,但其不知,着却也暗示着未来不可知的命运的悲剧。面对理想的追求与残酷的显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有人退却了。有的选择了在青楼里厮混耗尽一生;有的便

15、归隐田园;甚或,以生命的完结来祭奠这混沌的现实。更多的便是以山水为伴,将灵魂放荡于这自然之物中。 先人对山水感知很早,如易经八卦中的:一卦为山,两卦为水。在儒家山水观里,山水哲学代表为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了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似乎古代文人与中国山水文化的渊源便由此开始。 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叹风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 这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楚辞渔父篇。诗人屈原流放江边,渔父飘然而至,劝他说:“圣人不为万物所羁绊,而能与世共进.既然举世混浊,众人皆醉,何不追随圣人,放弃执著,随波逐流呢?”屈原矢志不移。渔父笑笑而去,边走边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

16、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没有“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小女子之气,也不必慨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只有几分恬淡,几缕自如。 自谢灵运开始,文人开始摆脱了山水“喻诸心性德行”或仅以山水作为“失意时不得已之慰藉。”“山水”之“趣灵”更坦然毕现于人们眼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便很好的秉承了谢公的这一理念。隐逸于山水之中,沉静心怀。 北宋画家郭熙林泉高致中这样写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在文艺家们的眼里,山水是变换的,是精妙绝伦的。 山,水,和文人似乎注定要在一起的。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数控机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